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你也是啊?(5.2k) (第2/2页)
工程师们低声交谈,紧张感如电流般穿梭。
这是林燃第二次来休斯顿载人航天中心,这里未来会改名为约翰逊航天中心。
林燃站在房间中央,西装革履,目光扫过控制台,要不是为了找个借口,他才不想跑到休斯顿来。。
不过林燃还是手持笔记本,装作很认真的样子,珍妮则跟在他的后面。
珍妮拿到了对应的安全许可,更准确点说,珍妮的安全许可级别和林燃没区别。
此前在水星控制中心担任飞行总监的克里斯托弗·克拉夫特已经被调到这里来担任飞行主任了。
“克拉夫特,你看上去有些疲惫。”林燃调侃道。
克拉夫特无奈道:“教授,我自从来这之后,我起码老了十岁!
这里的活就不是人干的。”
尽管林燃是航天事务特别助理,但大家都习惯喊他教授。
他才四十岁,眼下淡淡的黑眼圈看上去就跟吸了阿美莉卡经典解压药品一样,哪怕神情再专注也掩盖不了他的疲惫。
“克拉夫特,轨道交会模拟是一方面,身体也得重视起来。
你们的进展如何?我听说导航精度是个难题。”
克拉夫特抬头,眼里闪过一丝焦虑:“我们在努力,教授。‘东方号’已经成功对接,我们不能再落后。但导航系统就像个不听话的孩子。它老是容易出些问题。”
被调到这里来的高级工程师也是熟人:海恩斯。
克拉夫特示意海恩斯进行详细介绍。
海恩斯说:“轨道交会是航天器在轨道上接近并对接的关键技术,对于双子座计划和阿波罗计划至关重要。
我们目前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航天器导航依赖惯性导航系统和地面跟踪数据,但这些系统在实时计算轨道参数时精度有限,尤其是在动态交会过程。
IBM 7090虽然先进,但处理复杂轨道计算的速度和精度不足,模拟测试中经常会出现误差。
还有一个难题是我们的雷达系统,轨道交会需要精确的雷达测距和相对速度数据,但当时的雷达系统在太空环境中表现不稳定。”
海恩斯很感慨,自己之前是NASA的中级工程师,在纽约街头碰到林燃。
尽管那时候就知道此子不可小觑。
结果对方一飞冲天的速度还是远超他想象。
现在林燃是他上级的上级的上级的上级。
横跨了四个级别。
这还是建立在他已经升职的前提下。
而他之前的领导,原本应该坐在这里给林燃介绍的鲁道夫早就人不见影,死不见尸了。
鲁道夫的下场,也让德意志科学家们一下就失去了和林燃作对的勇气。
谁敢去当这个挑头的?
林燃点头,目光转向屏幕上的数据流,语气坚定:“这不仅是技术挑战,更是我们必须要克服的困难。”
“没错,主要苏俄的进展太快了。
去年他们的东方3号和东方4号虽然不算是对接,但双航天器在轨,还是已经领先我们了。
至少他们能够通过精确的轨道参数,实现两个不同航天器在轨道层面的接近。
我们怀疑他们最早今年,最晚明年就能实现轨道对接。
我们应该要加快进度。”克拉夫特补充道。
林燃随手在黑板上写下方程:“各位,我们的核心问题是实时数学精度的不足。当前的轨道预报算法误差累积严重。让我们分解问题。”林燃指着黑板接着说道:“首先,轨道传播。现在用的是开普勒模型,短期内可以,但长时间模拟中摄动效应会让误差变大。我们需要升级模型,考虑地球扁率和大气阻力。”
突然,林燃说:“海恩斯,还记得我曾经教你的减小误差方法吗?”
海恩斯突然被提起,面露难色:“抱歉,教授,我不知道你指的是什么。
摄动算法好像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我们试过恩克法减少误差,但计算量太大,IBM 7090撑不住。”
林燃微笑着说道:“恩克法是个好方向,但它太冗长了,你们可以考虑采用变步长龙格-库塔法优化。
步长在近地点小,远地点大,这样既提高精度又减轻计算负担。”
海恩斯若有所思,开始低头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演算起来,十来分钟后,他惊喜地抬起头:“这确实能节省不少时间!”
