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实行科举的条件还不成熟 (第2/2页)
“经过数轮考试层层筛选出来的进士肯定是当世最顶尖的那一小撮天才,塞到各个衙门从基层做起,锻炼个几十年肯定就是合格的官员了,您说呢?”
轰……
诸葛亮脑中宛如天雷炸响,被震的脑瓜子嗡嗡的瞬间愣在原地。
对啊,这么好的办法他怎么没想到呢?
这种数轮筛选的办法简直是为朝廷选拔人才量身打造的啊,表面上看,从全国各地大范围选拔需要动用太多的人力物力,耗时又费力。
但账不是这么算的,朝廷做事是以人为本的,任何时候都要优先考虑人这个因素。
朝廷若真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人才自然就会为了考试努力奋斗而不会整天想着怎么提刀乱砍跟朝廷对着干了。
将这群既有创造力又有破坏力的寒门子弟的注意力吸引到考试上,总比让他们精力无处释放,整天想着造反强吧。
也就是说,考试既是朝廷选拔官员的方式,也是排泄朝廷不稳定因素的通道,若真推行开来,绝对能打破士族对教育乃至官场的垄断,彻底达到阶层自由流通的目的。
这简直是维护朝廷稳定的神器啊。
想到推广考试的好处,诸葛亮激动的大拇指猛一哆嗦,竟将手中羽扇的扇柄给摁断了,摁断了……
扇柄折断的声音惊醒了失神的诸葛亮,诸葛亮狠狠甩了几下脑袋,驱散脑中杂念迫不及待的问道:“想不到你不但践行了考试,连考试流程都想好了,快跟我说说具体计划,咱俩再完善一下。”
看着激动的脸上褶子都在哆嗦的诸葛亮,关兴摊手道:“军师,这事您就甭想了,眼下根本实现不了。”
诸葛亮摇头道:“你先跟我说说考试的具体流程,再说无法实现的原因。”
他现在只想知道考试的具体操作办法,至于关兴说的无法实现的原因,暂时没兴趣知道。
因为他觉得关兴做不到不代表自己做不到,只要刘备愿意用考试取代察举制,自己就肯定能做到。
在这点上,多智近妖的诸葛丞相对自己和刘备都有着迷一样的自信。
关兴无奈只能从童生开始讲起,讲学子怎么报名,官府怎么设置考场,怎么出题怎么监考怎么阅卷,怎么选拔进入下一轮,怎么糊名防止作弊,怎么考中进士怎么放榜,怎么参加殿试让天子面试,甚至连状元榜眼探花等前三名的三甲称号都说了出来。
诸葛亮听的脑瓜子嗡嗡的,听完无比震惊的发现这套流程竟然如此完善,完善的以他的能力都挑不出半点毛病。
这绝对不是关兴想出来的,而是需要不断出错不断修改不断检验,需要经过长时间验证的优秀制度。
没有不断出错试错,没有经过时间检验绝不可能这么完善,再聪明的人也不可能将这种优秀制度在推行过程中所遇到的错误和变数全部考虑到,同时给出近乎完美的解决方案,关兴不行,他诸葛亮同样不行,甚至那些名传千古的圣贤也不行。
那么问题来了,关兴是从哪里弄到这套完善流程的,这么完善的东西又为何要说干不成?
想到这些诸葛亮看向关兴的眼神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