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岁岁文学 > 归义非唐 > 第415章 声震三川(万字大章)

第415章 声震三川(万字大章)

  第415章 声震三川(万字大章) (第2/2页)
  
  对此,斛斯光倒是没有什么意见,众人纷纷作揖行礼。
  
  待到陇右自己的事情说完,刘继隆看向韦工啰碌。
  
  没卢丹增跟随张武征讨东川去了,所以他现在只能和韦工啰碌交流。
  
  “开春后,某会令人起运二十万石粮食前往多康,此前积欠的粮食一笔勾销。”
  
  “除此之外,阵没的番兵,都将以粮二十石,糖一担,茶十担的标准抚恤。”
  
  “此役所获甲胄,你们可以带走一万套。”
  
  “待到来年二月,你们就可以率兵返回多康了。”
  
  刘继隆的话,令韦工啰碌脸上浮现欣喜:“多谢节帅恩赏!”
  
  刘继隆颔首回应,接着便与众人埋头吃饭。
  
  待到酒足饭饱,他遣散了众人只留下了耿明和斛斯光二人。
  
  这时他收敛心神,面色凝重地询问道:“此役阵没了多少弟兄?”
  
  斛斯光与耿明闻言作揖,耿明先开口道:“收复成都和其余三州二十县,加上在犀浦的战事,共阵没三千二百九十四名弟兄,残七百五十二名弟兄,折损军马二千四百五十二匹,乘马和挽马约四千匹。”
  
  “此外,多康吐蕃阵没三千二百五十二人,马匹两千三百二十二匹。”
  
  斛斯光眼见耿明先开口,又补充道:“我军先后杀俘西川军一万九千四百五十七人,俘获甲胄军械及粮草辎重无数。”
  
  高骈费尽心思编练的西川军确实强悍,经此一役,陇右伤亡四千,多康伤亡三千二百余。
  
  虽说杀伤敌军近两万,但比例也低于一比三。
  
  不过此役过后,高骈恐怕没有那么多时间来打磨他的西川军了,而陇右的兵员却源源不断,且素质越来越强。
  
  不提别的,单说陇右正在操训的那几万兵马,基本都是经过五年或十年教育培养出来的学子,比起只经过扫盲的老卒来说,更容易组织起来,缺少的只有铁与血的磨炼。
  
  想到这里,刘继隆颔首道:“我们在陇右虽然人口不少,兵员素质更强,但也不能只看陇右。”
  
  “待到新卒调往西川来,耿明你和张武可以用陇右新卒带西川、东川新卒的方式来扩充兵马。”
  
  “以三川的局面,至少要有八万兵马才能牢牢控制住三川。”
  
  “是!”耿明颔首回应,同时作揖道:
  
  “节帅,老卒中有不少都是西川、东川出身的逃民。”
  
  “末将觉得,不如将他们留下,直接募兵如何?”
  
  “若是需要扫盲,则直接令来年南下的官吏为其扫盲便可。”
  
  耿明话音落下,刘继隆思绪过后点头道:“这事情你与张武看着办吧。”
  
  “李福无实才,东川很快便会纳入我陇右囊中,若是能再拿下几个山南西道的州县,则最好不过。”
  
  “是!”耿明作揖应下,随后便见刘继隆摆手示意他们退下。
  
  二人恭敬离开了此地,刘继隆则是前往了府衙的中堂休息。
  
  在他休息的同时,张武也在率领兵马对东川攻城拔地,而距离三川千里之外的山南东道,此刻也无比热闹。
  
  “唏律律……”
  
  “都查看清楚,莫要走漏了贼人!”
  
