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0 慢点来,比较快 (第2/2页)
汪医生伸手去抓她的手,却被姓施的姑娘一把甩开。汪医生的脸色难看到了极点,可并没有人在乎。
“你跟着干什么。”白科长看见姓施的姑娘跟在后面,不高兴的斥道。
“实习生吧,跟着看看也行。”陈勇温和说道。
他天天看罗浩备课,天天看罗浩面对学生的时候就换了一副嘴脸,耳闻目濡之下也变成和罗浩一样的形状。
对学生要温和,这是潜意识的。
白科长有些无奈,可现在人多,也没办法解释刚刚发生了什么。
方晓也是一般的情绪。
这位还真是……方晓心里叹了口气,瞥见教秘汪医生如便秘一般的脸色,也跟了上去。
骨科真是乱糟糟的,这么个爱显摆的姑娘在,所有工作都被搅乱。
等找时间要和许主任说一声。
不过有陈勇的话在,其他人也没拦着,毕竟要给医大专家一点面子。
来到办公室,患者家属已经坐在里面,脸上像是挂了一层黑纱似的难看,正在和许主任说话。
许主任站起身,“这位,就是医大来的专家。”
“专家?”患者家属的脸色不见有任何好转,冷着脸,黑黝黝的瞥了一眼。
不过只一眼,她的表情似乎柔和了少许。
方晓心里感慨,难怪罗教授要问患者家里主事的人是男是女。
曾经听老孟说过,医疗组所有难题,只要涉及女性的都由陈勇出面。
尤其是有一次一个女网红被耽搁了病情,痛苦不堪。陈勇去了之后连二十分钟都没用,就把女网红哄的团团转,说啥是啥。
看那样子,要是直接拿出婚戒,女网红能嫁给陈医生。
但听人描述是听,现在却是亲眼见到。患者家属的微表情说明了一些事儿!
“您好,我是医大一院的陈医生。”陈勇展颜一笑,满室花开。
“坐下说吧。”陈勇温柔的说道,“最近心力交瘁,要多注意身体。你要是倒下了,这个家就垮了。”
“呜呜呜呜~~~”
只一句话,患者家属再也绷不住情绪了,呜呜的哭了出来。
哭,是好事,情绪有个宣泄点。
可刚刚陈勇说的那句话再普通不过,完全看不出来有什么特别,能打动患者家属情绪,让她的敌意荡然无存,甚至精神崩溃。
颜值还真是第一生产力啊,方晓心里感慨。
“你哭什么。”一个声音尖利的出现,打破了沉寂。
陈勇一怔,一句话,四个字,满满都是醋味儿。
这种情况陈勇经历的多了,第一时间微笑,看向姓施的姑娘,表情上线安抚这位。
在别人看来应该要把姓施的姑娘千刀万剐的事儿,在陈勇看来却再正常不过。
“哭吧,哭出来好。”陈勇柔声说道,声音像是有催眠的作用似的,“有什么委屈先哭出来,我等你。”
“有我在,放心。”
这回,连姓施的姑娘都没忍住,眼泪夺眶而出。
她向前迈了一步,看样子是要抱住陈勇的胳膊。
陈勇不动声色的推后,微笑,脚一勾,椅子挡在他和姓施的姑娘之间。
“我要做交代,询问病史,麻烦许主任帮我安排个安静的房间。”陈勇道。
许主任都看傻眼了。
患者家属能搞定,连那个不知深浅的小姑娘都当着教秘汪医生的面直接扑上去。
这个医大一的专家真厉害!
好说歹说,算是把姓施的姑娘送走。
……
罗浩不知道这面的事儿,方晓追上来,陪着他去做镜下。
便常规的样本还有,罗浩到了检验科,开始动手做载玻片,随后看镜下。
“还真没有。”罗浩有些疑惑。
“我看看,我看看。”方晓好奇。
“没有。”罗浩让开显微镜,让方晓看一眼。
原本罗教授说全都是虫子,方晓以为镜下肯定能看见至少十几只虫子在绕来绕去。
可镜下的确什么都没有。
“手机打开云台,给我看看。”罗浩道。
方晓连忙离开显微镜,打开云台,交给罗浩。
“停用免疫抑制剂,针对已明确的肺部及腹腔感染进行抗感染治疗,给的是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g q8h,伏立康唑0.2g q12h。”
“治疗没问题,对了方主任,你问问亚胺培南和伏立康唑是进口药还是国产替代药。”
“好咧。”方晓应道,他找到座机联系科室。
“罗教授,是进口药。”
“那更不应该了。”罗浩疑惑的继续看,“粪便常规并未报告可能的病原学,咱们镜下看得也是这样。
但第 2天的血培养结果显示 G+球菌感染;血液检查、胸部 CT则提示同时存在真菌感染。
患者的抗感染治疗中再增加两性霉素 B,10mg bid和替加环素100mg q12h?”
