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年轻人啊 (第1/2页)
李举人年纪虽然不小,可猝然面对这种情况,还是乱了分寸啊。
入了小榜,总比没有上榜要好啊。
就算是入了皇榜,进了殿试,最后一百多个进士,大部分的,也都是第五等的身份,是赐予同进士出身。
实际上,科举说的,进士及第,乃是殿试后,皇榜一甲,寻常情况只有五个名额。
其中就包括一个状元,一个榜眼,一个探花。
进士及第,是科举第一甲,也是第一等的身份。
拿到了这个,若无意外,未来官途比旁人会走的安稳许多。
大家都是同进士,登上小榜就是同进士,有何不可?
两年后再来,且不说,两年时间成本,下一次科举,中不中还是未知数。
到时候,算术推广,怕是你们两个连小榜都登不上,白白浪费了这一次机会。
举人跟进士,绝对是有差别的。
虽说举人也能从朝廷拿到一些供养,可多少都看地方官府的财政情况,寻常一年只有几十两银子而已。
富裕一点的地方,类似江南,会多一些,一年也就是上百两。
进士不一样,这是朝廷有明文规定给予月俸的。
就算是不授予官职,朝廷也会养着,月俸就从户部出。
这才是大渊皇朝,皇家给读书人发放的,最坚挺的铁饭碗。
赵清虎一番分析,最终却没给出答案。
他相信,两人会认真考虑的。
这种机会,在赵清虎看来,不拿白不拿。
天予弗取,反受其咎!
第二日,两人一大早就去了贡院,回来的时候,各自拿着一个彩旗。
原本,这是报喜的人送上门的。
两人登上小榜有了选择后,就能享受皇榜的同等待遇,还一步通天,拿到了同进士身份。
相对应的,礼部会发出文书,下面的地方官府,也会帮着建造牌坊,传递喜讯。
赵清虎大喜,大手一挥,家里面欢庆三日,同时拿出粮食,以三人的名义,去城外布施。
“老爷,您都落伍了,现如今城外施粥没人干了,都是送粮食去救济院。”
“救济院?”
来到大渊皇朝,赵清虎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
大丫笑了,“爹,是妇女救助会建立的,负责收养鳏寡孤独,京中富户若是想施粥布施,往往都把粮食布匹送去救济院。”
“原来如此!”
妇女救助会成立后,王皇后做了不少事情啊。
“老爷,如今京城外也没了流民,连城中的乞丐都少了,所以施粥很少见。”
城外施粥,一般救济对象就是流民、城外的乞丐。
没了流民,施粥对象都没了,自然没有富户出去施粥。
“那就送些钱财去救济院,拿三万两出来。此外,拿出一些粮食,不去京城外了,就在西城,也不用施粥,直接免费发放就是,一人一斤,见者有份!”
“老爷,细粮吗?”
“没错!”
老爷家里有钱有粮,竟然是大喜事,当然要多一些人来沾沾喜气。
“爹,发放粮食的时候,要我去吗?”五郎问道。
直接发粮食,一人一斤,还是细粮,见者有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