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怎么这么坏啊 (第1/2页)
一言激起千层浪。
心学刚诞生的时候,的确是以理学分支名义而存在的,毕竟心学只从表面上来看,的确是有相像之处,那时也不可能和理学竞争。
而如今时移势迁。
杨荣说心学诞生于理学批判之中,那心学越成功,则理学越失败,双方成了不死不休的竞争关系。
奉天殿前的气氛顿时为之大变。
心学理学的卫道者且不言,即便是那些作壁上观的官员,也为之惊惧,甚至就连朱棣都不由坐直了身子,凝重的皱起了眉头。
“杨子荣,你……”蹇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自理学占据了汉民族意识形态以来,还从来没有任何人敢说批判二字。
“你何等狂妄,就算是李忠文公在世时,也不曾说批判二字!”
在千百人前,杨荣朗声大笑道:“创出心学的不正是李忠文公吗?批判心学的不正是李忠文公吗?
李忠文公乃是大德的圣人,自然不会如此攻讦朱子,可你竟然以此来说李忠文公不批判理学,可笑、可笑。”
杨荣话音方才落下,不等众人震惊他的胆大,便听到朝臣列中竟然响起了阵阵“啪啪”之声,清脆响亮,好似巴掌声音,又略有些区别。
众人将目光向声音的来源看过去,竟然是不少朝臣在用笏板击掌,顿时眼神一凝,在朝廷上做出这种举动就是喝彩!
再一看,这些人几乎皆是以心学入仕或者平日里就推崇心学的朝臣,他们或许属于不同的派系,或许和杨荣并不相熟,可在这时,他们齐声为杨荣喝彩。
为心学而鼓动!
有些大势走到某一步的时候,是谁都控制不住的,比如心学和理学的争斗,是注定的,就算是李显穆想要停下也不可能。
朱棣扫视向李显穆,见李显穆脸上也是一幅略有吃惊而转瞬又安宁的神色。
顿时知道偃旗息鼓了数年的大道争锋,又要开始了!
上一次是由理学掀起的风暴,而这一次则是由心学掀起。
蹇义被杨荣气到了,二人同样是太子党,当初还差点一起下了狱,算是有一份革命友情,可此时杨荣可真是不给面子。
“李副宪也觉得心学是从批判理学中而生的吗?”
蹇义郑重的向李显穆问道。
他问的不是一个问题,而是战争的邀约,李显穆,你真的要和理学全面开战吗?
这场由杨荣擅自挑动的争端,你难道就放任吗?
李显穆回答他,是的。
“是。”李显穆从容而有礼的回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整片奉天殿前的广场中,所有人都能够听到他的声音,如同天上飘荡的云彩,“心学是从批判理学中而生的。
父亲生前就说过理学有十过,这十过让整座天下变得人不人、鬼不鬼,在理学诞生之前,汉人不是现在这副模样。”
“好了!”
不等李显穆说完,上首的朱棣突然打断了他,蹇义脸色显出笑意来,理学之势大,依旧不是心学所能够比拟的,陛下定然有所定夺!
李显穆却并不慌张,而是安静的闭上了嘴,等待着皇帝的定夺,在永乐朝,皇帝是至高无上的,任何人和势力都要屈从于皇权之下。
朱棣眼见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自己,却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知道李显穆一向不做无把握之事,心学势力已经这么大了吗?
朱棣自然不会忌惮心学势大。
虽然儒家在后期有宗教化的倾向,可毕竟不是真的宗教,没有在教内一言九鼎的教宗,儒教中的至高神也不是孔子,而是昊天,孔子更像是先知的角色,主持儒教祭祀的是皇帝、天子。
朱棣刚才打断李显穆,是担心理学和心学争斗的太厉害。
自古以来朝堂上一开始争斗,朝政就必然受到影响。
从秦朝开始,大一统的帝国思想一向是统一的,像是现在这样明确有两个思想在主导帝国的大脑,反而很少见。
之前心学和理学没有撕破脸,还能勉强和睦相处下去,如今彻底撕破脸对立起来,那就不能共存了。
言不出一必生乱。
朱高炽也想到了这一点,深深皱起了眉头,因为围绕在他身边的太子党大多是心学干将,所以他个人是偏向心学党的,但诸如蹇义等人,以及普天之下无数理学士子,让他亦不能一纸禁令断绝理学的上升之途。
他不动声色的望向了父皇朱棣,便见父皇眉宇间也满是凝重之色,怕是也不知道如何去选择。
朱瞻基束着手,对于此事,他认为静观其变即可,任由民间自己发展,等到一方势大,朝廷再给予认证就可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