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岁岁文学 > 大唐,我妻武则天 > 第526章 圣人千秋,大赦天下

第526章 圣人千秋,大赦天下

  第526章 圣人千秋,大赦天下 (第1/2页)
  
  一个多时辰后,门外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随即响起敲门声。
  
  “请进。”长孙无忌道。
  
  “吱呀”一声,大门被推开,长孙诠大步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赵持满,两人脸上都带着喜色。
  
  长孙无忌微笑道:“持满回来了。”
  
  “是的,刚回没几日。”赵持满恭恭敬敬的一拱手。
  
  若不是长孙无忌当初指点他去找裴行俭认错,这次瀛州岛和辽东战事,他都会错过。
  
  故而他现在对长孙无忌极为敬服。
  
  长孙诠笑道:“持满三日前就回来了,本来当时就要过来拜见您,不过听说一件事后,便等了两日,今天才和小弟一起过来。”
  
  长孙无忌心中一动,道:“听说什么事?”
  
  长孙诠满脸兴奋的道:“大兄,你知道现在是几月吗?”
  
  长孙无忌笑道:“我又不是与世隔绝,怎会不知,现在是七月。”
  
  “那七月有什么大日子,您还记得吗?”
  
  长孙无忌沉吟片刻,目光微闪:“陛下的千秋诞辰?”
  
  长孙诠朗声一笑,道:“不愧是大兄,果然记得!”
  
  当今圣人的诞辰是七月二十一日,只因李治不喜铺张浪费,故而每年诞辰,也不过是武媚娘和郑贵妃几人,在后宫安排一下,也就对付过去了。
  
  这些年来,也有朝臣上奏,提议皇帝将诞辰设为一个节日,每年大肆庆祝,沐假三日,让百姓们都记住皇帝的生辰。
  
  不过李治没有同意罢了。
  
  长孙无忌听长孙诠的语气,心中一动,道:“今年的千秋诞辰,是不是与往年不同?”
  
  长孙诠笑道:“大兄又猜对了,今年是圣人四十圣诞,有大臣提议举办一场宫宴,为陛下庆贺诞辰,陛下竟然同意了。”
  
  长孙无忌喃喃道:“嗯,陛下是贞观二年生,现今是永徽十九年,陛下确实已到不惑之年了。”
  
  长孙诠接着道:“陛下虽同意设宴,但此宴与一般宫宴不同,陛下只打算请十六人赴宴。”
  
  长孙无忌心中一跳,问:“为何只有十六人?”
  
  “陛下说了,这次的千秋宴,并非庆贺他自己,而是庆贺大唐日趋繁荣,百姓安居乐业。他决定将永徽六年到永徽十九年之间,对国家功劳最大的十六个人,邀请到宫中,当众宣扬他们的功绩,并且给每人一个特殊的奖赏。”
  
  长孙无忌听完此话后,心情激荡,面色五彩缤纷,竟有几分难以自持。
  
  为何是从永徽六年开始?他自然明白。
  
  因为永徽六年之前,他一直以为皇帝还年轻,朝政大事,多由他和褚遂良来拿主意,皇帝也很少提出质疑。
  
  当时他并不知皇帝有如此强烈的不满,直到永徽六年十月,皇帝利用废王立武之事,骤然发难,终于在朝堂确立威信。
  
  褚遂良也第二次被贬出朝堂。
  
  自那以后,朝政便慢慢都由皇帝做主。
  
  当然,这只是他自己的看法。
  
  在外人看来,皇帝一直受他制衡,难以自主,他是一个窃权弄政之人。
  
  长孙诠见他沉默,神色不太好看,忙道:“大兄,陛下并未对你见怪,有资格受陛下颁奖的十六人中,就有您的名字!”
  
  “当真?”长孙无忌眼中闪过亮光。
  
  长孙诠笑道:“是的,名单已经传遍长安了,长安百姓交口称赞,将这十六人,与当年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相提并论呢。”
  
  长孙无忌遥望北方,心中既充满喜悦,也感欣慰。
  
  这十几年来,只看功劳的话,他自认可以位列朝堂前十之列,其中就单单分裂吐蕃的谋略,就可以压过大部分朝臣。
  
  然而这些事情,都是他暗中所为,假托他人之名,朝野上下,谁也不知。
  
  如今,皇帝公布他的功劳,便说明在皇帝心中,他这些年的功劳,足以弥补当年的错误。
  
  只要参加完这场寿宴,朝野上下,都会明白皇帝的心思,他以后也不必再躲在白隐寺,可以回到长安,安度晚年了。
  
  长孙无忌深吸一口气,压住心中喜悦,又问起十六人之中,还有其他哪些人。
  
  赵持满道:“除您之外,还有李勣、程知节、尉迟恭、契苾何力、程名振、苏定方、薛仁贵、裴行俭、王及善、刘仁轨、于志宁、阎立本、上官仪、狄仁杰、张柬之。”
  
  长孙无忌听到全都是资勋卓绝之人,连李义府、卢承庆都无法入内,不由暗暗点头。
  
  这样的名单,才会让人感受到荣耀。
  
  长孙诠叹道:“只可惜只有十六人,若是能有二十四个名额,持满肯定能位列其中。”
  
  赵持满点了点头,他一向心高气傲,听了此话,也并未觉得不妥。
  
  他甚至觉得,以自己的军功,完全可以替代狄仁杰或者张柬之,位列其中。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姜恪也不在其中,不然他就更难接受了。
  
  长孙无忌心情大好,亲自煮茶,招待两人,三人一边饮茶,一边畅谈。
  
  不一会,话题转到辽东,长孙无忌向两人问起辽东和瀛州岛的情况。
  
  去年十一月,薛仁贵联手大唐水军,消灭了想要返回黑水地区的靺鞨人。
  
  战事结束后,薛仁贵便领军返回,只留下一万具装骑兵,镇守靺鞨。
  
  一月初,刘仁轨向李治请旨,放开辽东地区的铁矿开采限制,允许商人采矿,另外也鼓励商人去长白山采参,免除商税。
  
  他这是想效仿漠北的治理方式,通过商业发展,吸引大唐商人前往靺鞨地区。
  
  只要商人去了,便会雇佣一些长工前往,久而久之,靺鞨地区的唐人便会不断增多。
  
  另外,还能利用商业发展,雇佣本地靺鞨人做工。
  
  只要靺鞨人能吃饱穿暖,过的比以前更好,他们反抗大唐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小。
  
  靺鞨地区虽没有石炭和马场,却有丰富的高质量铁矿、人参、药材、林木资源。
  
  不少通过漠北商道发财的大唐商人,都积极响应了朝廷政策,派人前往靺鞨地区,建立商社。
  
  原本刘仁轨还担心逃到苦夷岛的靺鞨军队,将来逃回靺鞨,在林子里休养生息,成为隐患。
  
  谁曾想,他们在苦夷岛跟虾夷人打仗竟然打输了。
  
  其实仔细想想,也不奇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