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岁岁文学 > 盛唐挽歌 > 第776章 进步需要体面

第776章 进步需要体面

  第776章 进步需要体面 (第1/2页)
  
  从长安出发到河西,大体上可以有三条路可以走。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陇右河西路”、“吐谷浑路”以及“回纥路”。
  
  回纥路是先到灵州再从大漠去凉州,这条路线基本上不需要考虑,无论是方重勇还是他麾下的幕僚,谁也不想走这样的“捷径”。
  
  光是刺激朔方军的后果,就无法承担。
  
  吐谷浑路,则是要先经过河湟谷地,再从大斗拔谷去凉州。这条路,虽然也可以走,但一路城池都被吐蕃人控制,在吐蕃斥候的监视之下,达不到战役的突然性。
  
  陇右河西路则分为南、北两道。
  
  南道从长安出发,经兰州金城至凉州。
  
  北道则是从咸阳县西北行,渡黄河至凉州。北道比南道路程短,但北道道路险峻,通行不便。南道虽远,但道路相对平坦,行人商旅多走南道。
  
  这些路线看似选择很多,实则只有陇右河西路的南线可以走。
  
  当方重勇带着幕僚团抵达长安后,中军兵马已经在此厉兵秣马多时了,粮秣、箭矢,运粮的骡马及牲畜,一应俱全。比起上次出兵关中,这次出兵河西,可以说扎扎实实的准备了一年,后勤保障花费了很大气力。
  
  此时已然是深秋,田间早已不见收割麦子的农夫,只留下光秃秃的土地,田埂边还有枯黄的杂草无人打理。
  
  近些年关中人口大量逃亡,土地有了极大富余。不过这些土地大部分还是处于撂荒状态,有许多佃户没有均田,依旧是在给关中天龙人种田,日子过得苦哈哈的。
  
  灞桥东岸,方重勇看着长安郊外荒芜的景色,心中五味杂陈。
  
  “官家,运粮的辅兵已经组织好了,都是关中本地人。”
  
  张光晟上前禀告道,他也察觉到,方重勇似乎是有心事。
  
  “达扎路恭就算退出了凉州,也会坚守河湟谷地。随着我们补给线拉长,当年开元时与吐蕃之间的拉锯,又会复现。
  
  一如既往。”
  
  方重勇看了张光晟一眼,摇头叹息道。
  
  地缘政治有其客观规律,只要青藏高原的湿润气候不出现剧烈变化,那么大唐与吐蕃之间在陇右的对峙,就不会停下来。
  
  哪怕达扎路恭死了,哪怕吐蕃国内又换了赞普,也是一样的。
  
  同样,只要新朝廷有边防需求,不愿意放弃河西走廊,那么开元时期的战略布局,也会被继承下来,继续和吐蕃人对峙。
  
  “官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河湟谷地以西全是高原,我们上不去,即便上去了也打不过吐蕃人。”
  
  张光晟无奈劝说道。
  
  他明白方重勇的心情,这位方官家就是想建立一个胜过大唐的新朝代。可是,现在又不得不走到过去的老路,依旧要继承过往的战略布局。
  
  这种憋屈与无奈,他亦是感同身受,却也同样无计可施。
  
  “这些不提也罢,今年关中如何?”
  
  方重勇转换了话题询问道。
  
  如今长安城,已经在行政上被分割了。城内坊舍,也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早就不复当年盛况。
  
  “回官家,真要说的话,不是太好。如今关中盗匪不少,像是一夜间冒出来的一样。卑职以为,或许是……比如说上次延州的那次叛乱,就是李氏宗室所为。其他的,也不能排除嫌疑。”
  
  张光晟禀告道。
  
  如今关中的情况可不太安稳,有能力跑路的已经跑路到汴州了,毕竟那边机会更多些。李唐宗室里面不少人暗地里谋划着什么,当然了,这些人也不可能顾头不顾腚的梭哈,表面上看,他们似乎还挺老实的,背地里有什么就不好说了。
  
  毕竟,箭永远是没有射出去的时候,威胁最大。
  
  “你有什么想法么?”
  
  方重勇双目平视前方,看着河对岸破败的春明门询问道。
  
  “回官家,卑职建议,天子可以下一道圣旨,让宗室子弟集中于陈留县居住,迁出关中,住在天子脚下。
  
  如此,便于宗正寺管理,也可以绝了很多人不必要的心思。”
  
  张光晟提出了心中琢磨了很久的想法。
  
  李唐宗室若是分布于各地,不方便“管理”,有人振臂一呼,很多时候也会带来不少麻烦。
  
  当年杨广攻高句丽时,后方杨玄感谋反,可是狠狠摆了他一道。
  
  往事复现也并非不可能,特别是在准备出兵河西,攻打吐蕃的这个节骨眼。
  
  不得不说,张光晟当了几年金吾卫中郎将,政治头脑确实长进不少。
  
  “不错,这个建议很好。”
  
  方重勇微微点头,表示赞许。他打算马上就写信回汴州,让元载“劝说”天子实施。
  
  过往的时候,汴州朝廷还是有些危险,因此方重勇和李唐宗室的矛盾还不算突出。而今汴州朝廷已经在席卷天下,他和李家人已经处于矛盾冲突的核心位置。
  
  这个时候,即便是韬光养晦,即便是隐忍退让,也不可能消弭矛盾。
  
  与其这样,还不如提前布局!准备办那“惊天动地”的大事。
  
  方重勇立刻将大聪明叫来,对他吩咐道:“派人回汴州,通知一下元载,让他依计行事。”
  
  依计?
  
  依的是什么计?
  
  大聪明不知道,不过这件事似乎也不需要他知道。方重勇如今已经是越来越注重保密了,为了防止走漏消息,知道的人自然是越少越好。
  
  “请官家放心,卑职这就去办。”
  
  大聪明对方重勇叉手行了一礼,随即退下。
  
  “官家……”
  
  张光晟似乎有话想说却欲言又止,方重勇抬起手,示意他不必说下去。
  
  “你统计一下还在长安及周边地区的宗室子弟,有多少户,有多少人,将其装订成册。到时候朝廷会安排这些人在陈留县落户。
  
  如果有人不愿意搬迁,那么以谋反罪论处,到时候你就不必留手了。”
  
  方重勇面色平静吩咐道,伸出手做了一个劈砍的动作。
  
  张光晟心中一紧,已然明白了对方要做的事情是什么。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为“那件事”做铺垫做准备。
  
  终于要来了么?
  
  “官家,卑职想一同出征河西。卑职熟悉河西地理,应该帮得上官家的忙。”
  
  张光晟一脸激动对方重勇抱拳行礼道。他还是想上战场,不想干带着丘八抓人抄家的活计。
  
  “不必,达扎路恭这次输定了,关中的事情同样很要紧。”
  
  方重勇断然拒绝了张光晟请战。
  
  既然吐蕃人很可能长期与大唐在西面保持对峙,那么打败达扎路恭的军事意义,也就没有那么大了。它更多的,还是为了给自己的皇冠上镶嵌一颗明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