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专注自身要务 (第1/2页)
“你们可知‘铁瓮城头烽火熄,润州古韵入诗题’?秦王将镇江的历史文化融于诗中,实在精妙绝伦。”一名博学多识的士子连声夸赞。
扬州梅花书院,作为扬州四大书院之一,此刻几位文人正在畅谈心得,话题自然离不开最近在扬州留下诗作的秦王殿下。
“秦王以瘦西湖为灵感,写就‘瘦西湖畔垂柳绿,个园深处花香溢’,其笔触之细腻,令人仿若亲临。”一位温文尔雅的士子感叹道。
“更有‘文昌阁上望江南,广陵散曲入云霄’,秦王将文昌阁的文化内涵与浪漫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堪称绝妙!”另一位士子兴奋地说道。
常州、湖州、宣城……秦王每到一处,都会留下十首传颂一时的佳句,随后潇洒离去。
时光飞逝,三个月转瞬即过。
通往儋州的崎岖古道上,一辆华贵的马车正缓缓前行。
车内,秦王李旭看似闭目休憩,实则目光落在自己的属性面板上,心绪翻涌。
【姓名:李旭】
【年龄:14岁】
【实力:八品】
【身份:皇子】
【声望:408134】
【追随者:袁天罡,赵高,惊鲵,六**,李景旭,黄铭,孙桐】
【追随势力:不良人,罗网刺客,御林军】
【功法:皇极惊世经(天阶)】
六十七
“四百万声望值”
见到这惊人的数字,李旭的唇边浮现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近段时间,他以超凡的才智,在江南各座繁华都市里留下了许多绝妙作品,每一首都似锋利的刀刃,深深嵌入这片土地的文化根基,使他的声名如日东升。
“罢了,抄录百首已成事实,尽管手里还有几首未用之诗,但长此以往终有极限。幸好目前尚能勉强应对。”
“而且,这些诗作才刚开始传播,随着时间流逝,它们的影响定会逐步扩大,声望值也必将继续攀升。”
正思索间,马车骤然停下,车外传来惊鲵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殿下,我们到了儋州。是否像往常那样,直接去那闻名遐迩的青楼,当众赋诗?”
李旭听后,并未立刻回应,而是撩开车帘,走下马车,踏上这片土地。
眺望这座古老而神秘的城市,他的内心泛起层层波澜。
儋州,这个名字对他而言意义非凡,这里是笵咸与五竹的故土!
他低声自语:“儋州啊,笵咸,五竹,希望日后莫要成为对手。”
但他也明白,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里,警惕之心不可或缺。
“无论如何,为求万全,笵咸手里的那柄巴特雷武器必须拿到。”
然而,他也深知此事急不得,五竹这样的终结者,非他此刻所能抗衡。
更何况,眼下并非采取行动的时机。
与此同时,儋州一处僻静的小院里,成年的笵咸正端坐于石凳上,手中攥着一沓李旭的作品。
这些都是他让人搜集来的,反复品读,心中震撼不已。
这些诗句太过熟悉,本该属于他穿越前的那个时代,不该存在于这个世界。
笵咸的手指微微颤动,脑海中闪过一个难以置信的想法:“难道这位秦王殿下,和我一样”
”
儋州城里最著名的青楼名为碧落轩。
这家青楼历史悠久,其历史可追溯至儋州城建成之时。
它不仅是这座城市的文化标志,更是无数文人雅士、权贵显要汇聚交流的场所。
每到夜晚,灯火通明的碧落轩便是整座城市最喧嚣的地方。
最近,关于秦王李旭的传闻如飓风般席卷了江南各地。
他在苏州、镇江、扬州等地留下的诗篇,宛如春雨后的竹笋,迅速蔓延,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碧落轩也不例外。
此刻,碧落轩内座无虚席,角落里几位文人学子聚在一起,他们眼中流露出对秦王才情的钦佩与期待。
一位锦袍青年站在酒馆里,语调中透着兴奋:“秦王殿下遍游江南,想来很快就要到我们儋州了。”旁边一位文士连连点头:“那是自然,他才华横溢,若能在碧落轩吟诗,必是盛况。”另一位青衫书生抚须微笑:“传闻他的诗能打动人心,启人心智。”
这样的谈论在每张桌上都能听到,唯独一角,笵咸独自饮酒。他不时看向进出碧落轩的人们。
他已经知晓秦王今日会来此地,或许还会留诗。他知道此事必定引起轰动,而他来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验证这一点。
当一名风姿卓然的年卿公子步入碧落轩时,笵咸的眼神立即锁定在了他身上。这新来的公子穿戴华贵,步伐沉稳,气度从容,似有不可言说的魅力。他身旁的随从魁梧冷峻,散发出拒人千里的气息,令人不敢卿慢。
笵咸几乎可以确定,此人便是名扬江南的秦王,九皇子李旭。
李旭环视人群,目光落在笵咸身上时微微一笑,但未停步,径直朝内堂走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