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真传弟子 (第2/2页)
李书尘毫不犹豫,急忙双膝跪地,面对白沐风掌门,三跪九叩,咚咚作响,口中道:“弟子愿意!”
白沐风思索片刻,道:“此乃我大玄门数十年一次的幸事,若在平日,当邀请至交好友,举行大典,赐名定序。然而此非常时期,刻不容缓,一切从简,这便是衍术下卷,你且收好,速速研习。”说罢,一枚玉简自银芒戒中飞出,在灵力牵引下,缓缓向李书尘飞来。
李书尘心头一凛,站起身,持玉简退后两步,向白沐风与宋清风两人深深鞠躬作揖。口中说道:“多蒙二位师长指点,弟子定当不负重望。”
白沐风微微颔首,欣慰道:“书尘,事情紧急,就在此参悟吧,我与师兄为你护法。我钻研衍术也有数年,颇有些心得,若有困顿之处也能为你解惑。”
李书尘大喜:“有二位师长协助,若有难题,定能迎刃而解。”
三人计议已罢,虽觉前途多艰,但既有了谋划,便觉宽怀。
李书尘盘腿坐下,将玉简贴近额头,依样画瓢,像衍术上卷一样远转法门,下卷精义缓缓印入脑海。衍术下卷,内容更为博大精深。好在李书尘一日一夜精心修炼终有收获,推演之法已极为熟练,更兼在实战中使用衍术生死搏杀,自然体会更深。虽然法门十分繁琐,但也能从中找寻到一丝丝脉络,沉浸其中,不一会儿便进入物我两忘之境。
同样的武技,运用下卷衍术推演更为顺畅,也能达到更深的层次和境界。昨晚,入门武学“抱玉拳”推演出的后三式,威力远胜前十式,显然已达到黄阶武学的层次。而采用衍术下卷之法推演,似乎还能再上层楼。
李书尘试着推演,果然顺畅无比。不一会儿,抱玉拳便又推演出后几式来,虽然灵力全无,但他自己也是心惊,只感觉这武技精妙异常。
白沐风眼前一亮,脱口而出:“书尘,你这衍术下卷似乎已略窥门径?”
李书尘兴奋不已,口中不住叫道:“原来如此,想来这衍术下卷,演化之力惊人,竟可将武学推演至更高品阶!”。
白沐风微微点头,赞同道:“昔日,冰心诀据说乃是地阶武学,但自祖师逝后,便无一人能修炼而成,我也是在初通衍术下卷后,才勉强将其修炼至玄阶。看来,这衍术下卷的推演之道,深不可测,仅初通皮毛,便可提升武学到如此境界。”
宋清风笑道:“你们师徒二人讨论到精深奥妙之处,我却一窍不通,时日不早,看来我还是回去处理门内事务吧,若久不露面,众弟子恐怕多有担心了。”
望着窗外,此时已到朗月星稀之时,三人哈哈大笑。
白沐风笑道:“今日天色已晚,书尘也是十分疲惫,可回去稍事休息,明日前来飞云阁,你我师徒二人再细细钻研。”
李书尘口中应道:”弟子遵命。”便向二位师长行礼,回转下山而去。
这一日,只觉得人生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即便躺在床上,也不由地细细琢磨衍术的逐字逐句,心潮澎湃,只到倦意袭来,才沉沉睡去。
一夜无话。
晨钟初鸣,李书尘便早早起身,疾向飞云阁走来。
路过杂役房的偏厅,在自己十多年日日卖力干活的场所,却见到数十名弟子正在排队领用物资,吴秋风长老依然端坐正中,双目微睁,不苟言笑,心事重重。
田义带着一众杂役,正核对物料清单,按需逐项发放给每名下山的弟子。弟子们交头接耳,若在平日,定然热闹非凡,只是今日,增添了一股莫名凄凉的意味。
李书尘一惊,心想:“遣散门下弟子,竟如此之迅速,今日大伙便要远行吗?”
正在观望,忽然人群中张定月熟悉的声音响起:“拜见掌门师弟!”只见张定月双手作揖,正躬身向李书尘行礼。
众人纷纷转身行礼,大厅内“拜见师掌门师兄(弟)”等声音起此彼伏。就连吴秋风半闭的眼睛也睁圆,起身向李书尘走来。
不一会,原先乱哄哄的偏厅竟然变得鸦雀无声。李书尘恍然大悟:自己成为掌门真传弟子的消息,昨夜便已传遍宗门了。
心中百感交集,定了定神,面向众人,双手虚抬,口中说道:“众位师兄弟免礼”。虽然没半分灵力,但静静的众人也听得十分清楚。
于是众人又纷纷还礼。吴秋风上前,向李书尘说道:“可是前往飞云阁面见掌门师兄?”
李书尘不敢怠慢,口中应道:“正是。”
吴秋风长叹一口气,说道:“过了今日,门中将冷冷清清,除了我等十数位老人,众弟子和杂役皆遣下山,三载不得相见。若有交好之人,今日便道个别吧。”
李书尘心中也是黯然,口中称是。随后便与张定月、董生月等平日关系较好的弟子,闲话离别愁绪。直至众人领完物资,三三两两星散而去,李书尘才步履沉重,登临飞云阁。
飞云阁内室,李书尘与师尊白沐风见礼后,面对面端坐,细细研讨修习心得。在白沐风的倾心指点下,李书尘进步迅速,衍术推演愈发得心应手,渐入佳境。
短短一盏茶的时间,李书尘已将自己所学所有基础入门武学全部推演至极境,但毕竟入门武学潜力有限,经白掌门鉴定后,只有抱玉拳、紫光剑等廖廖几门武学可推演到黄阶上品,其余最高也只是黄阶中品。
只见室内风声连连,李书尘出招迅如闪电,精彩纷呈,即使毫无灵力,外人看来也是十分心惊。
李书尘心下猜测,若早些掌握这些威力惊人的武技,纵然毫无灵力,若再对上赫连木,也不会像上次那样狼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