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岁岁文学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242章 水晶宫博览会

第242章 水晶宫博览会

  第242章 水晶宫博览会 (第2/2页)
  
  张明远说道:
  
  “苏翰林说,这些都是京师铁厂生产的炮钢,也就是用来铸炮的钢材。”
  
  张纯摸着钢铁的支柱,忍不住问道:
  
  “这岂不是要花不少钱?而且用炮钢会不会太浪费了?”
  
  张明远笑着说道:
  
  “大郎你不知道,京师那些铁厂一天能产多少铁!”
  
  “钢材的价格早就被打下来了,这根钢柱可要比同样的木头柱子还便宜!”
  
  张明远又说道:
  
  “这钢柱可是工部的老爷们算过的,说是要承重就必须要用炮钢,就连这展厅都是老爷们算了又算,用的也是最新的构造。”
  
  张纯看了一眼,这座展厅确实和传统建筑风格完全不同,所以看起来也更加空旷。
  
  张明远又说道:
  
  “下次你再去我们房山县看看,现在房山县的煤矿,都已经用上了铁制的轨道,一匹马可以拉三辆矿车,运煤成本还不及从前的零头!”
  
  “博览会用的钢材,都是工部营缮司的库存钢材,这些钢材原本是准备铸炮的。”
  
  “与其放在库房里生锈,还不如用在这里。”
  
  张纯摸着钢柱,心中涌起了一丝奇怪的感觉。
  
  原本用来铸炮的钢材,成了这座神奇建筑的骨架,撑起五彩的玻璃。
  
  这个时代的变化之快,已经彻底超过了他的想象。
  
  张明远看着玻璃穹顶,内心也十分激动,房山的玻璃窑厂火了,京师达官贵人也纷纷下单,订购各种颜色的彩色玻璃。
  
  甚至不仅仅是京师,各地商人也都来到房山玻璃窑厂,订购各种彩色玻璃。
  
  仅仅是玻璃窑厂上月的商税,就抵得上整个房山县三个月的田税了!
  
  这样下去,今年房山县就要异军突起,成为京畿地区的纳税第一县了!
  
  县令大老爷不仅仅私人掏腰包奖励了张明远,还向吏部和顺天府衙门都写了褒奖信,按照最新的吏员制度,今年张明远的考察就是优等。
  
  只需要三年优等,张明远就可以晋升了。
  
  张纯这时候又发现,这钢柱是嵌入一个石制“地基”中的。
  
  张明远说道:
  
  “大郎,这柱子是水泥,也是在房山县窑厂里烧出来的。遇水则化,风干成石,也是苏翰林的妙方。”
  
  张纯似懂非懂摇头,一行人刚走出主展厅,张纯又见一群人抬着古怪的机器进入展馆。
  
  “十三郎,这些是什么?”
  
  张明远立刻说道:
  
  “这些都是展出的机器。”
  
  “机器,机器有什么好展出的?”
  
  张明远摸着头说道:
  
  “我也不知道,但是听说这机器叫做缫丝机。”
  
  “这是制作丝绸的?”
  
  张明远点头说道:“听说这种机器可厉害了,煮茧、缫丝、复摇、编丝都可以在这么一台机器上完成,只要几个工人就能完成几十户养蚕户缫丝。”
  
  “那边展厅里除了缫丝机,还有棉布纺纱机,滚筒梳毛机,这些机器都是铁质的。”
  
  “铁质的?为什么不用木质?”
  
  张纯是见过纺织机的,他幼年读书的钱,就是母亲用纺车一匹一匹的织出来的。
  
  但是这些巨大的钢铁机器,和他童年见过的纺车完全不一样。
  
  张明远说道:
  
  “木质的容易坏啊,以前的钢铁价格太高了,但是现在价格已经下来了,还是用钢铁的更方便。”
  
  张纯问道:
  
  “这些也是官办的工坊?”
  
  张明远摇头说道:“这些可都是民办的工坊,那台滚筒梳毛机,就是之前得华阳奖的工匠周金亮,他所创办的工坊生产的。这是第二代产品了,现在关键的零件都已经是铁质的了,比以往更稳定。”
  
  “而且他们的工坊还可以单独出售维修的零件,维修起来比以往更加方便了。”
  
  张明远对这些新技术也很感兴趣,在协助建造博览会展馆的时候,他也和这些参展的工坊主和匠人闲聊。
  
  他最近就看中了最新的棉纺机,这台机器可以从棉花轧棉去籽,到纺纱成线全部都在一台机器上完成。
  
  唯一麻烦的地方,就是需要稳定的动力。
  
  房山水资源也丰富,拥有稳定的水流,可以用水力来驱动。
  
  京师附近也有不小的棉花种植产区,而京师漕运也有支流通往房山,如果利用这些资源来制作棉布,成本说不定要比松江府的棉布还低。
  
  如果真的能在北方制造出更便宜的棉布,那京师百姓自然会选择北方的棉布。
  
  等从展馆出来,张纯发现这展馆其实根本就不大。
  
  主体建筑也就是隔壁楞严寺大雄宝殿大小。
  
  整个展馆甚至还不如隔壁楞严寺的僧舍大。
  
  可能是因为用了玻璃外墙,给人一种宏大的感觉。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展馆给张纯等人带来的震撼。
  
  铁为骨,玻璃穹顶。
  
  这两样东西,能铸炮的好钢,在几年前还是稀缺事物,先帝朝的时候抗倭的明军将领们,还在抱怨火器的钢材质量不过关。
  
  可现在能铸炮的钢材,都用来建造展馆立柱了。
  
  而去年还被当做西方奢侈品的玻璃,已经成了造房子的常用材料。
  
  仅仅是房山县的玻璃窑厂,苏泽帮着他们拉了一笔东宫的投资,厂房扩建之后,产量也已经提升到了一天一百方玻璃。
  
  ——
  
  次日,四月十八日。
  
  “号外号外!水晶宫博览会月底开幕!”
  
  水晶宫的说法,还是京师的报童们在贩卖的时候,给博览会展馆起的名字。
  
  但是很快,京师的百姓也开始用水晶宫来称呼展馆。
  
  进而就连报纸上,都开始用水晶宫这个名字。
  
  范宽风尘仆仆的走下马车,他是从直沽匆忙赶回京师的,就是为了参观月底开幕水晶宫博览会。
  
  而范宽的身份,也是今非昔比了。
  
  原本他只是范氏旁支的山人,靠着在京师做政治掮客,为范氏谋取利益。
  
  现在他是四大报之一的《商报》主编,一篇文章就能引起市场剧烈变化的大人物。
  
  《商报》的利润,在大同范氏诸多产业中是靠后的,但是现在就算赔本,大同范氏也会坚决的将《商报》办下去。
  
  不过范宽提前来京,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事情。
  
  这次博览会的机会,山西籍的商人都要来京,范宽准备办一件大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