克拉夫特问道:“教授,但传感器数据融合仍是个问题,雷达和惯性导航常不一致。”
克拉夫特想着林燃难得来一次休斯顿,能多薅点羊毛就多薅一点。
作为和林燃共事过的NASA管理层,克拉夫特可是太清楚教授的本事了。
林燃在黑板上画出滤波器示意图:“这可以用卡尔曼滤波解决。它实时融合多源数据,减少噪声。
不知道的就和通用航天商量,他们那肯定有这技术的储备,另外可以用简化的最小二乘法先试试。”
海恩斯好奇问道:“卡尔曼滤波怎么在我们系统里实现?”
林燃解释道:“它分两步:先用轨道模型预测位置,再用传感器数据校正。能有效降低随机误差。”
克拉夫特思索道:“计算机能处理这些矩阵运算吗?”
林燃点头,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可以。预计算部分矩阵,用汇编语言优化代码,就能满足实时需求。”
克拉夫特接着问:“还有控制系统,推进器响应慢,常过冲。”
林燃写下反馈方程:“试试PID控制器。根据误差、累积和变化率调整推进器,能平滑动作,减少过冲。”
海恩斯想了想,问道:“PID比我们现在的比例控制器先进,但调试复杂吗?”
林燃说:“这当然需要时间,但你们有模拟器。地面测试不同参数,就能找到最佳设置。
这需要你们通过比例、积分、微分三项优化推进器响应,确保精确调整姿态。”
克拉夫特感觉错综复杂的迷宫快要走出来了,他松了口气:“教授,你的建议太有帮助了!它让我们看到希望,双子座计划有戏了。”
林燃拍了拍他的肩膀:“数学和算法是关键。用好它们,我们离登月的目标也就不远了。”
达拉斯,通用航天工厂的装配车间
车间内,机器轰鸣如雷,焊枪火花飞溅,工人们在组装F-8十字军战斗机的机身。
空气中弥漫着机油与钢铁的浓烈气味,与休斯顿的精密控制室截然不同。
林燃在工厂经理的陪同下缓步前行,好奇的目光扫过每一台设备。
工厂经理约翰·亚德利50岁出头,德州口音浓重。
林燃停在一台引擎前,赞叹道:“约翰,这推力令人印象深刻。你们的喷气技术做了哪些创新?”
亚德利挺直身板,语气平稳:“教授,我们在高温材料和推力控制上有优势。土星计划的F-1引擎能用上。”
也就因为有NASA其他工作人员陪同,不然约翰·亚德利都想喊老板了。
他作为摩根家族的资深雇员,祖上三代都跟着摩根家族干,之前是通用电气的工程师,后来通用航天拆分他跑到通用航天,吞并格伦·马丁之后,他作为摩根代表,空降到这座原本格伦·马丁的工厂。
伦道夫点头,若有所思:“F-1是个庞然大物。”
约翰·亚德利,声音洪亮:“当然,教授!达拉斯有这个实力!”
亚德利补充道:“但这不是简单切换,先生。航天器对可靠性的要求高得吓人,我们需要非常谨慎。”
来达拉斯和休斯顿视察的这一趟,林燃充分感受到了阿美莉卡为什么在这个时空能完成登月。
大量的工厂、工程师、工人,繁复而完整的工业基础是他们能够完成登月的关键。
也感受到了达拉斯人对于本土的热爱,这可是六十年后他在纽约从来没感受过的。
阿美莉卡的堕落是如此迅速而又彻底,林燃心想。
同时最重要的就是门,林燃在达拉斯准备好了门,正当他准备回到红石基地静静等待着肯尼迪之死那天的到来。
在约翰·亚德利的办公室,对方突然给他来了一句:“教授,有人要刺杀肯尼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