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天生万物 (第1/2页)
仲夏时分,曦光洒落,国子监中有翠柳拂动,发出沙沙的声音,愈发衬的场中安静如素。
王艮掷地有声的质问,没人回答,因为王艮是这样地位最高的人,那些胡搅蛮缠的无理之语,不能在王艮面前胡说。
那些话,上不得台面。
就在这般僵持之中,王艮正要继续质问,有急促的脚步声从围着的人群外传来,伴随着一道高声的大喝之声。
向声音来处看去,是国子监祭酒等人匆匆赶来,在国子监中发生这等重大且有政治隐喻的事件,他们脸色都有些难看。
围在外边的学子让开通道,让祭酒等国子监官员走进来,一行人径直往王艮身前而去,王艮身后那些寒门子弟眼神中皆带着希冀之色。
王艮一见国子监祭酒到了,也不再盯着那些教习,转而讥讽道:“国子监,为国储才的国朝重地,竟然藏污纳垢,有这些毫无德行的教习,真是好的很呐,赵祭酒,这就是你掌管下的国子监?”
“王侍郎言重了。”国子监祭酒虽然远不如王艮官职高、权力大,但官场上,很多时候本就不以官位高低而比,他是国子监祭酒,在士林中有极高的威望,自然不惧王艮,立刻针锋相对回呛道:“这里是国子监,自然有监规处置这些学子,王侍郎似乎有些越俎代庖了。”
“好一个越俎代庖。”王艮漠然问道,“却不知赵祭酒准备如何处置这些学子?”
赵祭酒昂然道:“这些学子公然在国子监中焚烧圣人经典书籍,可谓对圣道毫无敬畏之心,实在是罪大恶极,应当夺去功名治罪!
打入无间地狱,永世不得超生!”
话音刚落,那些寒门子弟便脸色大变,为首的林胜双先是一惊,而后又是一怒,眼中顿时有了煞气升起,死死盯着祭酒赵世。
其余置身事外的士子打了个寒战,有些惊骇的望向祭酒赵世。
若说夺去秀才功名还不算什么,至少还有希望重新考,那治罪可就干系大了,有案底在身,后代不能参考科举,可以说直接断掉了家族未来的希望。
甚至断掉了后代为祖先昭雪翻身的希望。
赵世这是要杀鸡儆猴,以强硬的手段镇压林胜双等人的反抗,这件事发生在国子监中,他拥有最大的权限。
“好好好。”王艮怒极反笑,“赵祭酒真是好大的官威,一句话就要定学子生死。
本来还有些话想说,如今看来本官和你们这些人又有什么可值得谈的,这就写奏章呈递到圣上御前,看看圣上以及朝廷如何看待这件事!”
国子监祭酒脸色很难看道:“王侍郎,这不过是件学子闹出来的小事,没必要呈递到御前吧?
王侍郎添为南京礼部左侍郎,代管礼部事务以及整个南方诸省的学道事务,在任上出了这么大的纰漏,难道就不怕被朝廷怪罪吗?
一旦朝廷怪罪下来,王侍郎想要高升尚书的想法,可就不可能了。
今日先将这些学子拿下治罪,对你我都好。”
国子监祭酒赵世带着隐隐威胁,他之所以敢和王艮硬顶着,就是因为这件事若是真的捅到上面,王艮是脱不了干系的。
围在王艮、祭酒外的学子们神情随着双方的言语一变又一变,此时都大致听出来了,国子监祭酒是打定注意要治罪这些焚书的士子,而礼部左侍郎王艮则是要死保这些士子,甚至不惜闹到御前。
还有些聪明人从中看到了真相,祭酒的目的是掩盖国子监这件事,在他任上出了这么大的纰漏,一旦闹大他难辞其咎。
“可笑!”王艮讥讽呵斥道:“一旦有事,便瞒报朝廷,这既是赵祭酒的为官之道吗?
可惜这不是本侍郎的作风,这件事我是一定要上报朝廷的,干系着百多个士子,乃至于南方诸省千千万寒门士子的大事,我又怎么压在这里,任由你作威作福!
赵世,你就等着朝廷的文书下来吧。”
王艮怎么会听不懂赵世话中的意思,可惜赵世终究眼界太浅,固然这件事报到上面,他这个礼部左侍郎要负领导责任。
可这件事经由他上报,以及寒门士子所针对的不是他,他最多三年之内不能晋升,三年之后,李显穆甚至可能会高升吏部尚书,朝中有人好做官,他迟早还能升上去。
“焚书断理”这件事一旦捅到上面,甚至风行于整个大明,必将重重打击理学,以及心学一直以来在推动的“寒门法令”之事,将大大提高通过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