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蜀汉的浪漫 (第2/2页)
不但成功稳定了后方,更是获得了大量的物资积累。
自刘关张马黄等名将陨落之后,疲敝的蜀国在他的治理下,终于是重新站了起来,国力蒸蒸日上。
是时候北伐了。
再不北伐,人心就要散了。
大汉如今看似国力蒸蒸日上,可内忧却是愈发深重。
益州本地大族,一直都未曾全心投效。
若是不北伐而是选择王业偏安,那这些益州大族们,必然会动摇,甚至倒向曹魏。
跟着先主来到益州的荆州集团,乃至于更远的从龙之臣们,更加迫切需要北伐。
若是不北伐选择偏安,这些人必然四散离去。
他们的理想与追求,就是北伐光复汉室。
不这么做,自然也就没有了留下来的必要。
所以无论输赢,北伐是一定要伐的。
至少能先将人心给聚拢起来。
可曹魏的实力~~~
天下十分,曹魏据其七啊!
想打赢,真的是太难了。
写好了《出师表》,诸葛丞相咳嗽了两声,吹干了墨迹,郑重的收起来,准备过几日上朝的时候,进给天子。
虽说天子称呼自己相父,可身为人臣的礼仪是绝对不能有逾越。
“丞相~”
离开书房,就见着了马谡在外等候。
对于这位荆州集团的年轻一代领军人物,诸葛丞相还是很看好的。
“幼常来了。”
诸葛丞相面露笑容“整好陪我饮上几杯~”
古代的酒水通常只有几度到十几度,很多时候都被当做饮料看待。
顿顿喝酒也是常事。
马谡的脸色,有些古怪。
“丞相。”
“城内新开了一家酒肆,不如去那里饮酒如何?”
“哦?”诸葛丞相面露疑惑之色,马幼常不是这等轻浮之人~
略作思索,他颔首点头。
“可。”
身为此时大汉的实权主宰,诸葛丞相若是要出行,必然是前呼后拥封街净道。
可如此以来,也就失去了意义。
在马谡的安排下,百十个兵丁,换上了常服一路护卫着马车,来到了位于城内最繁华之地。
“咦~”
这里靠近皇宫,诸葛丞相也是经常路过。
他下了马车之后,好奇看着不远处位于路口的一座大气的酒肆。
“这里~”
“这里之前是汉兴侯家的粮店。”马谡笑言解释“前些时日,有一巨富出重金购买下了这家粮店,将其改造成了酒肆。”
汉兴侯,说的是李恢。
是益州当地大族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他是以清廉博学著称,的确是个不贪的清官。
可李恢的不贪,是建立在自己家极为有钱的前提下。
他家是典型的门阀世家,当然是小型的,跟袁氏,杨氏那种没得比。
李恢祖上世代为官,连续七代人都是两千石以上的重臣!
要知道在大汉,两千石的俸禄,通常都是郡守起步。
那些什么三代人薪火相传的,还差得远。
像是这种七代人都当重臣的,才勉强有资格称呼一声门阀世家。
历史上曹魏灭蜀汉,记载是得户二十八万户,口九十四万。
这不是实际数字,而是类似于自耕农,小地主,城市手工业者等等这些。
还有很多人口,是依附在当地豪强,门阀世家为农奴奴婢,并未计算入内。
李恢的家族,就是其中之一。
“嗯~”
诸葛丞相不动声色,迈步向前“进去看看。”
他对益州地方大族,是压制与拉拢并用。
压制是因为诸葛丞相他们都是外来的,必须要压制当地土著。
拉拢则是为了这些大族所拥有的实力,要他们掏出实力来帮忙。
李恢之前就被诸葛丞相带着去了南中,还应功封侯。
虽说只是个亭侯,可亭侯也是侯~
一路进入了酒肆,第一眼就见着了广阔且明亮的厅堂。
这与以往那些,狭小又幽暗的截然不同。
厅堂深处是一处台子,四周还摆放着不少的漂亮鲜花。
外面则是十几张的桌子,此时已经坐满了人。
马谡带路来到了一张桌子前。
坐在那儿的人当即起身向着丞相行礼。
“是威公啊,坐坐。”
诸葛丞相招呼马谡与杨仪落座,一众身强体壮,目光警惕的军士们,则是分列四周。
诸葛丞相没问,因为他知道接下来的事情需要自己亲眼看,亲耳听。
很快就有伙计过来,端上来了茶水与小吃。
“这茶~”
看着眼前精美的瓷杯里,几片嫩绿的茶叶载起载浮,幽香扑鼻。
诸葛丞相大为惊讶“竟是可以这么煮的吗?”
“不是煮的。”马谡笑言“是用热水冲泡出来的~”
这时代喝茶的主流喝法,是要添加各种东西的。
什么葱姜蒜香料等等~
那味道真的是,一言难尽。
“丞相且观之~”
杨仪也是笑“此地,甚是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