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不战而胜 (第2/2页)
紫堇看了看沙盘,认可这个结论。「围观群众」如果想向碧海汤谷号靠拢,需要顶风航行,采取需要频繁变向的折线行驶方式。那样速度能有2节,算他们的水手敬业了。
翼帆学者不懂,普通帆她还是门清。如果选择同样向西南,也就是后迎风,这些船大概能跑到6到8节的航速。
而选择向西,那就是最舒服的夹角顺风,它们可以跑到12节!
苏冥明知道「围观群众」在致远号偏南的位置,仍然选择走西南方向,就是为了从外线包夹。他不是简单的直线追击,在博弈中封堵对方的最佳逃亡路线。
致远号指向的,是时间轴上未来的分布。
启航接近一个小时后,两人再次释放气球。
“缆绳加粗,只需要1000米高度就够了。”苏冥对紫堇道。
气球很快达到高度,雷达开始扫描。
一切跟预料的完全一样,「围观群众」选择了顺风满速向西。他们显然认为致远号的20节航速不可持续,所以只要自己保持速度,就不会有任何被追上的可能。
苏冥根据雷达扫描的结果,对追击方向进行着微调。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苏冥一直保持着20节的速度,再次的雷达扫描显示,「围观群众」已经调整了航向,开始偏南,速度减到了10节。战场右侧,「航母战斗群」和「松鼠战斗群」同样调整了方向,靠向这边。
但是明显地它们正被致远号越甩越远。而「围观群众」与致远号的距离,已经拉近到了90公里。
苏冥计算了一下剩余燃料,大概蒸汽机还能工作四小时多,略有些勉强,所以不能有失误。
这期间苏冥将新获得的X波段雷达安装到了桅杆顶端。一回生二回熟,这次他依靠气球的S波段雷达做对照,进行了船用雷达的初始化和校准。标定完毕船艏线,桅杆雷达终于进入了可使用状态。
随着正式开机,操纵室新增加的环形屏幕上,一根细线开始绕着圈扫描四周。很快「围观群众」的位置被找了出来,距离88.2公里!
虽然是号称有上百公里的工作半径,但苏冥知道在地球是远远达不到的。只是在异界这如同白纸的电磁环境中,它居然真的表现出色!可惜这东西是“现场提货”的,不然苏冥一定给这家店铺打上五星好评,并留言“亲测72海里可用”!
紫堇则一直在致远号上篆刻法阵,为战斗做着准备。看到桅杆雷达开始旋转,她用全知视野看了一下。
【这个方便很多呀!】
【范围近一些,正好互补。】
苏冥将X波段雷达的扫描周期降低到5分钟,开始修正追击航向。
****
雷达上,苏冥清楚地看到「围观群众」慌乱地变向,试图逃窜。
它们起先将航线转向西南,航速也下降到了7节,随后又尝试60度迎风角向南偏西逃。苏冥没有惯着,一直把航线直线指向他们,明着告诉对方自己随时能看到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