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陛下三思啊 (第2/2页)
“按照你的说法,杀害你侍卫的,只是阎宇的先锋军。”
“他们造反,究竟是自作主张,还是得到了阎宇的授意,你也并不能肯定吧。”
“所以朕要去见见他,看他是否真的要造反。”
这番话听得张瑛惊慌不安,不知该如何答复。
旁边的樊建,则立即跪在了地上,叩首劝说:“陛下,三思啊!”
“阎宇本人是否有反意,已经不重要了。”
刘谌平静问道:“为何这么说?”
“军心已失,即便阎宇本人忠于大汉,可面对一心想要投效曹魏的士兵,他又能如何?”
“何况阎宇本人态度,本就飘忽不定,手下兵卒造反,他多半也会从善如流。”
刘谌摆了摆手,示意樊建停下,然后镇定自若的说道:“众卿的担忧,朕都知晓。”
“但朕也始终相信,兵卒会哗变,但我大汉的将军,都是有骨气的!”
“而且眼下的大汉,兵源紧缺,阎宇带回来的这万余兵马,太过珍贵。”
“哪怕只有一丝的机会,朕也想试上一试。”
“陈和尚,去牵马吧。”
陈和尚对刘谌,是绝对的服从,很快就牵来了一匹骏马,与殿外等候。
刘谌大步流星的上前,翻身上马,冲着张瑛道:“张卿,可敢与朕走一遭?”
但刘谌并没有等张瑛给出答复,双腿一夹马腹,便奔袭了出去。
陈和尚紧随其后。
看着陛下纵马远去的背影,一股莫名的感觉涌上了张瑛的心头。
陛下都不畏惧,自己还有什么好畏惧的!
大不了就是个死!
于是张瑛不再迟疑,大步走出殿外,跨上自己的坐骑,向着陛下追了过去。
樊建见状,气的直跺脚。
“太胡来了,太胡来了!”
郤正却露出了一丝洒然的神情,淡然笑道:“樊相也不必太过忧虑。”
“上次陛下胡来,保住了大汉的江山,让我等不至于变成了亡国之臣。”
“这次陛下胡来,说不定又会有意料之外的收获。”
“国家危难之际,循规蹈矩或可稳定,但并不持久。”
“剑走偏锋,反有可能博出一线生机。”
樊建叹了口气:“话是这么说没错,可一个帝王,总是让自己陷入危局之中,这也太……哎……”
“令先,你也跟着去吧。”
郤正点头:“吾也真有此意。”
“樊相,朝堂之事,就多辛苦你了。”
“吾随陛下去了。”
樊建拉着郤正的手,语重心长的说道:“若有不对,定要护着陛下返回。”
郤正郑重承诺,旋即骑马追了上去。
郪县距离成都大概四百里,但也属于成都平原,所以道路很是平整。
如果不惜马力的话,至多一昼夜就能赶到。
不过郤正乃是文官,不善骑马。为了照顾他,这段路程最终用了近两天。
根据张瑛的说法,阎宇本人的大帐,位于郪县后方的榆关镇。
为了不引起前方先锋军的注意,刘谌一行人,又花了半天的时间,绕过了柳树镇。
终于在第三天的中午时分,抵达了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