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岁岁文学 > 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 > 第一卷 第124章 褚遂良?

第一卷 第124章 褚遂良?

  第一卷 第124章 褚遂良? (第1/2页)
  
  “殿下,您瞧瞧这个。”
  
  常胜将那封残信递了过去。
  
  李承乾接过,仔细一看。
  
  他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这残信上的笔迹,竟然和当初构陷河间郡王李孝恭的那封伪造密信,有七八分相像!
  
  只是,信里那几个若隐若现的词儿,看着不像是在说李孝恭。
  
  反而……指向了另一位宗室王爷——纪王李慎。
  
  纪王李慎,李世民的第十子,平日里以贤孝出名,不爱掺和朝堂争斗,在朝中名声好得很,差不多就是个隐形人。
  
  李承乾捏着那封残信,半天没说话。
  
  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李元庆的叛乱,难道真只是个开头?
  
  或者说,他李元庆,从头到尾就是颗被人使唤的棋子?
  
  那个只听声不见影的黄雀,到底是谁?
  
  纪王李慎,是真的清白,还是藏得太深,把所有人都给骗了?
  
  河间郡王那个案子,怕不是从一开始,就是个连环计!
  
  甘露殿内,香炉里青烟打着旋儿往上飘。
  
  李世民召见李承乾,对刚平息的叛乱提都没提,反而拿起一本《帝范》,脸上带着笑意问道:
  
  “承乾,朕这几天又翻了翻这本书,有些新的想法。你来说说,做皇帝的,怎么才能既有恩情又有威严,把那些功臣宗室都管得服服帖帖?”
  
  李承乾心里跟明镜似的,父皇这又是在考校他。
  
  他面上不显,从容不迫,引经据典,又联系最近发生的事儿,把自己的看法说了一遍,既讲了仁德,也没忘了帝王的手段。
  
  李世民就那么静静地听着,时不时点点头,脸上的神情变幻不定,让人猜不透他究竟在盘算什么。
  
  过了好一阵,李世民放下书卷,默不作声地坐了半晌,突然开了口:
  
  “太子少师褚遂良,学问好,人也正直,朕已经下旨,让他从今天起就到东宫讲学,辅导你学习经义。你可得虚心点,别偷懒。”
  
  李承乾心头一跳,褚遂良?
  
  这家伙可是朝堂上出了名的硬骨头,逮谁都敢喷,父皇这哪是辅导,分明是派了个监工过来!
  
  真正的硬仗,怕是才刚开打。
  
  “儿臣,遵旨。”
  
  李承乾躬身应下,脸上还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样子。
  
  只是,他垂下的眼帘后面,一道无人察觉的锐利一闪而过。
  
  这盘棋,还得下。
  
  褚遂良正式进了东宫,每天一大早,就在丽正殿给太子上课。
  
  他倒好,开场不讲什么经书大义,直奔《帝范》里的君德臣节,话说得跟刀子似的,那眼神锐利得,恨不得把李承乾从里到外给剖开看看。
  
  褚遂良手持书卷,声音沉稳:
  
  “殿下,《帝范》有云:君者,国之帅也;臣者,君之股肱也。”
  
  “敢问殿下,君德何以为重?臣节何以为先?”
  
  李承乾端坐在书案后,神色依旧平静,一点没被褚遂良的气场压住。
  
  他嘴角微微上扬,不慌不忙地应道:
  
  “褚少师说得在理。不过承乾觉得,君德最重要的,是爱护百姓;臣节最优先的,是忠于国家。以前孟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做君主的,是老天爷派来管理万民的,要是不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那就是德不配位。做臣子的,吃着朝廷的俸禄,就该为国尽忠,要是不能为国家鞠躬尽瘁,那这臣节就有问题了。”
  
  这番话,不露痕迹地把“民为贵君为轻”这种超前的民本思想给融了进去。
  
  褚遂良听得眉头微微一挑,先前那种审视,渐渐多了几分深沉的探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