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岁岁文学 > 晋末长剑 > 第五十四章 民情

第五十四章 民情

  第五十四章 民情 (第2/2页)
  
  高昌风沙,如何比得了震泽盛景?
  
  「范氏还是聚族而居吗?过得如何?」吃完第二个甜瓜后,杨勤问道。
  
  「范氏宗党皆比邻而居,每岁种一季粟麦。日子固然清苦,但会食、共祭之时,不论住得多远,都会聚在一起。族中办有私学,教授子弟忠信礼义之道,所有男丁皆需习文练武,操练不辍。
  
  若有孤寡残,族中自有抚恤,有出色之人,族中倾力培养。便不劳烦将军挂念了。」一三十许人的壮汉回答道。
  
  话很不客气,隐隐还有些怨气,杨勤听出来了,只哈哈大笑。
  
  笑完之后,让人取来数领铁铠、数十具皮甲,直接扔给了范氏子弟,道:「有骨气,有志气,
  
  很对我胃口!此甲胃路上得来的,送给你们了。」
  
  说罢,转身离去。
  
  范氏族人愣愣地看着杨勤远去的身影。
  
  这就是大梁朝的武人,跋扈之中又有几分骄傲。你低三下四他还看不起你呢,真是绝了。
  
  ******
  
  自柔远成往西,就又进入了无边的荒野之中。
  
  高昌就这个样子,人口不多,且集中在几处。两个城镇之间,往往渺无人烟,除了沙子就还是沙子,偶尔能见到一群群脏兮兮的牛羊,也不知道在沙中啃些什么。
  
  不过说实话,比起之前横穿的大沙深处,环境是要好上一些的,至少能时不时见到一些半干涸的河道以及看不出是咸水还是淡水的湖泊。
  
  柔远、伊吾间二百四十里的道途,他们走了整整六天,于七夕这一天才堪堪抵达。
  
  又等了三天后,黑稍左营及五千凉州丁壮亦从柔远成方向开来,屯于伊吾城北。
  
  十一日,赵王邵率五千众,自玉门关北越大沙,亦抵达伊吾。
  
  三支人马二万余人在此齐聚,一时间人喊马嘶,蔚为壮观。
  
  杨勤知道,伊吾这种小地方虽然屯有一定数量的资粮,但架不住这么多人马长期消耗一一后面还有部队自玉门关和渊泉两条道路源源不断赶来呢,再不走,聚集于此的兵马会越来越多。
  
  于是乎,十一日当天,已休整十天之久的左右骁骑卫及河州轻骑一部,率先西行。
  
  自伊吾向西一百四十里,又有一堡戌,日「安民戌」,编了二百余户胡人一一多为古鄯善国遗民,另有南昌雷氏、毗陵华氏一部共六百家。
  
  安民成境内有河一条、泉九处,有好水草可供牧马放羊,其实环境不错了。
  
  事实上自伊吾往西这百四十里,人烟就慢慢多起来了,树林也是一处又一处,与东边、南边那荒凉的景象完全就是两个世界。
  
  总体而言,自敦煌往北、向西,人越来越多,环境越来越好,就中间有着几百里的大沙漠。
  
  出安民成继续向西,连走三天沙漠,即土人俗谓「鬼魅」也。
  
  过鬼魅后,一路有山丘、草地、沙、泉水以及咸水泽,弯弯曲曲,较为复杂,凡七百余里一自伊吾到高昌,全程约九百里。
  
  就这九百里,近两千骑兵居然也走了半月有余,最终抵达高昌时,已经是七月二十八了。
  
  拓跋思恭人都快傻了。
  
  还没接敌打仗呢,就已经走了两个半月的路,全军士气已然大挫。
  
  接下来如果攻破敌人城池,若不允许儿郎们放纵一番,可就说不过去了。
  
  事实上,就连拓跋思恭自己都火气很大,三四千里的路途,一路上被烈日晒得直发晕,吃了满嘴沙子,早上起来撒尿时,那个黄哟!
  
  老子火气很大,急需发泄。
  
  朝廷地盘就算了,忍一忍。
  
  接下来出高昌往西南走,听闻有一国名「危须」,乃焉耆属国一一其实拓跋思恭就很疑惑,焉耆本来就是小国了,下面居然还有属国,奇哉怪也。
  
  但不管了,危须没有投降,焉耆也没有遣使入贡,这次一定要好好抢一把。
  
  接下来数日内,一直到八月上旬结束,经伊吾方向过来的人马络绎不绝,从两千到八千,再到一万、两万、三万八月初十,高昌行营的大旗稳稳挂在原高昌王宫之上。
  
  充当先锋的拓跋思恭又率部进驻交河县与此同时,车师后国使者翻越雪山抵达高昌,报「大梁王师」在草原上狂奔突进,月余转战间,已连续击破几个匈奴部落,并与郁久间的柔然部战了一场,王师说「大胜」,柔然说「小挫」。
  
  杨勤听闻后,暗骂一声。
  
  这帮人比他们晚一个月出发,却早一个月抵达,还取得了战果。
  
  嫉妒让人面目全非!
  
  八月十二日,他命令以赵玮为前锋都督、董乐副之,率黑稍左营六千步卒、左右骁骑卫八百骑、板蛮兵三千以及凉州轻骑五千,载粮前出,直趋危须。
  
  也是在这一天,赵王邵在虞、、许氏耆老的陪同下,来到了封闭多年高昌王宫前,静静看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