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岁岁文学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187章 和合二国,唯有邓芝

第187章 和合二国,唯有邓芝

  第187章 和合二国,唯有邓芝 (第2/2页)
  
  丞相看着傅佥远去的背影道:
  
  “赵老将军与邓镇东皆是知轻重善变通之人,或已遣人至西城与申仪相商了。”
  
  刘禅思索片刻,也点点头,心下稍稍松了一气。
  
  事关汉吴之盟,需要请示,但稳住申仪却不需要请示。
  
  赵老将军与邓芝皆老成持重,不可能被诸葛恪那小子给唬住,真等旨意到了才有所动作。
  
  说不准大军现在已经在进军西城的路上了。
  
  一念至此,刘禅看向丞相:
  
  “情势如火,耽搁不得,相父,朕现在马上回长安一趟,明日直接就回汉中。
  
  “关中诸事,全托付给相父了,还望相父保重。”
  
  丞相目光深邃与天子四目相对,默然片刻后道:“陛下刚回长安,又当远行,亦当保重才是。”
  
  自亲征以来,天子奔波劳累,一日不曾停歇,难怪他感觉肩上担子轻了不少。
  
  …
  
  西城郡。
  
  或者说,魏兴郡。
  
  曹丕在孟达、申耽、申仪举三郡归降后,亲自改的名。
  
  其郡治西城,坐落在汉水东南。
  
  西面与北面都是汉水。
  
  南面与东面俱是群山。
  
  南北长六七里,东西宽十余里。
  
  像一个“胃”,唯有上下两头,也即穿山而过的汉水狭道可以进出。
  
  吴军虽说有五万大军,但却并没有围城,而是将所谓的五万大军布在了西城南北两条通道上。
  
  汉水之上的出行船只,也全部被吴军收拢控制。
  
  申仪与外界的沟通渠道,全部被诸葛瑾、步骘所统吴军隔绝。
  
  镇东将军邓芝,在诸葛恪等吴人的陪同下,浮舟东渡,来到了西城孤岛上。
  
  昭烈病重寝疾时,汉吴之盟进入商谈阶段,至昭烈龙驭宾天,盟约仍未订立。
  
  昭烈崩殂的消息传至东吴,孙权开始怀疑大汉的实力,又欲趁大汉虚弱之时逆流西进,图谋蜀中,于是拒见汉使。
  
  邓芝知道孙权之意,于是自己书写表文,请见孙权曰:臣今来亦欲为吴,非独为汉也。
  
  孙权这才接见邓芝,与邓芝言道:孤诚愿与汉和亲,然恐蜀主幼弱,国小势逼,为魏所乘,难自保全,以此犹豫。
  
  邓芝不卑不亢:
  
  “汉、吴二国四州之地,吴侯命世之英,汉丞相亦一时之杰。
  
  “汉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
  
  “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
  
  “吴侯今若委质于魏,曹丕上则命吴侯入朝为臣,下则请世子入洛为侍,若不从命,必奉辞伐叛。
  
  “若魏攻吴,大汉有机可趁,必顺流东进,如此,则江南之地非复吴侯所有。”
  
  孙权在邓芝晓以利害后,默然良久,最后自绝于魏,与汉连和,遣张温报聘于汉。
  
  其后,汉吴使命往来不绝。
  
  邓芝频频出使东吴。
  
  有一次,孙权跟邓芝说:
  
  “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乐乎!”
  
  邓芝闻之,直言以对:
  
  “夫天无二日,土无二王。
  
  “倘若并魏之后,吴侯未深识天命。
  
  “则汉吴之君各茂其德。
  
  “汉吴之臣各尽其忠。
  
  “汉吴之卒各提枹鼓。
  
  “则战争方始耳。”
  
  也就是说,等结盟的汉吴一起灭了曹魏,大汉还是会与吴国一战的。
  
  孙权闻之却也不恼。
  
  反而对这位汉使的直言不讳很是赞赏,言其款诚真挚,不像那些曲意逢迎的虚伪腐儒。
  
  在与丞相书信往来时,孙权毫不吝啬地赞赏邓芝,说『和合二国,唯有邓芝。』
  
  这位与孙权交情十分不错的大汉镇东,此行的目的,便是去襄阳与孙权沟通东三郡归属之事。
  
  不过现在天色已晚,便在西城脚下一驻,并与诸葛瑾、步骘等吴将见上一面,谈上一谈。
  
  “邓镇东,家父便在此营了。”诸葛恪指了指毗邻汉水的这座大型营盘。
  
  “家父负责南营诸军务,右将军则负责北营。”
  
  右将军便是步骘,诸葛瑾是左将军,在官职上比步骘还要高上一筹。
  
  船只靠近码头。
  
  然而邓芝还未上岸,便忽然察觉到西城似乎有些动静。
  
  片刻后,原本紧闭的城门竟然莫名其妙地打开了。
  
  不多时,一支由五六百人组成的魏军队伍,推着粮车自城门走出,粮车上的葛麻袋子装得鼓鼓囊囊,车轮滚滚而南。
  
  邓芝上岸后便一路向北,最后与这支运送粮草的魏军队伍,在吴军辕门外相遇了。
  
  汉、魏、吴三国之人,在此地相遇,场面竟然还有些和谐,至少没有人喊打喊杀。
  
  邓芝走上前去,伸手摸了一把独轮粮车上的葛麻袋子,很明显就是粟米的手感。
  
  接收军粮的吴军吏士拿着笔墨简牍,清点记录这些粮获。
  
  邓芝环顾一圈魏人的神色,很快便明白了这是什么意思。
  
  魏军科法,围城百日而救不至,不祸及家属。
  
  现在,吴人对西城围而不攻,而申仪则遣人给吴人送粮,双向奔赴了属于是。
  
  邓芝虽然没有见过申仪,但对其人却是有些了解的。
  
  墙头草,大豪强。
  
  给吴军送粮,意思再明显不过。
  
  你我现在相安无事,要是你孙吴能够在这里围一百日,那么我说不定就降了你,又能如何?
  
  至于打仗,能不打肯定不打。
  
  但你吴军真要强攻,你们这些上了岸就软脚的臭鱼烂虾,也未必真有本事攻下我这座坚城。
  
  总之,能拖几日便拖几日。
  
  如此一来,就坐实了赵老将军与邓芝的推测:
  
  ——这申仪大概也不知道,下游的上庸与房陵二郡,究竟有没有被东吴夺下。
  
  至于遣人送粮至吴营,除了向吴军示好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向吴军透露,城中粮食足够,让吴军不要打着城中粮草断绝的念头。
  
  邓芝看着二三里外那座城池,开始思考,该如何进入西城,又该如何稳住这位魏兴太守。
  
  须知,这位魏兴太守,就在大约半年多前,在孟达与丞相书信往来不断时,其人就曾主动向曹魏揭发,说孟达有叛魏投汉之心。
  
  结果曹叡不信。
  
  到了司马懿进攻孟达时,其人还率军切断了蜀道,防止大汉援救,与大汉有不小的摩擦。
  
  可以说,其人几乎没有与大汉和解的可能。
  
  但时势如此,大汉还是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