  萧瑟风中,汉水泛着浑浊的血色与无数浮尸蜿蜒东去。
  
  折断的竹矛横七竖八插在汉水东岸的淤泥里,粗布麻衣的残躯层层叠叠堆成缓坡,几具尚未僵硬的尸体顺着水流微微起伏,缠住岸边枯柳垂落的枝条。
  
  “窸窸窣窣……”
  
  扎甲鳞片摩擦的细响在尸堆间游走,宣武军的兵卒用长枪挑开一具又一具尸体。
  
  这些人中有老弱、有孩童,还有女子,但现在全部没了生气,只剩下尸体和那写下歪扭“天平”二字的残破旌旗。
  
  “唏律律……”
  
  “这些泥腿子的脚程倒是不慢,穿着甲胄还能跑这么快。”
  
  “哼,若不是马料不足,早就追上去宰杀他们了。”
  
  马蹄踏碎枯草,打着“沙陀”旌旗的数千骑兵从南方缓缓北上,每名骑士身后的乘马马背上,都绑上了染血且破损的扎甲。
  
  他们经过战场时,纷纷下马开始打扫起了战场,不放过任何能够变卖的物件。
  
  李国昌和李克用脱离了队伍,向着北边的宜城赶去。
  
  三五里的距离,不过一刻钟时间,父子二人便带着亲随来到了城外。
  
  此时的宜城县可谓残破,城外尽是搬运尸体的民夫,以及王仙芝所率天平军的尸体。
  
  二人没有逗留,策马走入城内,不多时便在县衙外下马。
  
  当他们走入县衙时,宣武军节度使的刘瞻正在与宣武军的几名都将研究沙盘。
  
  眼见李国昌二人到来,刘瞻立马换上笑脸:“哈哈,德兴你们父子回来了?”
  
  李国昌上前躬身作揖,接着说道:“使相,这群贼寇脚程不慢,已经逃往郢州了。”
  
  “不过郢州的舟船早被捣毁,想来他们也翻不起什么大浪,定然能在郢州将其歼灭。”
  
  “好好好……”刘瞻高兴颔首,接着说道:“老夫已经向朝廷奏表你二人功绩,那王贼仅存数千兵马定然逃不过你父子手心。”
  
  “待到平定王贼,我师东进讨平黄贼,朝廷也该将德兴你父子的封赏送抵了。”
  
  刘瞻的话让李国昌和李克用父子十分受用,这几日时间里,他们先后三战击败王仙芝,将王仙芝十几万的队伍打得只剩几千。
  
  现在只要把王仙芝围剿于郢州,那他们便得记大功,大同防御使的官职,非他父子莫属。
  
  不等父子二人开口,此时衙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但见一名都将激动走来,还未走入正堂便作揖道:
  
  “使相,河南道传来消息,康讨击使率军进讨泰山,庞勋突围中战死,部众也被讨击军尽数斩杀,河南遂定!”
  
  “好好好!”听到作乱多年的庞勋被诛,刘瞻忍不住大笑起来。
  
  原本还十分高兴的李国昌和李克用,此刻也不免升起了几分急迫感。
  
  “使相,我师何时南下讨贼?”
  
  李国昌作揖询问,刘瞻见状抚须笑道:“德兴不急,三军暂时休整一夜,后天再出发也不迟。”
  
  “是……”
  
  李国昌有些不甘,但心想一天也耽误不了什么,当即便带着李克用离开了衙门。
  
  接下来一日时间里,刘瞻派宣武军和民夫清理了宜城战场的几万具尸体,随后才在第二日集结兵马,准备南下。
  
  然而在大军南下的路上,急色匆匆的塘骑从后方追来,刘瞻勒马皱眉道:“何事如此急色?”
  
  “禀告使相……”塘骑气喘吁吁的吞咽了几次口水,润了润喉咙后才急忙道:
  
  “西川急报北上,高使君兵败成都,叛军攻占成都府……”
  
  “你说什么?!”刘瞻瞳孔紧缩,跟在他身后的宣武军诸将,以及李国昌父子也忍不住对视起来。
  
  高骈的战绩,比起王式可亮眼太多了,但如今刘继隆不仅击败了王式,还顺势击败了高骈,夺去了成都府。
  
  成都府可是大唐的四陪都之一,失陷成都,这个罪责放在普通官员身上,足够夺职贬作庶民了。
  
  “成都府丢失,这岂不是说明三川岌岌可危?”
  
  刘瞻眉头紧皱,他自然清楚三川丢失代表什么。
  
  若是三川丢失,那他这支兵马肯定会被调往夔门驻守,再不济也该调往夷陵,如此才能挡住叛军顺江而下,进攻山南东道和江南东西两道。
  
  想到这里,他也一改往日的从容,厉声道:“大军南下,定要在正旦前擒杀王仙芝!”
  
