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导弹尾追 (第2/2页)
然而,飞行器在空中飞行是有惯性的,飞鲨继续下坠了30多米,在距离海面还有几米的时候,刘骏才将机体控制住,在新改装的三元矢量引擎的辅助下,再次爬升高度,而带起的气流将下方海面压平下去一个大大的凹痕。
接着J15T继续向前飞去并保持在距离地面15米左右的高度。
在EODAS系统中,可以看到当他贴在海面的一瞬间,因为多径杂波与J15T电磁干扰的关系,3枚AIM120导引头受到严重干扰,导弹姿态开始飘忽不定,多个反射源让导弹的导引头无法分辨出到底哪个是真的目标。
导弹距离1500
哗啦!一枚导弹扎进海里,砰的一下炸开。
导弹距离1200
第二枚导弹也跟着失控,向着天上飞去,导引头捕捉不到反射源后,进入惯导以直线向着天空飞去,此时飞鲨已经飞出了它的导引头索敌范围,等到电池的电量耗光,就会自毁。
然而第三枚导弹始终没有脱锁,牢牢地“盯”着刘骏的机体。
导弹距离1000
顿时,刘骏感觉自己的太阳穴开始突突起来,脑中不断划过电流,这枚导弹对他的威胁越来越大。
海平面上,导弹虽然剩余的能量不多,但还是有充足的接近率,一点点靠近前方的战机,飞鲨在低空超声速飞行,积雨云在翼根处出现,就像是顶个雨伞向前冲锋一样,音爆声回荡在周围的海域。
怎么回事,正常的AIM120应该已经导引头脱锁了!等等!这枚AIM120是联合制导的?!
刘骏心底一沉,看着距离已经进入600的导弹,热焰弹不断的发射出去,然而在平面成像下,热焰弹根本无法干扰锁定自己的导弹!
爬升?
不行!这时候脱离地面的掩护很危险;而回转与直飞都逃脱不掉导弹的追击。
刘骏扫过高度和速度,太低了没垂直操作空间,而速度在1.1马赫,这对于J15T来说,已经是低空极限速度了,空气密度太大,飞鲨如同在空气墙中穿行一样。
跳伞?估算了一下距离,跳伞需要抛盖→弹射的流程,身后导弹的速度还很快,后方导弹一下子追上来,J15T如果殉爆的话,刘骏不敢保证自己不会被弹片打到。
放弃了跳伞的选择,刘骏大脑快速运转,然后他决定赌一把!
想着自己接下来的操作,刘骏不由感觉有些心跳加速,很大胆!但是可行性非常高!
下定决心,那就执行到底!
刘骏眼神坚定下来,然后.通过手不离杆操作系统解除攻角限制器!
现在,飞控计算机不再限制杆量,也是防止飞行员把机体搞失速。
微微收油,尾部喷口喷出的燃气减少,速度降下来一些,在空气阻力作用下逐渐脱离超声速,同时也代表飞鲨的可操控性在增加。
尾后的导弹800米,它的速度2.0马赫左右,而刘骏的机体此刻减速到了最适合操控的0.85马赫。
想到接下来自己要进行的操作,呼吸逐渐急促下来,态势感知中,牢牢锁定导弹的空间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