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后世曾受耻 (第2/2页)
“人多又如何?在那些现代武器前,不过平添伤亡人数,后世一颗炸弹便能摧毁现在上万人大军,而这类武器,对五大强国而言,数量有成千上万,更有那灭城武器,一颗便能让整座咸阳化为死地,造成数万人、数十万人死伤。”
尽管已想过后世兵器威力强大,大秦现今的武器没法相比,可“一颗炸弹就能摧毁上万人大军”、“一颗便能让整座咸阳化为死地”仍让扶苏感到震撼。
后世丢来一颗那灭城武器,整座咸阳城连带城中数十万人瞬间灰飞烟灭,什么大秦铁骑,什么虎狼之师,都无法抵挡。
一击杀万,一击灭一城,单纯的人数更多确实不算优势,只有具有同等技术,同样威力的武器才可。
扶苏叹道:“这与仙神之术又有何异!”
他没问大秦能否造出后世的强大武器,这种武器必然是由后世最先进的技艺制造,现在的大秦肯定没这能力。
但扶苏问了另一个问题:“有如此强大的武器,后世诸国若大战起来,这等武器被滥用,岂不会死伤无数,乃至让世界毁灭?”
李念道:“这些武器主要被掌握在五大强国手中,且五国严格立下契约,不许此等武器扩散,也不许他国制造,若有国家被发现在暗中制造此等武器,将面临制裁。”
“在这类武器被造出前,诸国间还曾有过两次世界大战,致使生灵涂炭,倒是在这类武器被造出后,世界大战再未发生。”
扶苏想了想,便想通了是怎么回事,“此等武器让诸国间互相忌惮,不敢轻易开启大战,否则我若死,汝亦亡!未想这等威力强横的武器会让诸国能和平相处。”
李念摇头道:“也未有和平相处,只是未再有世界大战罢了,战争一直未少,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争斗更是从未停歇。”
扶苏道:“这‘世界大战’莫非是世界诸国都参战,其为何会发生,如何分出胜负?”
原本李念是在给扶苏讲后世的“衣食住行”,现在却聊到了“世界大战”上。
李念道:“‘世界大战’并不是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与了战争,是有很多国家参战,尤其世界主流强国,几乎都参与了其中,波及甚广。”
“一战有三十三个参战国,投入军队超过七千万,十五亿人受战争影响;二战有六十一个国家地区参战,八十四个国家地区约二十亿人被战争影响。”
扶苏在心中盘算,七千万军队,十五亿人,二十亿人……这都是一个个惊人的数字!
“那时整个世界人口还没到八十亿,二战所影响的二十亿人占当时全球总人口八成以上。一战和二战发生的原因,实则都是强国间的利益瓜分出了问题,新兴的强国不满老牌强国占取了太多利益,觉得自己强大,该多分到一些利益,而老牌强国不愿,矛盾日积月累,遂成大战。”
“胜负分出自然是一方无法继续大战下去,只得向另一方投降而分。具体原因及战争经过,非一时可说清!”
扶苏很想知道这两场被后世人称为“世界大战”的战争具体经过,但他也知想将这么多国家参与、这么多人口被波及的大战讲清,一时很难做到,未让李念详讲。
他问道:“后世华夏可是作为强国也参与了这两场大战?”
扶苏本只是随口一问,后世华夏就算不是世界头号强国,但也是强国,在这两场世界大战中肯定是作为强国参战,且大概是胜利的一方,但未想到他问出后,李念却未立即回答,反而陷入了沉默。
难道这其中还有变故,是后世华夏未参战,还是后世华夏参战了,可成为了战败的一方?
扶苏压根儿没想过后世华夏可能作为一个弱国参战,在他看来,后世华夏再落魄,也不至于沦落为世界弱国。
沉默片刻后,李念道:“后世华夏的确参与了这两场大战,但并非作为强国参战。这两次世界大战对华夏皆是耻辱,至少在李某看来是如此。一战,华夏派遣十数万劳工到冀洲‘以工代战’,即让工人到协约国为其等制造武器,修筑工事、运输物资等……”
“可在一战胜利后,华夏并未得到战胜国应得的对待,获胜的协约国无视了正当诉求被无视,无耻地将华夏领土之权划给脚盆国!”
“一战,华夏虽也是胜利国,可因为国弱,不仅未受到公正对待,反而还备受羞辱。后世还有人(矮大紧)鼓吹华夏应见好就收,先把能到手的好处拿到,那些领土暂时交给脚盆国也没啥,不应该提出反对,最终落得啥好处也没拿到。”
扶苏怒道:“无耻之言!华夏作为战胜国,未能得到应有待遇已是不公,岂能再忍下这份耻辱?天下岂有战胜之国被当作战败国一般对待之理!”
李念叹道:“十数万华工出国‘以工代战’,数万人因此死于异国,可在胜利后分配利益时,却无华夏之份,反而华夏还沦为被分的对象,遭受耻辱。这便是‘弱国无外交’、‘落后便要挨打’。”
“至于二战,那是一份更大的耻辱,脚盆国以弹丸之地入侵后世华夏,在华夏大地烧杀掳掠、无恶不为,致使华夏大片国土沦陷,数千万人惨遭屠戮欺辱。虽最终胜过脚盆国,但此中耻辱不可忘却!”
“两次世界大战,华夏皆为战胜国,可并非以强国之身参战,且在两次大战都饱受屈辱。两次大战于华夏皆为耻!”
扶苏听完后怔了怔,那脚盆国应该就是脚盆列岛所在的国家,那地方可不大,但后世华夏却被这一小国侵略欺辱,后世的华夏在某段时期竟弱到了这等地步?那后世华夏又是如何崛起,成为第二强国?
李念虽未详说脚盆国在入侵后具体做了什么,但从其语气中,也可听出那必是段饱含后世华夏血泪的辛酸耻辱史。
扶苏心中叹道:‘难怪妹婿那般想让大秦注意海外诸国,他是不想后世之事在大秦重演,不再受那些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