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李云龙上门1 (第1/2页)
1938年11月27日栖凤县忠烈祠
因为已经有过几次经验了,安息仪式的准备工作很顺利,仅仅一天时间,便在忠烈祠举行了一次规模不小的“安息仪式”,礼兵、礼炮、国旗、新军装,陆海军大元帅像章,甚至还有暂二师师部出具的抗日英烈证书,当然了,在这之前暂二师便使用明码将士兵们的名字、部队信息发回了军政部,直言这些人已经在被俘后被日军折磨致死,要求给予抚恤,不管军政部的老爷们什么脸色,反正暂二师这边把该做的都做了。
稍后,山城那边的报纸上也会刊登这份烈士名单,如果军政部真的不作为没拿就不要怪王跃不给他们脸了,以东北军的名义慰问一下烈士家属不过分吧,条件合适再搞一个“接过烈士的枪”的活动,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不管什么时候都不会有错的。
两千多战俘也都被拉了出来,不管怎么说,也算是他们的战友,过来送一程是必须的,再说了,搞“安息仪式”的最大目的就是收这些战俘之心的,效果也是确实的好,一场仪式下来,所有的战俘都被感动得稀里哗啦的,回去以后便找到我方派出的人员请求加入暂二师。
“王老弟,这一次是哥哥看轻你了,易地而处,咱老李怕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李云龙一早便过来了,自然而然地被拉了过来出席安息仪式,虽然不是第一次看到暂二师的“安息仪式”,可还是被感动到了。
“这些人都是英雄,带他们回家是我们的责任,也就是现在条件不允许,不然的话,我会将他们每个人都送回老家,他们值得。”王跃同样有些伤感,213人所有的身份都确认了,可确认了和没确认区别不大,根本就找不到籍贯资料,很多人的部队都没有了,这就意味着这里边不少人的家人都不会知道他们在这里的。
“他们是幸运的,不像我们,这些年都是哪里牺牲埋哪里,好多人可能一辈子都找不到了。”李云龙想起这些年倒在自己面前的那些战友,也是感慨良多。
“他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他们的功绩永世长存!”王跃同样想起了很多,现在还有李云龙这些人记得那些战友,几十年后呢?还有谁会记得他们呢?就好像是丁不二的那个时代一样,毕竟不管什么坟头都挡不住推土机。
“我决定了,回去也给昨晚牺牲的战士们搞一个葬礼”李云龙这会儿非常坚定,虽然条件不好,可最基本的仪式还是要有的,不然可就太对不住同志们了。
“老李,我听说了,昨天晚上新一团的损失不小,放心,我一定会补偿你的。”王跃也是今天才知道,李云龙的新一团在阻击作战中损失了一百五十多人,负伤人数也有小一百人,绝对算是损失惨重了。
至于武器弹药的消耗也不少,特别是在对阵山崎支队的时候,新一团随身携带的弹药至少消耗了三分之二,甚至还有机枪枪管都打废了的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