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雍正教导弘历 (第2/2页)
在他看来,雍正应该是因为几十年夺嫡生活,心里缺乏安全感。
所以,雍正习惯性自我反省和剖析,还主动与人分析自己,失去理智时,会将政敌的危害性夸大化,恢复理智后,又容易想跟自己政敌摆事实讲道理。
反而历史上的乾隆,心态出奇的稳定,从不内耗。
什么王亶望案、尹嘉铨案,说杀就杀,说抄就抄,毫不怕诋毁。
征讨缅甸一战打得不好,也没有多愧悔。
或许,这也是乾隆是诸皇帝中最长寿的原因。
弘历不希望雍正一直陷入内耗,而荒废了政务,故而只笑着说:“您才发现啊,不过,这也不能怪您,八叔当时的确不该混淆真相,在汗玛法都说出来谁接大位后,还觊觎窥窃。”
雍正颔首。
现在的他心情不错,恢复了理智,也就是为了引导弘历,便很大度地说:“但朕如今是天子啊,得有不一样的胸襟。”
弘历笑了笑:“都说八叔是贤王,但在儿臣看来,汗阿玛您也贤,是贤君!”
雍正晒然一笑:“朕倒是欲作贤君,但朕贤明,是为能做事,贤而不能,就不好了。”
雍正说着就拍了拍弘历的肩膀:“所以,弘历,你要记住,贤是为能,否则所谓贤德便没有意义。”
弘历颔首。
雍正不禁起身叉腰,很享受这种教子时带来的爽感,而也就继续感慨说:“你八叔贤在收买人心就不好,所以你汗玛法没有选他,但如果他有所反省,既贤且能,朕倒是乐于他继续做个贤王,与他善始善终下去。”
弘历微微一笑,他不知道胤禩会怎么选。
但他听得出来,雍正会怎么对付胤禩,很大程度也在于胤禩自己怎么选择。
或许对于雍正这种锐意革新的政治家而言,真正让他对老八老九痛下杀手的原因,当不是私仇旧怨。
毕竟,雍正是连曾静都会不杀的人,也未尝真的没有容忍老八老九的心。
“朕已给你选了新的儒学老师,是大儒朱轼!”
“朕已下旨让他在懋勤殿设讲坛,你从待会就去懋勤殿,向他行拜师礼,以后每日上午在请安与祭拜大行皇帝后,就去懋勤殿跟着朱先生学汉学,弘昼则在上书房读书,由原来的王府老师教。”
“但下午,你们都跟着你十六叔学火器、跟着二十一叔学骑射。”
“晚上,由你十三叔于上书房单独教你兵法韬略、满蒙诸语以及其西学等杂学,不让朱轼和你十三叔教弘昼,是他学业进度不及你,以免有揠苗助长之弊。”
雍正说起对弘历和弘昼两同龄阿哥的学业安排来。
而让弘历不得不承认的是,雍正做事是真的雷厉风行,他才放一天假,就给他安排好了老师,要让他继续上学,还给他加了比弘昼更多的课程。
弘历对此自然口称遵旨谢恩,同时暗叹当清朝皇子的确要学很多内容。
他对朱轼有所耳闻,知道这人不仅仅是程朱理学的大儒,还是一位实干家,以庶吉士身份从知县一路做到巡抚,再到都察院左都御史。
此人后来还被雍正升任《圣祖实录》总裁官。
可见,雍正让这样的人当他进一步学习汉学的老师,不是要真教他做一个学问上的大家,是要教他实政能力与如何统御万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