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岁岁文学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318章 必须要出重拳!

第318章 必须要出重拳!

  第318章 必须要出重拳! (第1/2页)
  
  !
  
  ——【模拟开始】——
  
  《请派御史清查京营弊政疏》送到内阁,阁臣对于派遣御史大规模清查京营达成共识,却对如何处理京营产生分歧。
  
  张居正表示赞同,赵贞吉反对裁减京营,票拟反对你的奏疏。
  
  阁臣也达不成统一意见,隆庆皇帝也担心造成混乱,留中了你的奏疏。
  
  ——【模拟结束】——
  
  【剩余威望:1150。】
  
  【若要完全通过你的奏疏,需要支付200点威望值,是否支付?】
  
  只需要200点?
  
  苏泽也没想到竟然只要200点威望值?苏泽还以为这次需要的威望点很多呢。
  
  看来朝中支持清查京营的力量也很大啊。
  
  每年虚耗这么多的开支,朝堂上早有不满。
  
  苏泽选择了“是”,接下来就看系统了。
  
  【威望点已扣除,剩余威望点:950点。请尽快在现实中完成上书。】
  
  苏泽放下【手提式大明朝廷】,果然政治上最容易解决的,就是问题本身。
  
  而问题之所以拖着难解,往往是因为政治背后的斗争。
  
  京营裁减制造出来的利益太大,阁臣们争的,其实是这笔省下来的银元。
  
  要知道,三大营七十八卫所每年支出的漕粮高达二百万石,按照现在的粮食价格,一石米在京师的售价是一银元,这就是足足二百万银元的开支。
  
  就算是砍掉一半,那也是一百万银元的开支。
  
  如果能多出这笔银元,朝堂就能办很多大事了。
  
  而苏泽从武监开始布局,终于到了这一步,这笔银元他早就已经计划好了用处。
  
  ——
  
  苏泽的这份奏疏送到了内阁,果然引起了争议。
  
  张居正是最支持苏泽的奏疏,支持将派遣御史清军,重新核定京营人数的,在按照最后京营的人数发放军饷,裁掉吃空饷的京营预算。
  
  这是最能节省朝廷开支的办法,可以解决财政紧张的问题。
  
  赵贞吉是最反对的。
  
  赵贞吉分管军事。
  
  赵贞吉认为处置京营是应该的,但是他反对苏泽这种一刀切裁撤京营。
  
  赵贞吉认为维系京营存在是必须的,等清查完毕再募兵就是了,而不是和苏泽所奏那样,直接砍掉京营的编制,只保留真正在册的士兵。
  
  高拱对于两边的意见都不置可否,但是他也不愿意让户部独吞这笔预算。
  
  从隆庆四年以来,户部在编纂完毕《隆庆会计录》后,部权日益膨胀。
  
  作为次辅的高拱,也感受到了张居正的威胁。
  
  如果户部多了一百万银元的预算,那张居正的权力又要膨胀到什么地步?
  
  于是这份奏疏送入宫中,请求皇帝裁断。
  
  ——
  
  皇宫中。
  
  果不其然,苏泽的上疏又让皇帝犯了愁。
  
  和内阁的争议不同,皇帝的顾虑还是京师的稳定。
  
  总而言之,隆庆皇帝登基五年了。
  
  如果他刚登基,苏泽上这份奏疏,他立刻就会全力支持苏泽,整顿京营。
  
  如果是登基第二年,隆庆皇帝大概会犹豫一下,然后有保留的支持苏泽,派人调查情况再决定。
  
  但是现在是他登基第五年,大明朝这几年风调雨顺,财政也没有紧张到需要对京营下手的地步。
  
  皇帝刚开始痛恨京营的贪腐,但是现在他更怕处理京营闹出事情来。
  
  任何一家公司,都会花钱养着一些不干活的刺头,这倒不是没办法裁他们,而是上层没有动力去和这帮刺头斗智斗勇。
  
  反正朝廷养着京营也不是一年两年了,百年都养下来了。
  
  隆庆皇帝看向司礼监三人,问道:“司礼监怎么看?”
  
  李芳和陈洪都沉默了。
  
  李芳是保守,他也和皇帝一样,认为财政没有紧张到需要裁撤京营的时候。
  
  陈洪则是事不关己,裁撤京营省下的是国库的银子,和他执掌的内帑毫无关系,他对于军事也不懂,所以也不准备发表意见。
  
  面对隆庆皇帝的目光,冯保最后还是说道:
  
  “此等军务,陛下应该和勋臣商议。”
  
  隆庆皇帝想了想,也赞同点头,问一下勋贵的意见也好,只要勋贵反对,那正好借此拒绝苏泽的建议。
  
  冯保领了旨意,去召勋贵入宫,他走出御书房后,就对身边一个亲信小太监说道:
  
  “你去内阁将这纸条带给张阁老。”
  
  小太监拿着纸条离开,冯保叹息一声。
  
  如果按照他的本意,他也不愿意掺和这件事。
  
  但是从今年开始,李芳越发老了。
  
  这位司礼监掌印太监也已经萌生退意,想要出宫养老了。
  
  冯保要和陈洪争夺司礼监掌印,就需要拉拢一切力量。
  
  内阁无法影响司礼监的人事,但是阁臣是可以的。
  
  内阁成员都是皇帝亲近的人,司礼监掌印一旦出缺,皇帝肯定是要考虑阁臣们的私下意见的。
  
  所以从年后开始,冯保和张居正的暗中联系越来越多。
  
  而这一次,从兵部委派武监生去京营挂职开始,张居正就暗中联络了冯保,请他在关键时刻帮忙。
  
  冯保也不知道张居正为什么有把握,能让勋贵支持裁减京营,但是自己已经帮了忙,算是完成了张居正的请求。
  
  而且这次自己帮忙,也算是卖了苏泽一个人情。
  
  ——
  
  勋臣的态度也出乎皇帝的意料。
  
  这一次勋臣站在了苏泽这边,支持派遣御史清查京营,裁减京营的编制。
  
  隆庆皇帝看向勋臣们,他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勋臣会支持裁减京营。
  
  但勋臣的态度如此一致,皇帝也没有什么犹豫了,他下旨同意了苏泽的奏疏,先从宣大和直沽密令军队入京,然后就派遣御史去京营清军。
  
  事情已经发生,那大明朝廷这台机器就要全力运转起来。
  
  为了保密,入宫的勋臣全部值戍皇宫内,内阁也留在宫中过夜,皇宫封锁进入紧急状态。
  
  皇帝又令巡捕营接管城门,禁止京畿的军事调动。
  
  等到宣大的军队抵达京郊后,皇帝就会正式下旨,命令御史去京营清查。
  
  众勋贵来到皇宫值戍的班房,定国公徐文壁看了一眼成国公朱时泰。
  
  刚刚就是朱时泰向皇帝坚决表态,支持苏泽的奏疏,这才压制住了勋臣中反对的声音。
  
  除了朱时泰外,徐文壁又看向刚复爵的诚意伯刘世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