  “是!!”诸将纷纷应下,随后率领由沙陀、宣武组成的两万余大军向南边的王仙芝追击而去。
  
  在刘瞻得知成都府丢失的同时,快马也将消息送往了长安。
  
  群臣被紧急召集于宣政殿,李漼更是脚步匆匆的走下步舆,径直走上金台。
  
  “上千万岁寿……”
  
  群臣拜礼,李漼却脸色阴沉,而南衙的徐商、于琮、路岩三人更是如此。
  
  当着群臣的面,李漼沉着道:“三川急报,刘继隆率军败高千里于犀浦,夺取成都,成都府及汉州、彭州、绵州丢失。”
  
  “叛将张武率军攻占梓州,节度使李福退往遂州,东川告危。”
  
  他话音落下,庙堂之上一片哗然,谁都不敢相信,刘继隆不仅轻易攻入西川,还攻占了西川和东川的重镇。
  
  此前无往不利的高骈,竟然败于刘继隆之手,还如此之快……
  
  一时间,无数人将目光投向兵部尚书徐商,其中也包括了张议潮和张淮鼎等人。
  
  哪怕是张议潮也觉得这条消息太过惊悚,毕竟高骈几次作战的军碟他也看过,实在无法相信,当初虽有气势而未长成的刘继隆,竟然能如此快速的击败高骈。
  
  面对无数道目光,徐商也不得不主动站出来,承认了这场惨败。
  
  “半个时辰前,南衙确实收到了东川和西川的军碟。”
  
  “高千里与刘继隆交战于犀浦,我师惜败叛军,死伤相当,高千里奏表请罪辞官。”
  
  徐商的话音落下,众人终于接受了令人惊悚的消息。
  
  但紧接着众人便不免慌张起来,毕竟三川若是全面沦陷,那刘继隆就可以从容攻打关中了。
  
  即便他不打关中,哪怕打关内道或山南东道,甚至沿着长江攻打江南,这也是有可能的。
  
  想到这里,群臣都坐不住了,甚至不少官员都在心中埋怨起皇帝执意讨击陇右的做法。
  
  “敢问徐相,如今三川还有多少兵马?”
  
  百官中,被陈靖崇击败回到长安的王铎开口询问,徐商闻言回应道:
  
  “高千里军碟所说,西川尚有精锐三万四千,山南西道另有新卒二万,且东川节度使李福奏表,东川尚有兵卒一万七千。”
  
  王铎听后颔首,随后看向李漼作揖:“陛下,三川尚有七万兵马,即便不敌,也不至于丢失三川全境。”
  
  “况且叛军远道而来,虽然俘获了不少钱粮人口,但当地官吏定不乏舍生取义者。”
  
  “以叛军手中官吏,若无旁人相助,如何治理整个三川?”
  
  “高千里说与叛军杀伤相当,那某敢问徐相,高千里折损多少兵马?”
  
  徐商闻言,目光看向了皇帝,眼见李漼颔首,他这才说道:“据军碟奏表所写,不下一万九千。”
  
  “不过高千里亦说叛军多伤而少亡,官军多亡而少伤。”
  
  徐商的补充,并未让王铎失去信心,他继续向李漼作揖道:
  
  “陛下,臣以为以高千里之能,能将叛军逼到如此,已然尽了全力。”
  
  “如今康使君、刘使相虽然连战告捷,但部众最多的黄贼依旧盘踞蕲州,且据江西军来报,叛军昼夜不息的打造船只,显然是要渡江南下,威胁江南。”
  
  “臣以为,高千里虽然败于贼手,但论朝野,却无有几人能出其左右。”
  
  “若是贸然准许高千里请辞,只会长贼军志气,灭朝廷威风。”
  
  王铎话音落下,收了高骈金银的路岩也主动站了出来,作揖说道:
  
  “陛下,高骈虽然节制三川,但时日尚短。”
  
  “且南边的南蛮又屯兵十万于大渡河,高骈以一敌二,自然惜败叛军。”
  
  “倘若能够促成唐蛮和谈,使得高千里得以脱困,避免其腹背受敌,那定然能击败叛军。”
  
  路岩这话倒也没有问题,所以李漼也不免动摇起来。
  
  高骈确实是腹背受敌,而且军碟中他也说过,他曾经调李福进攻绵州,吸引刘继隆注意,结果李福并未动兵,可见高骈对三川掌握不深。
  
  这般局面下,似乎惜败叛军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徐相,汝以为如何?”
  
