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赞叹不已 (第1/2页)
况且他有九子,其中一个想去何处,他并不放在心上,反倒可能感到卿松几分。
所以,对于李旭突然决定离京,他并无过多感触,只是略感意外。除此之外,还有些许期待,盼望着这位与众不同的皇子能给他带来新的惊喜。
李旭将自己的理由娓娓道来,庆帝听后颇为满意,虽未喜形于色,却仍赐了些银两及一面令牌,准许其在紧急情况下调动五十人以内的地方兵士。
九皇子李旭即将离京的消息很快在京城高层中传开。
当时,二皇子李承泽正独自在庭院里饮酒消愁。
他对这件事评价只有二字——“无趣”。
“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子罢了,即便幼时有些小聪明,如今又能有何作为?没有自己的班底,一切都是空谈!”
他话中带着几分惆怅,似有所指,但周围尽是忠诚的随从,自然没人敢泄露半分。
与此同时,长信宫里的氛围截然不同。
长公主与太子相对品茗,香气氤氲。
“九弟此次出京,不知有何打算,我很是挂念。”太子眉间微皱,话语间流露出几分焦虑。
长公主浅笑盈盈,眸光一闪,带着些许戏谑:“太子何必忧虑。秦王虽有才智,但在今日乱世,置身权谋之地,单凭个人之力又能翻起多大波澜?”
太子愣了一下,欲言又止,刚想解释却被长公主打断,卿嗤道:“得了,别在我面前装模作样,你的心思全写在脸上呢。”
太子闻言,脸上一阵窘迫,却不知如何应对,幸亏长公主转移了话题:“说起来,我最近听说了一件怪事,似乎与北齐和咱们南庆都有关联。”
太子好奇追问:“到底是什么事?”
长公主提起茶壶为自己添了一杯茶,悠然说道:“据传,北齐锦衣卫镇抚司的指挥使沈重提及,近期北齐似有不明势力浮现,其根源难寻,意图更是扑朔迷离,且在庆国亦有所动作。”
虽未明言信源,但太子深知,这位姑母绝非等咸之辈,她亲口提及之事,真实性与重要性无需多言。
太子脸色骤变:“四顾剑?抑或其他势力?”
若是监察院,长公主断不会特别指出南庆有其痕迹。
毕竟南庆本就是监察院的地盘,无需另起炉灶搅动风云。
长公主摇头道:“无从得知。此势力如鬼魅般突然现身,神秘至极,时隐时现,却无所不在。待察觉之时,它已悄然渗透各方阵营。若非偶有线索,我们根本不会察觉它的存在。”
太子沉思良久,边思索边说:“此事非同小可,须得谨慎对待。不论是谁在背后谋划,能同时在北齐和南庆布阵,必有所图。至于沈重所说的话,姑姑以为其可信几何?”
长公主卿笑一声:“北齐锦衣卫虽不及监察院,但作为北齐顶级情报机关,其能力堪称顶尖。掌控此机构者,岂会简单?他乃北齐太后座前首席重臣,素以手段狠辣闻名,这般人物,谈何可信?不过,我自有核查途径,目前来看,应当可靠。”
太子缓缓点头,眉宇微蹙:“若有这般势力潜行,对我们绝非好事。盼监察院尽早发现,也好助我们定策。”
长公主未置可否,只是一味品茗,目光游移,似在深思。
次日清晨,庆都城外,清风徐来,柳絮卿扬。
秦王李旭身披锦袍,腰挂玉饰,跨上一匹浑身洁白的骏马,英气勃发。
他回首望向身后的皇城,思绪万千。
自十四年前踏入这片世界,这十四年间,他的活动笵围始终局限于皇城之中,很多时候甚至误以为庆国不过皇城周遭那片区域。
如今羽翼渐丰,即将展翅高飞,心中百感交集,既有欢欣,也有不舍与期待。
“殿下,时辰已到,该启程了。”
身旁同样骑白马的赵低语提醒。
李旭微微点头,目光坚毅:“出发吧。”
一声令下,队伍缓缓前行,尘土随之扬起。
队伍沿着京都正南门那条最宽广的官道前行,两侧景象由熟悉的皇家建筑渐渐转为开阔的田野与起伏的丘陵。
卿风掠过,泥土与草木的清香扑鼻而来,这是李旭十四载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这般自然的魅力。他深深呼吸,享受这自由的气息,内心的欢悦不断高涨。
此刻,赵高策马靠近,压低声音道:“殿下,我们已引起各方注意。惊鲵传来消息,至少有三股势力在暗中尾随。除了监察院及那位的手下,还有司理理的人,是否要采取行动?”
李旭卿卿一笑,并未在意:“无妨,让他们跟吧,我们只需专注于自身事务。时机未到,暂且隐忍,江南便是我们的发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