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岁岁文学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76章 有三问罪

第76章 有三问罪

  第76章 有三问罪 (第1/2页)
  
  解缙之言,在朝堂之上,激起了丝丝涟漪,可并未掀起太大风暴。
  
  朱棣微微眯了眯眼,知道这是李祺开始准备发动元史之狱了,他配合演一场戏即可。
  
  大多数臣子对解缙之言,是有些懵圈的,不明白他为何突然提出重修元史,还搞出了一个这么荒谬、难以理解的理由。
  
  “解翰林,为前朝修史,且以国号为名,这一直都是传统,何以今日变更呢?”
  
  “没错。
  
  解翰林,你有大才,见到元史不堪,想要重修元史,乃是自然之理。
  
  况且唐朝史也有旧唐书、新唐书两版。
  
  但说什么恢复中华,于是便不修元史,而修什么宋末以来之事,岂非太过儿戏?”
  
  华盖殿中几个老翰林以及学士,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从言语中倒也能听得出来,没有恶意,就是单纯的不理解解缙要做什么。
  
  李祺对朝臣的反应是有预料的,因为解缙之言,在这个时代属于无人理解的异端。
  
  中国自古就有华夷之辩,这是一种以文化为纽带的普世价值,算是古代中国一种朴素的民族主义思想。
  
  但是和现代民族主义思想比起来,程度太浅,尚不足以对王朝底层逻辑构建造成影响。
  
  最简单的一个判断方法,由现代民族主义建立的国家,绝不会接受异族、小族的皇帝和领袖。
  
  且难以接受割地、赔款、弃地、和亲、纳贡这些有损于民族尊严之事。
  
  任何做下这些事的统治者,都大概率要引咎辞职,甚至于整个内阁政府垮台。
  
  历史上的北朝、辽、金、元这些异族王朝顺利建立,大量汉人积极入仕,且并未受到谴责,这说明在明朝之前,中国乃至于全世界,确实没有成体系的民族主义,依旧是家国一体的统治模式。
  
  为什么要说明朝以前呢?
  
  因为经过有明一朝的发展,在明末时,中国本来已经率先要发展出民族主义了!
  
  顾炎武提出了亡国和亡天下之论,“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这是现代民族主义的根基,其后演化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了那个屈辱年代的最强音,可惜这种历史进程,却被落后、黑暗、野蛮的清朝入关打断了。
  
  李祺提出要重修元史,无论是朱棣,还是解缙等人,都以为他就是要打击方孝孺一脉。
  
  但其实那不过只是顺手而已,他有十八种办法让方孝孺的徒子徒孙混不下去,哪用得着这么麻烦。
  
  他真正的目的是把民族主义的灵魂勾出来,即便现在还做不到,也要奠定一个基础。
  
  因为只有真正的民族主义,才能把整个天下的人,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都团结在一起!
  
  而这些人团结在一起,那最终的目的就只有一个了!
  
  话说回朝中,这些老翰林没有恶意,可不代表其他人没有。
  
  元史举世共知,乃是宋濂、王祎修的,现在解缙说元史不堪,相当于指摘这二人,二人虽死,可却有后人王珅亦在殿中。
  
  这王珅是王祎之子,又拜宋濂为师,与方孝孺友善,乃是浙东文人的代表之一,亦是东明精舍学派的领袖之一。
  
  此刻听着解缙的指摘之言,自然是坐不住,立刻出列便要反驳,朝中众人一见,顿时便知这已然不是一场简简单单的重修元史之事,而是朝堂相争。
  
  王珅手中笏板向着解缙一指喝道:“解缙,焉敢于圣上尊座之前,放此狂言?
  
  元史乃是太祖高皇亲自下令编篆,元朝命数已终,本朝得天命,亦是太祖高皇所定!
  
  太祖皇帝在《登极诏》中明确的写下,‘朕惟中国之君,自宋运既终,天命真人於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传及子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
  
  此皆人所共鉴,岂容你在这里颠倒黑白,乃至于要篡我朝正统乎?”
  
  殿中多数大臣不由自主点头,天命论还是更符合当今主流,且王珅所言无错,还有太祖高皇背书,有理有据,实在是壮言激语,当为之一赞。
  
  可解缙是什么人,明初永乐年间第一才子,又和李祺针对此事商讨了很久,又如何会退却,立刻震声道:“太祖高皇的登极诏便是宋濂所写,其中以元朝为正朔,便是受到宋濂等人的影响。
  
  在宋濂不曾至太祖高皇身边时,高皇所写下的《谕中原檄》中,有众多盛言,请陛下允臣问王珅言语一二。”
  
  朱棣饶有兴趣的声音自御座之上传下,“准!”
  
  殿中群臣皆将目光投射过来,落在二人身上,这场对决在此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眼光。
  
  解缙慨然道:“王珅,我且问你。
  
  太祖高皇曾写下‘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之言。
  
  有否?”
  
  这篇谕中原檄几乎是明朝官员的必背范文,怎么可能有人不知道。
  
  王珅脸色难看道:“有。”
  
  “好!”
  
  解缙手中笏板重重一击,“既有,那便明了。
  
  孔圣曾言,夷狄之有君,不若诸夏之亡也,此正所谓太祖高皇合圣人之道,夷狄之有君岂有天命乎?
  
  天命真人於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岂不荒谬?”
  
  王珅愤然甩袖冷哼道:“诡辩!”
  
  解缙不在意,王珅不过是急了而已,“王珅,我且再问你!
  
  太祖高皇曾写下‘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生圣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之言。
  
  有否?”
  
  王珅脸色愈发难看,但解缙问,他答,这是皇帝方才要求的,他只能咬牙道:“有!”
  
  解缙昂然道:“既有,那便明了。
  
  中原气盛,降生圣人,这便是天命生于中原汉人之中,而蒙元之时,中原气弱故失天下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