  李漼询问起了徐商,徐商见他询问,当即作揖道:
  
  “陛下,朝廷确实找不出除高千里外,还能与叛军杀伤相当的将领。”
  
  “倘若各方将领都能如高千里这般与叛军杀伤相当,叛军早已被讨平,何至于如此。”
  
  徐商这话让无数人颔首认可,毕竟朝廷在西境折损兵马近十五万,若是每次都能够杀伤相当,陇右早就被朝廷耗死了。
  
  如今细细算来,排除谎报军情的李承勋外,各方兵马对陇右的杀伤不过四万余。
  
  这还是加上了高骈口中的杀伤相当,如果高骈也谎报军情,那以秦州之役的战损来看,朝廷对陇右的杀伤,恐怕连三万都凑不齐。
  
  想到这里,李漼沉声道:“高千里腹背受敌,犀浦惜败,情有可原。”
  
  “传旨,加授其渤海郡王,剑南、山南、黔中诸道行营兵马都统、检校太尉,着其严防死守,伺机收复失地。”
  
  “陛下圣明……”
  
  路岩闻言先行站出来作揖唱声,其余官员也纷纷唱声作揖。
  
  眼见如此,李漼又道:“路相,请黠戛斯出兵之事,商讨如何?”
  
  昨日派往黠戛斯的官员返回了礼部,李漼还未过问。
  
  路岩见皇帝询问,当即说道:“英武诚明可汗愿助兵十万南下,赠马三万匹,请尚宗男。”
  
  相比较祐世隆不知天高地厚,想要迎娶同昌公主的条件,黠戛斯的条件倒是足够有诚意。
  
  不过黠戛斯想要尚宗男,这让李漼有些举棋不定。
  
  不是每个人都如李承寀那般忠心耿耿,若是以宗室男子尚黠戛斯公主,引出一个野心之辈,那就不好了。
  
  只是思前想后,相比较嫁出自家囡囡,让宗室男子尚黠戛斯公主倒也无不可,大不了派人监视便是。
  
  想到这里,李漼颔首道:“此事便由路相操办。”
  
  “此外,南蛮那边,若是酋龙愿意更换条件,朕亦可准许唐蛮结好。”
  
  “臣领旨……”路岩不紧不慢的作揖应下,但心里对祐世隆那边却没有底气。
  
  祐世隆的态度十分坚决,非同昌公主不娶,而皇帝又绝不可能以同昌公主和亲,局面就此僵持,谁也不肯退让。
  
  如今高骈兵败,祐世隆恐怕又要趁火打劫了,不知道这次高骈还能否将其击退。
  
  这般想着,路岩退回了位置上,而李漼也继续说道:
  
  “庞勋已经被讨平,朕欲调康承训率师南下,与刘使相会师讨平黄贼,绝不可使其流窜江南。”
  
  “陛下英明……”
  
  群臣高声唱礼,李漼听后看向徐商:“徐相以为如何?”
  
  “陛下,臣以为此策甚好,朝廷理应尽早讨平黄贼,随后调遣兵马与叛军交战,收复失地。”
  
  李漼深以为然,不免颔首扫视群臣:“既然如此,那便今早派出快马,来年开春后,朕希望看到关中和黠戛斯、三川的兵马共击叛军。”
  
  话音落下,他走下金台,而群臣也纷纷躬身行礼,直至他身影消失在目光中,这才起身按照次序走出了宣政殿。
  
  路岩三人并排向外走去,但三人却忧心忡忡。
  
  “成都府丢失,高千里手中可用之钱粮恐怕不多。”
  
  “加之中原用兵,耗费亦不浅,朝廷积欠的军饷已经累计七百余万贯。”
  
  “倘若不能速速平贼,那……”
  
  掌管户部和度支的于琮忧心忡忡开口,徐商听后眉头紧锁,路岩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沉默片刻,徐商长叹一口气道:
  
  “希望中原平贼顺利,黠戛斯能遵守约定出兵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