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岁岁文学 > 大明:从充军登州开始 > 第二十四章 空印

第二十四章 空印

  第二十四章 空印 (第1/2页)
  
  胡守仁捏着兵部发来的文书,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晨光透过窗棂,照在文书末尾那个鲜红的"王朗"私印上,像一滩未干的血迹。
  
  "好个陈秋川。“胡千总冷笑一声,将文书掷于案上,”竟能走通京城的门路。“他眼中寒光闪烁,突然转向陆淮安:”陆书办,去把嘉靖二十九年至今的粮册都取来。"
  
  值房里,陆淮安将历年粮册分门别类。明代卫所账目管理极严,《诸司职掌》规定:每季由千总亲核,岁终造册送兵部。他特意抽出陈秋川经手的几本,在几个关键处夹了竹签。
  
  当然,这都是在胡守仁的提点之下完成的,比较这位千总能坐这个位子数年之久,也不是只凭每年的孝敬银子。
  
  "大人请看。“陆淮安指着嘉靖二十八年秋的账册。
  
  ”九月十五日,陈百户支取军粮二百石‘补给海防’,但当日《巡海日志》记载并无战事。"
  
  胡守仁眯起眼睛。明代军律,虚报军需满五十石即杖一百,流三千里。他翻到另一页:"这‘修缮营房’支取的一百二十石呢?"
  
  "下官查过工房记录。“陆淮安又呈上一本簿子,"当年只修补了三间仓廒,按例三十石足矣。"
  
  这些全是阳谋——账目是陈秋川亲笔所记,支取手续完整,只是经不起推敲。
  
  明代文官最擅从这类“合法不合理”的账目中找出破绽。
  
  三日后,恰逢山东都司派员巡查。胡守仁特意安排这位李佥事"偶然"看到那几本账册。
  
  "胡大人。"李佥事指着账册,意味深长,“这些账目...似乎不太妥当啊?”
  
  有道是不问及不查。
  
  按照官场规矩,上官既已点破,下属就必须追查。
  
  胡守仁当即拍案:"来人!请陈百户来解释账目!"
  
  当陈秋川被带到堂前时,李佥事已经用朱笔圈出十七处疑点。最致命的是嘉靖二十九年冬的记录——陈秋川以"抚恤士卒"为由支取八十石,但当年卫所并无伤亡。
  
  "下官...下官..."陈秋川额头冒汗。这些账目确实经他手,但当时胡千总都是默许的。如今若要辩解,便是攀咬上司,罪加一等。
  
  胡守仁深谙官场之道。他不上刑、不逼供,只是按《大明会典》要求陈秋川"说清钱粮去向"。明代查账最狠的就是这招——说不出具体用途的亏空,一律按贪墨论处。
  
  陈秋川仍在支支吾吾,现在证据确凿,纵然他一言不发,胡守仁照样能办他。
  
  “粮饷何用?"
  
  陈秋川硬着头皮道:"防倭"
  
  "可有联保?"
  
  这话一出,陈秋川更是无言以对。
  
  “差额何在?"
  
  他脑门上的汗水如雨点般落下。这些粮食,早就被他换成了银子,并将其中一半以上孝敬给了胡守仁。
  
  明代问案精妙处就在于此。不过三问,便坐实"虚冒"与"侵欺”两项大罪。李佥事当即朱批:“着革职候参”——这六个字按律要送都察院备案。
  
  胡守仁遂行文按察司,以“亏空军粮二百六十石”提请革职查办。
  
  陆淮安作为一个从京城来的官员,还贴心地在文书上注明:“该员曾托京官说项”,这便触了文官大忌——明代最恨武官结交朝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