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254章 变法之举 (第1/2页)
“陛下,若查实……”枢密使试探问道。
“若查实,”秦明声音冰冷,“无论涉及何人,官居何职,有何功勋,一律依军法处置!绝不姑息!”
“喏!”枢密使与户部尚书心中一凛,皆知陛下决心已下,一场针对军方的更大风暴,即将来临。
几乎同时,宰相陈世茂亦呈上奏报,关乎地方吏治。
“陛下,整肃之下,各州郡官吏贪墨之风稍敛,然……‘懒政怠政’之象,却似有抬头。”陈世茂眉头紧锁,“许多官吏,惧于严刑,不敢贪,却亦不敢为。凡事推诿上行,公文往来扯皮,惧担责任,民生政务,诸多拖延。所谓‘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之风,悄然蔓延。”
秦明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厌烦与冷厉。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对抗,一种更为隐蔽的软性抵抗。
“传朕旨意:命吏部重订考功条例!‘无为’即是大过!凡地方官吏,所辖境内,赋税征收、讼狱审理、河工修缮、民生安抚诸事,按期考核!凡未能达标,又无合理解释者,轻则贬谪,重则革职!岂容其尸位素餐!”
他顿了顿,冷声道:“令都察院加强巡视,不仅查贪腐,更要查怠政!凡遇推诿塞责、拖延公务者,当场纠劾,严惩不贷!”
“再谕各州郡:朕要的是能吏,是干臣,非木偶泥塑!有能者上,无能者下!”
一连串的旨意,如同组合重拳,不仅打击贪腐,更直指官僚体系的惰性与低效。秦明深知,打天下难,治天下更难。仅仅依靠杀戮震慑,并非长久之计,必须建立起一套更高效、更严厉的考核与监督制度。
帝国的肌体,在皇帝冷酷无情的铁腕与近乎苛刻的要求下,被迫剔除腐肉,加速运转,忍受着刮骨疗毒般的剧痛,却也朝着更强健的方向,艰难地蜕变。
御书房内的灯火,常常彻夜不熄。秦明埋首于浩如烟海的奏章与案卷之中,以其惊人的精力与智慧,掌控着这场深入帝国骨髓的整肃风暴的每一个细节。
他仿佛不知疲倦,那双深邃的眼眸,在烛火映照下,始终燃烧着冰冷而专注的火焰。
秦明的意志如同无形的巨手,以“战后稽核司”为锋刃,冷酷而精准地剖开帝国肌体上的脓疮。京城内外,血雨腥风与肃杀沉寂交替上演。
户部、漕运、兵部……一桩桩贪墨渎职案被连根拔起,一颗颗人头落地,一车车抄没的家产充入国库。皇帝的雷霆之怒,让整个官僚体系在战栗中被迫高速运转,推诿拖延之风为之一扫。
然而,正如陈世茂所忧,铁腕震慑之下,另一种更为隐蔽的顽疾开始浮现——懒政怠政。许多官吏慑于严刑,不敢伸手贪墨,却也失去了办事的锐气与担当。公文旅行、层层请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悄然蔓延,诸多政务陷入“不贪不腐,也不干不错”的凝滞状态。
秦明对这股暗流洞若观火。他深知,杀戮可震慑一时,却非治国长久之计。帝国需要的不只是干净的官吏,更是高效的机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