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五章 西守东攻(一) (第1/2页)
蒙元政权退回到草原的第一站是上都城。虽然名为帝国的都城,但漠南草原的上都城远比不得汉地的大都,不仅面积狭小居民也只有一万余人,商号倒有十余家,但铁匠铺等手工作坊却不多。一下子从汉地涌回来上百万军民,使得上都城周边变得十分拥挤。城中的房舍只够皇室贵族和三品以上官员及其家眷居住,中低级官员及工匠平民只能城外搭帐篷,这使得草原上凭空出现了一座方圆几十里的帐篷城。所幸当下正是春夏之交,气侯十分温和,加之北撤过程中霹雳军并没有干扰,带回来了足够的粮草和生活必需物资,这使得大多数人重回草原的日子并不是太艰难。
真金继位后,在兀良合台和姚枢等人的支持下迅速稳固了权力。他先是以雷霆手段解决阿合马的色目人团伙,既剪除了政敌立了威,又消除了内部对贪腐的不满,找到了失败的宣泄口,还解决了迫在眉睫的财政危机。要说以阿合马为首的这些财税官员实在太贪了,他们借着忽必烈的宠信,肆无忌惮地往自己腰包里捞钱,个个富可敌国。从他们的家里抄出的金银资财甚至超过了帝国的年税收,这使得蒙元高层之中悄悄流传着:“阿合马跌倒,真金吃饱”的说法。
除了清洗与自己不和的政敌外,真金继续重用父亲留下的旧臣和将领如阿术、安童、奥鲁赤和塔出,也提拔重用了不少新人。为了奖励跟随到草原上的汉人,他既提拔了郭守敬这种技术官员,也提拔了郭侃这种精于征战的军将。郭侃乃大唐身名将郭子仪后裔,幼年被丞相史天泽收为养子,他年少勇武,二十岁时就封百户,后因率军打败金军而立下功勋,先后晋升总把、千户。在蒙哥任大汗时,他跟随宗王旭烈兀西征,并参与攻破了巴格达、阿拉伯、埃及、西欧等诸国众多城池,扬名在外。回到汉地之后,其因随军攻克襄阳之功,郭侃被忽必烈擢升为万户。
只有解决了内忧才能应对外患。在漠西,海都纠结的窝阔台、察合台、钦察三个汗国的联军声势浩大。数场激烈战事之后,那木罕和安童麾下已剩下三万余骑,战马也损失过半,而联军人数仍有十万以上。兵力如此悬殊,让两人不得不放弃了可敦城,往哈拉和林退去。海都那里肯放弃,率军在后紧追不舍。哈拉和林是蒙古帝国的龙兴之地,对两方来说都有特殊的政治意义。真金政权如果失去哈拉和林,不仅意味着失去大片领土,更意味着失去与霹雳军讨价还价的筹码。海都拿下哈拉和林,则意味着可以居高临下之势,随时袭击漠南草原和辽东。
屋漏偏逢连夜雨, 河西走廊宗王昔里吉反叛了。昔里结是蒙哥大汗之子,河西走廊是其封地。他本就对汗位落入忽必烈系耿耿于怀,只是苦于实力不济,加之察合台汗国一直对河西走廊觊觎之心,故不得不屈从于大都政权。蒙元政权在霹雳军的压力下不得不决定西迁,这个本是极少数高层才知道的秘密,不知通过什么渠道传到了昔里吉耳中,让他勃然大怒。在其看来,忽必烈和真金本就是篡位,如今退出汉地便算了,居然还要退出草原,甚至还要将自己封地交给霹雳军。在海都派出使者的游说之下,他当即加入了海都阵营。
昔里吉的游骑,与驻扎在陇右的董虎第四军发生过多次小规模战事,知道霹雳军不好对付。昔里吉要对付蒙元政权,自然不敢经过陇右和六盘山等霹雳军控制区,而是兵分两路。他派一支偏师与海都会师,以合攻哈拉和林,自己则率主力前往河套平原,攻打奥鲁赤部。双方虽然人数差不多,皆为四万余骑,但昔里吉军在战马上有着明显的优势。河西走廊盛产良马,河湟谷地更有着青海骢这种名驹,还可以从西域购买优良马种。倚仗战马的优势,昔里结甫一开战,便打得奥鲁赤节节败退。优良的西域战马数量不足,也是安童和那木罕被海都摁着打的重要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