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岁岁文学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392章:落幕之前(二合一)

第392章:落幕之前(二合一)

  第392章:落幕之前(二合一) (第1/2页)
  
  短短的交锋之后,
  
  齐国的“尊皇讨奸”之战,很顺利便结束了。
  
  因为吴国不出所料的战败,也不出所料的迅速投降。
  
  那派去作为说客的齐国使臣带着诚恳的面容,对那位生性惫懒且愚钝的吴王说:
  
  “齐国和吴国之间,相隔广大的海域,并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
  
  “如今过来攻打吴国,无非是奉行臣子的使命,来维护诸夏天子的威严。”
  
  吴王没有怀疑他的话。
  
  因为对比起吴国,
  
  齐国对中原的态度的确更加亲切热爱,每年往来的船只,都恨不得在海上连成一条线来。
  
  有幸落脚于吕宋岛上的吴国并不清楚齐国对于中原的依赖程度,只当东瀛那边是真心仰慕作为诸夏主干的汉朝。
  
  于是吴王也充满悔意的说,“早知道会出这样的事,寡人早就派人去长安,向天子负荆请罪了!”
  
  “现在寡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愿意派出使者去往中原……齐国可以退兵了吧?”
  
  “齐国当然会退兵!”齐使顿了顿,然后又对吴王说,“只是劳师远征,耗费巨大。”
  
  “我国将士如今正摇曳于吕宋四周,想要就食于吴国……”
  
  “这万万不行!”
  
  吴王再愚蠢,却也明白自己这个岛国被他国将士登陆的下场。
  
  吴国内部训练最勤快的水师都打不过齐人,
  
  更何况因为嫌弃天气湿热,不愿意操练的士卒?
  
  就食于吴?
  
  别真把吴国给吃到肚子里,融合成齐国的一部分了!
  
  “寡人愿意奉上财物,请贵师返程歇息。”
  
  不用使者再说什么,吴王直接发挥自己的智慧,如此回复他。
  
  对拥有一个金矿的吴国来说,只要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算问题!
  
  齐使很满意他的态度,于是在一番商议后,齐吴之间签订了和平友好的条约——
  
  在条约之中,
  
  齐国以诸夏分支中兄长的身份,训斥了吴国这个年幼不懂事的弟弟。
  
  吴国为此感动的痛哭流涕,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反思了自己对中原汉朝这个宗主国父亲的不尊重,然后自愿送出财宝,以证明自己悔改的决心。
  
  齐国随后,便满意的回去了。
  
  而征夷大将军吕鹏的声望,也凭借这场胜利,得到了进一步的增长。
  
  国中开始出现一些请求他称王的声音。
  
  吕鹏等待了一段时日,在声音逐渐大起来后,便打算“顺应民心”,接受齐王的禅让。
  
  但东瀛的水伯说,“不行,要三辞三让才符合流程!”
  
  吕鹏有些惊讶,“这也有流程?”
  
  “是啊!”水伯信誓旦旦的说道,“禅让就是这样的!”
  
  于是吕鹏接受了“天意”,在推拒三次以后,成功坐上了王位。
  
  田齐那位年轻的,做了很多年傀儡的君主在私底下很担心的询问他,“我在以后还可以享受富贵吗?”
  
  老田家在取代姜齐时所做的事情,其实是有些不地道的。
  
  自周武王建邦立业以来,便创下了“二王三恪”之制。
  
  新王朝的建立者,面对旧王朝遗留下的王族,应该采用温和有礼的态度,将其作为自己的客人,而非臣属对待,以示自己“兴灭国,继绝世”之意。
  
  所以武王将虞舜后裔封在了陈,夏朝后裔封在了杞,商代后裔封在了宋国,让他们能够延续祖先的祭祀,不断绝那些曾经为诸夏做出过伟大贡献的先贤供奉。
  
  即便三家分晋,立为诸侯之初,也为晋公保留了部分的土地,让他们继续树立自己的宗庙。
  
  只是,
  
  那些土地免不了位于韩赵魏三家之间,俨然一副受到管制的样子罢了。
  
  直到过去二十年,才在晋静公时,将那些土地全部瓜分。
  
  但田氏在代齐之后,却直接将齐康公流放到了海岛之上,令其“食一城,以奉先祀”。
  
  之后,
  
  这微薄的食邑也被收回,齐康公于是被活活饿死。
  
  禅让的齐王知道这些历史,所以担心吕鹏也会这样对待自己。
  
  好在吕鹏说,“我听说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
  
  “今日我复立姜齐的宗庙,应当吸取过去的经验,弥补祖先失国的错误。”
  
