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馈赠佐领,成大旗主! (第1/2页)
弘历此时此刻,看出了老十四眼中的迷茫。
但他清楚,老十四虽然权欲也很重,但是个志在开疆辟土的好战分子。
他和康熙最大的共同点就是,恨不能立即灭了时刻在西北挑衅的准噶尔。
当然!
这也是老十四和弘历的共同点。
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
弘历也就继续他一直在老十四面前进行的画饼之举,说:“您说的是,但以侄儿看,这《京师新报》也很可能会成为将来平准的助力。”
老十四听后眉头一展,随和又呵呵一笑:“你还不如说,新政会成为平准的助力!”
“难道不是吗?”
弘历干脆反问了老十四一句。
老十四沉下了脸:“但若不是你弘历,这新政只怕难以成为助力吧?”
弘历为此问道:“十四叔为何这么认为?”
“我已经打听清楚了,旗人如今愿意屯垦,与你给他们提供了一种助产的化肥有关;”
“另外,摊丁入亩与裁减马甲,没有让旗民生计更加艰难,也与你建议皇上四哥把收上去的钱又大量放出去有关。”
“包括你建的化肥厂,也极大改善了你旗分佐领下的旗人生计问题。”
“弘历,皇上四哥是因为你,才没有让他的新政变成苛政。”
老十四这么说后,就背起手来,微微一叹。
弘历笑了笑,然后就很严肃的看向老十四。
老十四为此也神色凝重地看向了他。
“十四叔,侄儿给您说几句肺腑之言。”
弘历突然开口道。
老十四点头。
接着,弘历就故意咬牙说:“侄儿恨不能早日平准和征讨罗刹国!”
老十四微微一怔。
“因为,有准噶尔在,罗刹国就能一直在我大清面前蹬鼻子上脸,而不打残罗刹国,他们就一直会存有蚕食我大清国土之野心!”
“侄儿已经收到过他们的威胁,一把屠我边民的钝刀,一张连盛京也没有的大清地图!”
弘历说到这里,老十四拧起了眉头:“竟有这事?”
弘历点头:“当然,侄儿一直将这两件礼物放在书房内,十四叔若不信,可以跟侄儿一起去看看。”
接触过罗刹人,管过兵部事务的老十四没有怀疑,也就点头说:“我信!”
而且,老十四还在这时,一脸赞赏地看向了弘历。
他很愿意看见弘历有这样的志气。
只是,也因此,老十四叹了一口气。
弘历为此问老十四:“十四叔为何叹气?”
在他印象里,傲慢的老十四是从不会叹气的,从来都是看谁不爽就直接开怼的,包括他老子和他的亲哥。
老十四却在这时笑着挥手:“不说也罢,不说也罢!”
老十四随后就双手把住了弘历的肩膀,很严肃地说:“弘历,十四叔也对你说句肺腑之言,你十四叔我已经失败一次了,不能因为支持你而再失败一次!”
弘历明白了老十四的意思,也就直言道:“十四叔,将来您的铁帽子亲王爵位一定会有,我说的!”
老十四笑了笑。
而弘历则因为老十四如此表态,也主动问着老十四:“那十四叔,您实话告诉侄儿,他们有没有跟您接触。”
要说康熙诸子,谁在满蒙中威望最高,那非老十四无疑。
这是由于康熙曾经明旨给蒙古诸部和八旗关外诸世袭佐领说过,在老十四出镇西北期间,待老十四当如待他一样,还从内帑出重金,让老十四在西北亲自祭祀抚恤阵亡的八旗官兵。
所以,无论是蒙古诸部,还是关外那些索伦人、生女真,他们即便对大清朝廷有些怨言,但对老十四一直很崇敬。
即便是关内的满汉八旗子弟,也对老十四很崇敬。
这不仅仅是因为老十四确实在关外打过一场胜仗,主要还是在康熙的支持下,老十四的确通过亲祭、私自抚恤、主动引荐提拔中下层八旗军校的方式,让老十四在八旗中积攒了很高的威望。
当然,老十四本人过于刚正的性格,也间接的促进了他在中下层八旗中的支持率极高。
毕竟,他是真拒绝过提拔隆科多这些外戚关系户空降军中重要位置,而是不问出身,唯军功特长用人。
这种用人公正的领导,固然会让上层贵族不喜欢,但的确很容易得中下层的心。
所以,雍正和雍正的党羽一直很忌惮老十四。
要不是,老十四在弘历的影响下,表现出支持弘历的态度,且加上老十三也支持,雍正自己也的确希望加强武备,否则的话,雍正都不一定答应让老十四来武备学堂培养将官。
但即便是弘历自己,也担心会有反对新政的人,来找上在满蒙有很强号召力的老十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