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莫非你以为,你的身份比主子还要尊贵?” (第2/2页)
过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两手空空。
他瞪大眼睛惊呼:“唉,我的箱子呢?”“那么多金叶子呢?!”他转过头看向苏渝,却发现箱子已经在马车里了。
苏渝无语地看着他,王启年耸耸肩嘿嘿一笑。
苏渝无奈地摇摇头说:“走了,回府。”
王启年一挥马鞭响应:“好嘞!”
不久之后,苏渝回到了苏宅。
他冷漠地打发了企图因为看到满箱金叶子而提前预支分红的王启年,毕竟老王的性子他是了解的。
在江湖上混,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然后苏渝回到小院打算找本书看看,却一眼看到了桌案上思思已经整理好的一沓书信。
这些都是这两个多月以来从儋州寄来的信,尤其是近半个月来更加频繁。
信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内容,无非是笵咸激动地写着他即将到京都的消息。
因为最近庆皇又颁布了新政《通邮法令》,使得邮路更加畅通无阻了。
每隔数日,笵咸必寄书一封,告知自己离京都愈发近了,并询问自身安好与否。
想来是近乡情更怯,心中不免有些许忐忑。
他还常探问京都近况,有何大事发生。
与先生书信往来,已成为笵咸旅途中的一项固定议程,宛如觅得一份心灵的慰藉。
对先生倾诉心声,期盼先生回信,从中得知先生在京都的生活状况,这俨然成了衡量他生活幸福感的一个标尺。
而身处京都的苏渝,虽能感受到弟子那份浓浓的孝心与挂念,却已懒得再与他啰嗦书信。
毕竟,笵咸归期已近,很快就能相见。
因此,他的回信总是简短至极。
笵咸那边却是乐此不疲,书信频传,每次都能洋洋洒洒写上两三页咸言碎语。
诸如费老师在旅途中凭其威严面容吓退众多不速之客,又或是瞎子叔一路默默守护,神出鬼没,连他与费老师四只眼睛瞪得滚圆,也瞧不出瞎子叔的行踪。
四季更迭,春放风筝,夏赏鱼跃,秋观青鸟,冬看雁归。
苏渝不禁感叹,笵咸自儋州启程时,人间春意正浓,而今却已是风筝题诗、鱼腹藏书的季节。
书信的往来间,时光匆匆流逝。
料想不过三两日,儋州的那几位就该到了。
苏渝抬首望向院外的春色,春光正好,风景如画,正是出游的好时节。
待林家那丫头身体康复些,不妨组织一场春游,带上几个弟子出去放松心情。
果然,两日后的一个午后,苏渝正惬意地躺在椅上品茶、吹风,便闻下人来报:“苏先生,门外有两位客人来访,一位姓费,一位姓笵。”
苏渝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嗯,请他们进来吧。”
待下人通报离去后,苏渝耸了耸肩,与院墙角落的一道黑影打了个招呼。
哪里是只有两位客人?所谓三人行,必有异行者。
打过招呼后,无需苏渝邀请,瞎子便自然而然地搬了张椅子坐下。
两人相对无言,各自忙碌。
苏渝继续品茶,等待那两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