岁岁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岁岁文学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一百六十八章 给高拱张居正铺路

第一百六十八章 给高拱张居正铺路

  第一百六十八章 给高拱张居正铺路 (第2/2页)
  
  “是的陛下,后世科学之兴盛,让臣叹为观止,臣以为大明未来的出路就在科学之道。臣听说后世在科学之道研究斐然,能让人活一百余岁。”
  
  张居正也说道:“陛下现在才六十,身子骨还算康健,跟着太祖去后好好调养身体。万一几十年后后世的科学之道又有了新的进展,未尝不能让人活二百岁,三百岁,乃至长生。”
  
  他说的自然是生命科学,张居正到了现代后,因为嘉靖的事情,也特意找朱云峰问过,知道了后世生命科学的情况。
  
  事实上到了2033年,生命科学的发展还是不错,虽然没有大幅度延续人类的生命,但那些有钱有权的大人物已经可以打一些延寿针,突破寿命的上限。
  
  像一些特别有钱的富豪,如今有活到120多岁的人。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保持良好的作息,好好经过现代医学调养身体,以嘉靖能硬抗毒丹三十多年才死的体魄,活到80岁没什么问题。
  
  嘉靖颓然坐在了下方台阶上,没有再说话。
  
  老朱随后说道:“那就这样吧。明日你就传位给朱载坖,随后跟我走。不然你到今年十二月份就得死,是死是活你自己想清楚。”
  
  接着他又道:“海瑞呢?把海瑞叫来。”
  
  “臣马上去传。”
  
  黄锦连忙跑了出去。
  
  等他走后,老朱又道:“朱载坖登基后,高拱和张居正可为宰辅,你们二人脾气秉性不合。但朕有言在先,张居正虽为次辅,然一切考量以张居正为主。”
  
  下方高拱心中一震,连忙问道:“太祖,臣莫不是做了什么错事?”
  
  “你没做错,但你独断专行,且改革措施过于激进,相比之下,张居正改革虽然沿用了你的改革措施,却做得更好。”
  
  老朱摇摇头。
  
  在这件事上张居正改革确实是有不少沿用了高拱改革。
  
  高拱改革主要在吏治、军事以及经济上。
  
  吏治采用吏部考课条例,对官员进行考核,被张居正剔除“三途并用制度”,又进一步完善为考成法。
  
  经济上以漕粮折银,张居正剔除“盐政市场化改革”,将漕粮折银融入了融入一条鞭法。
  
  军事上要求加大边将的专业素养,张居正剔除“激进裁撤驿站”,重用戚继光、李成梁,加强了隆庆至万历初期的军事能力。
  
  但这些改革内容实际上本来就是高拱和张居正一起制定,只是高拱更加激进,且独断专横。
  
  张居正则略微保守一点,面对高拱更激进的政策十分不满。
  
  所以本质上来说并不是张居正抄袭了高拱的政策,只是两个人都有改革这方面措施的意向,但具体内容两个人产生了分歧。
  
  最终张居正通过与冯保联合,把高拱斗下台,才总算是独揽大权,完成了整个改革内容。
  
  而之后张居正的改革不仅比高拱改革更完善,内容也更详细。
  
  除了军事、经济和吏治以外,他还对教育、土地、税法、民生、治河等多项领域完成了改制,大大加强了大明的国力,可以说效果和成绩都有目共睹。
  
  因而相比于张居正,高拱只能说改革措施确实有。
  
  但一来没那么完善,二来行事风格过于激进,激起大量利益集团的抗争,很容易落到失败的下场。
  
  因此在老朱看来,张居正的改革肯定更好。
  
  唯一的隐患就是现在把高拱留下来,会不会导致二人一直出现分歧的问题。
  
  这一点他也不担心。
  
  开国太祖的威望摆在这里,朱元璋开了口,以张居正为主,那就只能以他为主。
  
  甚至别说让谁主次的问题,就算是要废了嘉靖,甚至不想要让朱载坖当皇帝,在宗室里随便挑个人出来,别人也无话可说。
  
  因为江山都是他打下来的,没有老朱就没有大明,因此大明的事情不仅仅是大明人的国事,甚至可以说是他的家事。
  
  见此高拱也只好应道:“臣遵旨。”
  
  “朕最恨贪官了。”
  
  等高拱应下,老朱目光森然,又望向下方所谓清流领袖徐阶,沉声道:“朕听闻有人歪曲朕善待士子的本意,只要中举,就将以前朕颁布的减免一定税额,改成全部免税?于是多有农人投献田地给举人进士,以换取不向朝廷纳税。而这样的硕鼠,在如今朕的大明遍地都是,以至于田亩数量日益减少,朝廷的税收也日益减少,可有此事?”
  
  徐阶浑身一颤。
  
  他在老家松江府有田,不多,理论上应该是二十四万亩。
  
  事实上这还是正史《明史·徐阶传》记载的数目,而根据范守己的《皇明肃皇外史》和海瑞的《被论自陈不职疏》记载的就更多。
  
  《皇明肃皇外史》记载是四十万亩,海瑞则说“松江田半属徐府”。根据万历六年张居正丈量全国田亩所得,松江府的田地有409万亩,就意味着徐家有200万亩田。
  
  这自然是夸张了些,但范守己和海瑞作为与徐阶同时期的人。海瑞当应天巡抚还强制令徐阶把强占百姓的数万亩田地退回去,补交历年税款,可以说是事情的亲历者,描述的自然不会太假。
  
  更何况严嵩倒台后,又有许多御史上书弹劾徐阶,其中一条罪名就是“田连阡陌”,可见徐家的家产不知道多少。
  
  而徐阶老爹最开始只是个小小的县丞,据说只有祖田三千亩。等到了徐阶发达之后,田亩数量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膨胀,短短几十年就翻了上百倍,里面有多少猫腻谁人不知?
  
  老朱早就调查过徐阶的资料。
  
  根据史料记载,他的田产来源主要就有三种,一是接受投献以避税,二是侵占朝廷官田,三是趁着灾荒年月低价兼并破产自耕农的土地。
  
  这三种方式基本就涵盖了当时有钱有势的官员、地主阶级如何兼并土地,并且逃避纳税的套路。
  
  可以说张居正改革,就是动了这部分利益蛋糕。
  
  如今老朱既然在,那自然要一并给他把账目算个清楚,也算是趁着这个机会,利用自己的个人威望给张居正和高拱未来改革的事情铺一条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