  “所以,我会让你享受宾恪的待遇,不会施以过多的苛待。”
  
  前齐王听到他这样说,心里大大松了口气。
  
  他走下了禅让台,只留下吕鹏高高的站在上面。
  
  写有“田”字的大旗被取下,写有“姜”字的大旗被挂起来。
  
  暗中窥探了这一切的鬼神回到阴间,把这件事情告诉齐国的先君们。
  
  齐王建直接庆幸起来,“还好我们没有像秦国的死鬼一样,渡过大海去接受子孙的祭祀。”
  
  “不然的话,今天宗庙倾倒下来,明天就要灰飞烟灭了!”
  
  田齐即便保留了宗庙祭祀,可那么一点香火,凭什么供养这么多祖先呢?
  
  齐王建觉得,到时候肯定会有齐君吃不到冷猪肉,从而沦落下去的。
  
  而自己跟东瀛那边的血脉,差距比较遥远,还是公认的“亡国之君”……
  
  所以,
  
  齐王建下意识的,不怒反喜。
  
  齐威王给了这个不争气的子孙一巴掌,“保护不了自己的宗庙,这明明是子孙的问题!”
  
  “嬴秦在域外发展得多好?”
  
  “你竟然好意思跟他们相提并论吗?”
  
  齐王建被打的很委屈,垮着张老脸缩到了父母的身后。
  
  齐襄王安抚的拍了拍老儿子的肩膀,然后感慨着说:
  
  “当年姜齐的康公被饿死在海岛上,我的儿子建被饿死在荒山里,如今田齐最后的君主,也在海岛上迎来落幕……这何尝不是一种历史的循回往复呢?”
  
  唯一值得庆幸的,
  
  便是吕鹏没有下斩草除根这样的狠手,用宽容解除了姜田之间的仇恨。
  
  “只是不知道汉朝对此,会有何感想了。”
  
  ……
  
  “齐国发生内禅,使曾经的征夷大将军做了新齐王?”
  
  “他们派使者过来,请求天子的册封?”
  
  长安城中,
  
  正在庆祝自己孙儿周岁的太子刘据听说了这件事,不免惊讶了一阵,逗弄怀中小儿的手也停了下来。
  
  正好长出小牙齿的皇曾孙刘询趁机抓住祖父的手指,将它放到嘴里当磨牙棒。
  
  只是在辛苦进攻了许久后,也没能给祖父造成一丝一毫的伤害。
  
  “你除了给我涂一手的口水,还能干嘛?”
  
  刘据笑着把手指从孙儿的嘴里抽出来,然后把沾上去的口水,全都返还到了刘询的脸上。
  
  小孩于是不高兴的撇起嘴,开始哭闹。
  
  他的父母赶紧上前,把这个“只准自己作恶”的小子抱回去。
  
  刘据没了负担,便跟东宫臣属去往旁边的房间里,讨论有关齐国的事情。
  
  “陛下对此怎么看呢?”
  
  “陛下并没有生气的痕迹,直接同意了齐国的请求。”
  
  刘据听了,便点点头说,“陛下这两年的脾气,比以前稳定多了。”
  
  “可能是被人骂清醒了些吧。”
  
  有臣属仗着是私下议事,颇为不客气的说道。
  
  刘据并没有呵斥他的不敬。
  
  因为他心里也有类似的想法。
  
  他只是说,“难怪有贤人说‘偏听则暗’……如果身边没有敢于劝谏的人,即便曾经英明的君主,也难免犯下错误。”
  
  好在,
  
  带领大汉走上新阶段,开创新辉煌的皇帝,到底没有在偏听偏信的路上,一去不回头。
  
  从征和元年开始,
  
  年老的皇帝在缓和了跟储君的关系后,又开始了频繁的巡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