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岁岁文学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221章 奉天殿前

第221章 奉天殿前

  第221章 奉天殿前 (第1/2页)
  
  李显穆的声音在奉天殿前的重重宫阙之间回荡,一字不差的落在众人耳中。
  
  纵然早知今日是为何而来,广场上的众人亦觉得有种恍然隔世之意。
  
  这还是往日的儒门天下吗?
  
  李显穆所列的四人,自然是一直以来被称颂祭拜的忠贞之士,是无数士子的偶像,可真当有一日,将他们提到文庙十哲的地位,却有种不知从何处而来的荒谬之意。
  
  并非觉得他们能力品德不够,而是这些人距离当世太近了!
  
  崇尚古代而轻视近代,法先王而不法后王,法先贤而不法后贤,这是自古以来的观念,文庙改选不仅仅是换了几个人进去,对于整个天下方方面面的意识形态都是一种巨大的改变。
  
  这便是为何有人冒着得罪正二品大员的风险,也要来骂李显穆一句,因为李显穆是真的从精神世界摧毁了他们引以为傲的东西。
  
  无论心中如何想,在当前的环境下,众人也只能或振奋、或唏嘘的道出,那两个字——“然也!”
  
  数百上千人同时道出这两个字一出,声震四方,那落在皇宫顶上的鸟雀被惊得瞬间高飞,向南而行的雁声也被淹没,身处殿前的众人,切真得感受到了什么叫大势滚滚而来,无可当者。
  
  从今日开始,这天下间对圣贤的评判就要改变了。
  
  类似于宋濂、方孝孺这些仅仅凭借着在儒门内地位,就能得到天下尊崇的时代将要过去。
  
  李祺在九天之上啧啧称奇,在后世经常会有一个讨论,那就是文科生和理工生的重要性。
  
  这个问题讨论到最后,总是会模糊成,文科和理工科谁更重要,这两个问题表面上看来差不多,但实际上却天差地别。
  
  文科生是没大用的,给他们一万年、十万年,甚至直到太阳熄灭、地位灭亡,他们也突破不了封建时代。
  
  可文科、即社会科学,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发挥着引领世界的作用,比如文艺复兴以后,无数新思想层出不穷的改变了整个世界,将旧世界彻底砸碎摧毁。
  
  但有一个很尴尬的事实是,大多数能够改变世界的伟大的思想家,你很难用文科生或者理科生去定义他,他们通常都是文理兼修,并且经过长久的实践,对社会各个阶层都非常了解的一群人。
  
  理工科是一门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即便是埋头实验室,不与外界交流,也能得到正确的结论;可文科生如果不出去了解社会现实,而是坐在办公室里,那必然是生产一堆垃圾出来。
  
  文科生幻想中的自己:马恩列斯毛。
  
  实际上不参与社会实践的文科生:百无一用是书生。
  
  巧了。
  
  在李祺看来,大多数的儒生就是无用的文科生,一辈子只会皓首穷经在故纸堆中,不愿意去看看天下到底是什么样子,开口三皇五帝,闭嘴孔孟先贤,周朝亡了一千年了还在那里怀念井田制,说一句废物都玷污这两个字。
  
  让古代官员深入民间去参与社会实践那是做梦。
  
  毕竟官员自诩人上人,为天子牧守一方,这是将百姓比作牛马。
  
  对于古代官员而言,能让他们事功便是极大改变,再多的东西就不必奢求,启蒙运动还没开始,思想境界没到那种地步。
  
  奉天殿前的众人自然不知道李祺在腹诽蛐蛐他们。
  
  他们都在眺望着立在众人之前的李显穆。
  
  随着李显穆一番话,十哲席位顿时就定下了四个,皆是学识深厚、功勋卓著、对社稷天下忠贞不渝而甘愿效死的人,是学识、功绩、道德无可挑剔的人。
  
  这四人让场中众人都有些沉默,实话说,想要和这四人相提并论是有些很不容易的。
  
  所谓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
  
  古来那么多人有没有如同诸葛亮那样忠诚于国、有没有文天祥那样宁死不屈的人呢?
  
  自然是有的,且数量不少。
  
  可其中九成九的人,并非生于王朝崩塌的末世,便彰显不出一腔忠义。
  
  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可反过来也是成立的,时势未曾到穷尽时,便是有一腔气节也无处可展现。
  
  韩愈韩文公能有偌大声名,不也是处于唐朝中期变革的大时代,又遇到了儒释道交融的大背景下。
  
  范仲淹也是一样的道理,宋朝恰好处于仁宗时期,向前三朝是初创,向后数朝则开始剧烈变革,小人层出不穷,于是愈发彰显他的珍贵。
  
  想到这里,皇帝、公侯、朝臣都望向了李显穆,因为他们想到了李忠文公李祺。
  
  李祺也是个趁着时势而起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