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6章 外资想控制青山的泉水资源 (第1/2页)
主抓经济的廖永刚,在单位热情接待外商,这是很正常的。
随着经济春风的劲吹,国内很多科技含量不高的企业遭受重创,纷纷倒闭破产重组,或者被收购。
这也算是经济时代的大势所趋了。
毕竟国内的技术产能都落后,还真没法和质优价廉的外国产品相比。
因此当崔向东听老方随口说,廖永刚接待的外商,是收购第二榨油厂时,并没有在意。
下一秒——
屈指弹烟灰的崔向东,动作停顿。
抬头看着方临瑜:“你说的这个第二榨油厂,是不是长阴县的那个?”
对。
青山地区原本有三家榨油厂。
其中的第一和第三榨油厂,原先是在老城区内外的。
后因城市扩建、环境污染等问题,都搬迁到了其它城市。
唯有第二榨油厂在青山西边的长阴县,因距离较远,更是当地的大型企业之一,没有搬迁。
不过。
因技术差劲,人员臃肿,厂领导层“精通吃喝”等原因,搞的厂子乌烟瘴气的。
去年就启动了破产重组的程序。
苑婉芝还为了这件事,专门往那边跑了几趟。
崔向东能关注第二榨油厂——
皆因这个单位的主产品,就是豆制品!
前世。
崔向东对这个远离市区的榨油厂,没啥印象。
今生。
早在几个月之前,他就已经围绕着大豆展开了布局。
为避免会被外资察觉,崔向东只吩咐老楼修建仓库,无底线的收购大豆。
却没把这件事,告诉苑婉芝和方临瑜。
暗地里。
崔向东却给大河县的张泽国打过电话,让他把第二榨油厂拿下来!
长阴县是青山张家的老家,在当地有着很深的影响力。
崔向东不想让娇子直接插手其间,才决定借助张家的手,来配合他打一场大豆战。
对于崔向东的吩咐,张泽国乃至背后的张家,自然全力以赴。
不过——
第二榨油厂的职工居多,历史原因很杂,关键背负了天大的外债。
别说是张家了,就算换成崔向东,要想在短短几个月内搞定榨油厂,那也是相当困难的。
特意了解过这些的崔向东,并不是太着急。
却没想到今天看到的两个外商,就是和第二榨油厂有关的。
“嗯?”
端起茶杯的老方,愣了下。
问崔向东:“怎么,你特意关注过第二榨油厂?”
崔向东不答反问:“那两个外商,是来自老美的美A,还是美邦或者美嘉?”
全球四大粮商,老美占了三个。
另外一个则是高卢的路易。
“那个白人叫希勒,来自美邦。”
听崔向东这样说后,老方立即意识到了什么。
崔向东又问:“你参加廖市主导的会议了吧?具体内容,都是有哪些?”
半小时后。
崔向东一边吃饭,一边听老方给他讲述了某个会的具体内容。
在本次会议上,简单讨论了两件事。
一。
美邦旗下的亚邦贸易副总希勒,是由青山招商局的副局长上官秀红,从印国请来的。
印国一定比例的大米,是由亚邦给控制的。
大米种子、农药、灭草剂啥的,都是由亚邦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定点出售。
亚邦提供的种子,产量高,抗风性能强。
尤其是灭草剂打上后,水稻啥事也没有,只灭杂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