罗浩并没下医嘱,而是自言自语。
方晓完全不知道两性霉素是干嘛的,这药好像是抗真菌的药物,级别相当高,长南人民医院几乎从来都没用过。
夜晚的检验科也不是很安静,急诊电话不断,值班医生在忙碌。
罗浩就坐在桌子前,陷入沉思。
方晓没敢打扰罗浩的思绪,其实就这么坐着也没什么,方晓能坐一天一夜。
关键是他的手机还在罗浩手里面,这让方晓坐立不安。
万一让罗教授看见什么不应该看得,那该咋整,方晓心里想的不是病情,却是另外的事儿。
罗浩却没注意到根本坐不住椅子的方晓,他在琢磨患者的病情前几天逐渐好转。
术后第 3天时,腹泻就已经止住;到了第 5天,患者的体温高峰逐渐降低,氧合指数上升至 300左右。
随着镇痛镇静药物的减少,患者拔除呼吸机、转至普通病房指日可待。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淋巴细胞计数持续上升,提示免疫功能也有所恢复。
但感染源一直没确定。
所以病情出现反复,现在看患者病情有加重的倾向。但便常规没问题,问题出在哪了呢?
和之前自己想的不一样。
现在患者出现深绿色水样便,血压不稳,氧合指数下降至 200,各项炎症指标上升。
而今天患者出现了异常的肝功能指标,提示药物性肝损伤的可能性。
“方主任。”
“诶!”方晓眼前一亮,似乎要能拿回自己的手机。
“你记一下。”
“那个,罗教授……”
“哦,手机给你,你记一下。”罗浩把手机递给方晓,方晓这才放了心。
“停肠内营养,加用黄连素止泻和保肝药物,就给多烯磷脂酰胆碱+异甘草酸镁吧,能用进口药尽量用进口药。
并调整抗生素方案——头孢他啶阿维巴坦 2.5g q12h,氨曲南 1000mg q8h,伏立康唑 0.1g q12h,硫酸粘菌素 75万 u q12h。”
罗浩说得很快,方晓心中叫苦,但还是迅速记下来。
“你重复一遍。”
“停肠内营养,加用黄连素止泻和保肝药物,就给多烯磷脂酰胆碱+异甘草酸镁……”
方晓对着手机记事本朗读。
检验科的医生看见这一幕,愣住。
“我补充一点。”
等方晓说完,罗浩沉声道。
“既然粪便常规无法明确导致腹泻的病原体,患者又是接受免疫抑制剂的特殊人群,那么病原体有可能不典型,也可能为寄生虫感染。
不如直接看看患者的胃肠道,用镜子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在作祟。”
“啊?!”方晓一怔,“罗教授您准备开刀?”
话音刚落,在罗教授看傻逼一样的目光下,方晓这才醒悟,后背冷汗岑岑。
自己一下子漏了怯,怎么是开刀呢,分明是肠镜。
“罗教授,肠镜能看见细菌么。”方晓转口问道。
“不知道,可现有的检查已经很齐备了,只能试试做肠镜看一眼。”
“粪便常规检查不行,我同时试一试改良抗酸染色体。”
啥叫抗酸染色,方晓完全不懂,他只能猜应该是某种特殊的检查项目。
“方主任,你去看看陈勇那面怎么样。”罗浩说着,开始忙碌起来,“我给粪便样本做抗酸染色,有可能的话,尽量说服患者家属做结肠镜检查。要是能找到病原体的话,治疗会有依据。”
“好,我去看看。”方晓拿着手机起身,一溜小跑回去。
陈医生那面会怎么样?走的时候看患者家属在哭,或许已经取得患者家属的信任了吧。
跑回骨科,方晓进门的时候用力闻了闻走廊里的气味。
这是一名老医生的本能,不需要听到什么或看见什么,光凭着感觉就能探知到一些情况。
之前那种严肃的气氛已经消弭了很多,看样子是陈医生已经和患者家属说明白了,方晓心里安稳。
进了医生办公室,方晓赫然看见陈勇坐在一边,温和的指着一个位置,“在这里签字,然后要按个手印。”
患者家属没有半点质疑,她签字、按手印,陈勇像是变魔术一般变出来一包湿纸巾,打开交给患者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