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九章 萌生退意 (第2/2页)
第二件大事是数万黑人进攻新云南的事件。受中华文明的催化,黑人大陆南部的土著部落迅速进化为一个庞大的帝国——津巴布韦帝国,并频繁侵扰新云南的屯垦地。他们对新云南的大规模进攻虽然被挫败,其帝国也因此解体,但西洋总督廖泥鳅却在返航霍尔木斯的途中遭遇海难身死。帝国只得紧急派了第五军副司令夏小根前去接任其位。其余的大事包括:八莫的土司对帝国改土归流政策不满,杀了州县官员举兵反叛;江南西路的白莲教余众数万人暴起发难,一度占据了数个县城;松州北部草原的寺僧煽动蕃区牧民叛乱,尽焚孔子学院,杀害官员和商人;播州和广南西路交界处的乌蛮部族劫杀过路客商引发的哗变。
在巡狩的过程中,欧阳轩便收到了这些事情的报告——时间滞后了数月至半年之久。眼见没有了自己,帝国的运行也十分顺畅,他心中十分欣慰,也萌生了退隐之意。这三十年来,他不仅完成了驱逐鞑虏光复中原的誓言,重现并超越了汉唐的荣光,还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只要后继者不昏招迭出,不连续出现重大失误,帝国将会长期保持繁荣。更何况岁月不饶人,他虽然身体尚属健康,但毕竟是年近六旬之人,精力实难应付帝国繁杂的事务,是该到归隐歇息的时间了。故一回到扬州,他便向帝国议会和元老院提出辞去元首的职务。
议会和元老院没有同意欧阳轩的请辞,其理由也十分充足。一是十年一届的任期欧阳轩并没有任满,尚余三年。即便任满,也可以连选连任。二是欧阳轩身体尚可,年龄在高层之中也不是最大,年长的如李爽、余柱、黄大根、张珏、唐顺等人,两只手都数不过来。三是帝国事业虽然蒸蒸日上,却远未到高枕无忧的时候,作为帝国创建者和精神领袖,他仍应留在元首之位上,继续夯实帝国繁荣的基础。对于议会和元老院的劝留,欧阳轩虽没有解释,却仍决定将手中事务逐一交接后,便和杨嫣归隐山林。
两个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欧阳轩的计划。第一个是唐顺的病逝。唐顺有一子叫唐安,是帝国最大的兵工厂——金陵兵工厂的负责人,被议会查出不仅贪污受贿,还私自将军火卖给伊尔汗国,引发了马木鲁克埃及、拜占廷诸国的抗议,打破了该区域的战略平衡。唐顺身子骨并不好,加之年过七旬,那里受得了这个打击,气病交加之下几日便去世了。作为主管教育文化的副总理,唐顺对判处唐安死刑并没有意见,而是深感家门耻辱,深感自己的失败。
唐顺的丧事刚完,李爽便病倒了。帝国事务繁重加之他性格疾恶如仇,操劳和长年的负面情绪积累让他患上了不治之症。在病榻前,两人拉着手泪流潸潸。李爽用微弱的声音告诉欧阳轩,此生他并无憾事,只是希望帝国能万世传承,永久昌盛。李爽的临终之言,让欧阳轩沉思不语。正如“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和“王权没有永恒”一样,帝国最终也会走向衰败。可唯有尽到努力,尽量让帝国维持更长的繁荣期,才对得起出生入死的战友,才对得起天下苍生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