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儿臣愿向父皇自荐为大秦储君! (第2/2页)
但扶苏很明智地不问胡亥去哪了,有人却问了,始皇诸子大多资质平庸,一名公子向始皇问道:“父皇,胡亥去哪了?为何不见他?”
始皇看向问话的这名公子,倒也不觉失望,他已知道他这些儿子大多能力一般,这么多人面对胡亥、赵高的屠刀,不说反不反抗,连做到像公子高一般的都没有。
换作是他,就算反抗不会成功,也绝不会在胡亥、赵高的屠刀下什么也不做,横竖都是死,拼一把咋了?
始皇帝也知晓他这些儿子能力一般,也有他的原因:他未曾予以这些儿子好的教导指引,连长子扶苏都给养歪了,何况其他儿子,胡亥单独另算!
胡亥这小子最受他宠,常被他带在身边,按理说应该比除扶苏外的其他儿子更能学好学优,没成想长得更歪。
当然,有一点始皇帝心知,却不愿多想,也许正是他宠胡亥,将之带在身边,胡亥把他的残酷狠辣、阴狠狡诈给学了去。
因为这点要为真,岂不是说他也是个残酷狠辣、阴狠狡诈之人?
即使这是真的,始皇帝也不会明着承认!
始皇帝平静道:“胡亥犯了些错,正闭门思过!”
见始皇帝说胡亥正“闭门思过”后,其他人也未再问,问上一句就好了,再问下去可能就要触怒父皇了,他们可不是兄长扶苏,明知道会触怒父皇,还和父皇对着干。
且他们也注意到了一不对劲之处,兄长扶苏向来宽仁,对胡亥这位幼弟甚是宠爱,他这次竟没有站出询问胡亥去哪了。
兄长扶苏都不问,他们还继续问,那不是给自己招祸?
这也令诸公子暗叹,他们这位扶苏兄长变化确实很大,跟以前的扶苏兄长不说判若两人,也有很大不同。
这是一场家宴,本该气氛和谐热闹,但因有始皇在,众人都闹腾不起来,皇帝当前,谁敢放肆?
始皇也没安排啥娱乐节目,一场宴会在平平淡淡中结束,这时,始皇道:“扶苏、李念,你两随朕来!”
在许多公子羡慕的目光中,扶苏、李念随始皇出了园子,始皇在前走,两人在后跟,始皇不言,两人不语。
直到走出一段不短的距离后,始皇帝才道:“你两可知朕为何要让你等随朕出来?”
扶苏在脑中猜测,但没想出他这位父皇让他们跟着做什么,他觉得可能太多了,李念倒是猜到了些许。
扶苏老实回道:“回父皇,儿臣不知!”
始皇继续在前走,也没等李念回答,又道:“朕在思考立储之事。大秦开朝已近两年,若算上朕为秦王之时,已有数十年,可大秦至今未有储君。众臣屡向朕进谏,称国无储君则不稳!朕深以为然!”
李念暗道一声“果然!”,只是对始皇这番想立储的解释,李念不以为然:始皇哪是因为众臣进谏而想立储,分明是听了他讲说的历史后,害怕自己有朝一日突然驾崩,会发生李念讲说中之事。
他不希望大秦因他没挑选好继承者而亡,况且李念这位后世来客都告诉过他历史了,他要是还让大秦走上了历史上的老路,这不显得他很无能?
必须要把这个问题解决,大秦可以亡,但不能在他手里亡,也不能因为这种原因亡。
李念猜到了始皇叫他和扶苏出来的目的,便也知道了始皇接下来要做什么,不由对始皇心生感激:始皇帝这是要给他与扶苏铺路。
扶苏在听了始皇话后,先是略微惊讶,后迅速平静下来,他在得知诸位兄弟都回了咸阳后,便知父皇可能是要立储,而父皇现在当着他和李念妹婿直接道出,极可能是要立他为储。
但越到此时,越不能急,越要沉稳,一切未尘埃落定,不可着急惊喜庆贺,扶苏反倒更加冷静!
始皇转身看向两人,见两人都神色平静,呼吸都未乱,又问道:“李念,你以为朕该立谁为储?”
听到这个问题,扶苏也看向李念,他很好奇他这位准妹婿会在诸公子中选择那位。
这位准妹婿颇受父皇器重,其所言能对父皇产生重大影响,其若不支持他为储君,父皇说不定也会动摇立他为储之念。
李念知晓这是始皇帝故意给他创造机会,让他当着扶苏的面出言支持立扶苏为储,以此加深扶苏的好感,以便即使始皇离世,他也能和扶苏相处融洽。
李念正色道:“臣以为当立扶苏公子为储君,扶苏公子德行上佳,又颇有才能,是大秦储君最优之选!然……”
一个“然”,李念话锋一转,又道:“请陛下和公子恕臣妄议,扶苏公子还多有不足之处,须得再多加历练。身为大秦储君,职责重大,当知大秦诸般之事,方能使大秦更繁荣强盛!”
“且今时大秦正处千古未有之变,为大秦储君,须知晓更多、学习更多,否则难以应付。不仅要知政事,更要知兵事,通商贾经济之道,懂工造发展之理。不说每样都要精通,但也要使人难以欺瞒!”
简言之,扶苏虽有改变,比历史上的扶苏强,但以其当今的能力,还是难以接得住大秦的变化,还得继续进修改造。
始皇并未评价李念之言,又问扶苏道:“李念荐言你为储君,你之意如何?”
这是始皇给扶苏设下的又一个陷阱,要是以前的扶苏,绝对会客气谦虚地表示“听凭父皇定夺,不论父皇你立谁,儿臣都认!”
如果现在的扶苏给出这个回答,那他再无机会成为大秦储君,即便之后变得非常优秀,也不会,他已失了机会。
想成为大秦储君,连自己都不相信,连自荐都不敢,那如何治理好大秦,将大秦带领至更强更盛?
扶苏先向李念致谢,“谢妹婿为扶苏荐言!”,之后再对始皇帝,道:“儿臣愿向父皇自荐为大秦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