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见识广博 (第2/2页)
众人正注视李旭,揣测他的回应时,
李旭忽然冷笑着承认:“不错,那首诗确实是我的抄作。”
此言一出,祈年殿再度喧嚣起来!“什么?居然承认了!”
“果然如此!”
“原来如此,秦王殿下……”
“什么秦王殿下,抄了就抄了,这下完了,九皇子恐怕难逃责罚……”
“你们不懂!抄了又如何?抄北齐的算不得抄!”
“你这武夫懂什么!抄袭最为可鄙,冒充己作,简直禽兽不如!”
“你竟敢侮辱九皇子为禽兽不如?”
“我没有这样说!我只是说抄袭之人该如此评价!”
殿内一片混乱,连庆帝也不禁眉头微蹙,隐露失望之情。
匍匐于地的 ** 听着四周议论,见到皇帝的不悦,心中泛起一丝快意,随即又被无尽悲凉淹没。
独子枉死,自己却无力相助,只能借此稍解心中怨恨。
但即便李旭重获封号,仍是九皇子,依旧能在流晶河畔游船嬉戏。
自己的儿子呢?如今想必已过奈何桥,转生去了吧?
庄墨韩嘴角含笑,神情谦逊,以长辈训导后辈的姿态,温和说道:“秦王,古语云:知错能改,实乃勇者。经此一事,殿下日后定当有所作为!”
李旭侧身注视着庄墨韩,唇角泛起一丝卿蔑,缓缓开口:“这么说,你未免太心急了吧。”“非但抄了我老师的这首,我还抄了许多,多到记不清数量。”
“何不索性让我把它们全背出来,也好让世人见识一下,你的老师究竟创作了多少不为人知的佳作?”
庄墨韩眉头紧锁,面露不满:“秦王殿下,明知理亏却怒不可遏,企图混淆视听,实非君子所为。更何况,在场诸位皆非愚钝之人,殿下莫要自误!”
李旭充耳不闻,转向一侧高呼:“拿纸来!”
庆帝微微颔首,立刻有太监宫女迅速在殿中央安置案几,铺好纸墨。李旭再次喊道:“取墨!”
侯公公正恭敬地捧着砚台墨块快步上前,在李旭面前高声说道:“秦王殿下,若不嫌弃,老奴愿替您执笔!”
李旭笑意盈盈,朝侯公公点了点头:“多谢侯公公费心。”“不敢当!”侯公公连连推辞,迅速磨好墨汁,润饱毛笔。“哼!装腔作势!”
林若甫冷哼一声,但此刻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李旭身上,无人在意他的反应。
就连庄墨韩也没瞥这位临时盟友一眼,只是皱眉凝视李旭,疑惑他如何扭转局势。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毫无防备,也无顾虑。
一开场便是李白的名篇《将进酒》!
这气势磅礴的诗句,如同跨越千年的时间长河,直击庆国君臣豪迈的内心深处!
不只是庆国,连北齐使团亦为之震撼!
庄墨韩脸上的不悦与镇定早已消散,此刻他的脸上只剩下难以置信!
身为真正的文学大家,庄墨韩感受到的冲击远远超过大殿内其他所有人。
这绝对是旷世名篇!
仅凭开头两句,他就已确信无疑。
这首诗注定会成为文学史上留名千古的杰作!待听完全篇,他的震撼更是达到了顶点。
诗句辞藻华丽,他甚至觉得自己的评鉴能力都显得苍白无力。
而最令他惊讶的是——
这首诗难道真的是出自眼前这位年仅弱冠的秦王之手?李旭吟诵时并未流露出半分狂妄之态,只是从容自若,一字一句,胸有成竹。
侯公公能够紧跟其节奏,将每个字书写得工整清晰。甚至在他稍显跟不上时,李旭特意放缓了速度。
即便如此,待全诗写毕,侯公公的手腕依旧微微颤动,但这并非因为劳累,而是因为这首诗实在太过精妙绝伦!
能够成为庆帝的贴身太监,侯公公自然见识广博,绝非那种只会阿谀奉承、毫无眼光之人。正因如此,他对这首诗的理解更为深刻!
跪伏于地的 ** 突然抬起头,目光死死盯住李旭,双眼圆睁!这怎么可能?绝对不可能!
李旭怎会拥有这般才华,能写出如此诗句?定是剽窃,定是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