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准备出手 (第1/2页)
其实在山林间赶路,不光是道路难走以及天寒地冻这些问题。
他们走的这些山林,大部分都是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尤其是一些隐秘之地还有瘴气存在。
他们先前有一次误入了瘴气所在的地方,差点儿所有人都死在里面。
还有一些地方,看似好像平地,可仔细看去才发现旁边就是悬崖峭壁,或者是深不见底的坑洞。
光是这些损耗,就要了至少几十人的性命。
根据一些从附近逃难过去的老人说,最后的这一百多里之中,更是蕴含了诸多危机。
一个不小心,很可能就会全军覆没。
如果不想从那些太过危险的地方经过,最好的办法就是绕道兀县。
然后,再重新进入荡山。
荡山指的并非某一座山,而是一片区域的统称。
这片区域,方圆大概有几百里之多。
而其中大大小小的土匪山寨,更是数不胜数。
根据了解,光是人数超过五百人的山寨,就有十几座之多。
不过说是超过五百人,但其中真正能够动手的青壮或许也只有二三百人。
剩下的那些,则是他们的家眷或者老弱妇孺。
荡山之所以土匪猖獗,一方面是荡山地处偏僻,朝廷的官军无暇顾及,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片区域很早以前便有这样的传统。
活不下去,那就直接进山做匪!
但进山之后,他们也未必就会真正成为打家劫舍的土匪。
而是,成为山民一般的存在。
所谓山民,指的就是隐居在山里生活的百姓。
这些百姓进山以后,通过自行开垦土地或者打猎的方式来填饱肚子。
虽然过的有些艰难,但有个好处便是不用缴纳税赋。
因为都在深山里面,官府的衙役和小吏也不敢进山来收缴税赋。
久而久之,这些山民越聚越多,便会成为一个个山寨。
只是因为荡山的土匪太多,没人会仔细分辨山民和土匪的区别,因此才被笼统的都叫做土匪。
对于这种称呼,那些山民虽然也有些不太愿意。
他们觉得自己只是山民,并不是真正的土匪,也不会做那种打家劫舍或者拦路抢劫的事情。
他们,都是自力更生的人!
怎么能把他们笼统的称为土匪?
但被人以为是土匪,对他们而言也有些好处。
那就是没有人敢进山打他们的主意了!
渐渐地,有些山民也弄了一些武器,如果真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偶尔也会做一些劫富济贫的事情。
当然,劫的是其他人的富,济的是他们自己的贫。
如此一来,山民和土匪之间的界限就更加模糊。
也正因为如此,真正要是算起来,荡山附近的土匪应当是要分为三种的。
一种是真正的土匪,靠着打家劫舍生存。
第二种是介于土匪和山民之间的存在,他们大部分时候都跟其他山民一般,靠着男耕女织和打猎来生活,偶尔活不下去的时候也会干上几笔土匪的买卖。
至于这最后一种,便是那些真正的山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