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蒲公英计划,向天下输出思想! (第2/2页)
随后,两人在檀香萦绕的书房中展开商议,纸张上密密麻麻记满了计划的细则。
当张楚山离去时,初升的朝阳为他镀上一层金色。
他步伐坚定,再也没有来时的紧张与不安,只剩下期待、激动与欢喜。
他意气风发的模样在府衙中引起阵阵骚动。
廊下的官员们交头接耳,望着张楚山远去的背影窃窃私语。
有人轻抚胡须颔首:“定是教主施展神力,解决了麻烦。”
有人连连点头道:“应当如此,否则张司长不会变化这么大。”
两人的话如涟漪般传开,众人脸上的担忧渐渐化作虔诚的赞叹,感叹教主的无上威能。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麻烦,但张楚山的表现已经能说明一切。
他们在歌颂中,各自回到岗位,继续忙碌。
时光在这般微妙的氛围中缓缓流淌。
清国、明国与圣教,形成了诡异的默契。
圣教在虎牢关一带布置五万大军防备,也不继续向东扩张。
明国的洪承畴、孙传庭,分别在黄河以北的河内,黄河以南的虎牢关等地加强防御建设,时不时派遣些许骑兵入圣教疆域捣乱,以彰显自己的存在。
清国退兵百里,不再辽东兴兵事,好似一瞬间成了热爱和平的和平使者。
而与明国与清国相比,圣教可就要忙碌多了。
圣教在崇祯五年二月下旬开始攻略山西和陕西两地。
可直到崇祯五年八月,圣教才初步拿下山西和陕西!
耗时,半年之久!
之所以用了这么长的时间,核心就在于陕西的面积太大了。
彼时的陕西可不是杨奇伟前世的陕西,面积超过一百万平方千米!
而彼时的南直隶,大致范围相当于江苏省、安徽省全境,面积大约为 23 万 - 25 万平方千米。
一个陕西的面积,相当于四个江苏与安徽的合体!
当然,彼时的陕西也就剩下面积了。
不论是人口,还是经济,都已经远远无法与江南地区相比。
但对圣教而言,已经足够了。
完全足够了。
圣教在山西和陕西攻城掠地的时候,同样没有忘记发展。
其中又以工业革命为圣教之根本。
崇祯五年五月,圣教开始在山西寻找适合开采的煤矿,以及铜铁等资源矿脉。
崇祯五年八月、九月,圣教的第一座煤矿,以及铜铁矿场,炼钢厂纷纷完成建造。
虽然规模并不算大,但对圣教而言是从零到一的突破,不可谓不珍贵。
同月,圣教组建第一舰队。
第一舰队由五艘平底宽舷明轮蒸汽船构成。
崇祯五年十月,圣教的第一批钢材出炉。
同月,圣教在山西秘密创建的军工厂正式开工。
该工厂主要生产枪械,大炮,火药等重要战略物资。
崇祯五年十二月,圣教在初步掌握山西和陕西两地后,开展两项工程。
一:统计户口。
确定圣教治下的百姓数量,以及年龄结构,分布等等。
为将来更好的动员各地百姓提供数据支持。
二:大剿匪计划。
在过去,因流民问题,陕西和山西土匪遍地,起义军中不乏残暴之徒。
这些人的残暴之举,比之明朝官吏毫不逊色。
对于这些人,圣教秉承绝不妥协的原则,凡不愿归附,残暴不仁,作恶多端者,尽数诛杀!
时间,不知不觉又来了新年。
崇祯六年,元月。
一支规模庞大的商队自清国境内而来。
这支商队的主人,有一个响亮无比的名字。
福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