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岁岁文学 > 饥馑:人类相食史 > 第三章:睢阳的骸骨

第三章:睢阳的骸骨

  第三章:睢阳的骸骨 (第2/2页)
  
  士兵们排着长长的队伍,沉默地等待着领取自己那份“军粮”。那不再是食物,是活下去的诅咒,是灵魂上永远无法洗刷的烙印。陈平端着粗陶碗,碗沿冰凉刺骨。他看着碗里漂浮的几片煮得发白、纹理模糊的肉,和一小块疑似指骨末端的碎片。他的手抖得厉害,碗沿磕碰着牙齿,发出咯咯的轻响。胃在疯狂地痉挛、尖叫,抗拒着这非人的馈赠。而大脑深处,那个名为“饥饿”的魔鬼在咆哮、在撕扯,压倒了所有理智和道德。
  
  他闭上眼,屏住呼吸,猛地将滚烫的糊状物灌入口中!没有味道,或者说,所有的味道都被极度的生理厌恶和灵魂深处的剧痛所覆盖。他只想活下去,为了这座城,为了那个渺茫的“忠义”,为了不辜负那些已经倒下的人。滚烫的液体灼烧着食道,他剧烈地咳嗽起来,眼泪鼻涕不受控制地涌出。旁边传来贪婪的舔舐声,是阿奴,那个曾经眼神清澈的少年兵,此刻正像饥饿的野狗般舔舐着碗底,发出满足又痛苦的呜咽。
  
  张巡站在城楼最高处,寒风卷起他破败的披风,猎猎作响。他手中也端着一碗同样的东西。他没有看碗里的内容,目光死死钉在城外叛军的营盘上,仿佛要将那连绵的营帐烧穿。他强迫自己,一口一口,如同吞咽烧红的烙铁,缓慢而坚定地吞咽下去。每一口下去,喉头都涌起强烈的呕意,都被他强行压下。忠义与伦常,在这座孤城中被残酷的现实碾得粉碎。支撑他的,只剩下一个冰冷如铁的信念:拖住尹子奇的十几万大军,为江淮腹地争取时间,为风雨飘摇的大唐王朝,保留最后一丝反击的元气!即使背负这万世骂名,永堕无间地狱!
  
  ---
  
  第四节:最后的悲歌(冬末)
  
  睢阳城已是强弩之末。守军锐减至不足四百人,个个形如枯槁的骷髅,眼窝深陷,步履蹒跚。箭矢早已射尽,滚木礌石也消耗一空。城墙上,士兵们握着卷刃的刀枪,甚至只是削尖的木棍,摇摇晃晃地站着,目光呆滞地望着城下如潮水般涌来、盔甲鲜明的叛军。城墙上凝固的暗褐色血迹,层层叠叠,诉说着十个月来的惨烈。
  
  陈平靠在冰冷的城垛上,胸甲被劈开一道巨大的裂口,伤口深可见骨,血早已流干,只剩下麻木的冰冷和深入骨髓的疲惫。他手里紧紧攥着半块染血的玉佩——那是他战死同袍李校尉的遗物。李校尉在倒下前,将自己的那份“军粮”推给了陈平。陈平看着城下蚂蚁般涌上的敌人,嘴角扯出一个扭曲的笑容。他想起出征前家乡金黄的麦浪,想起妻子倚门温婉的笑容…一切都那么遥远,模糊得如同隔世的幻梦。
  
  “杀——!” 一声微弱却决绝到撕裂喉咙的嘶吼陡然炸响!是张巡!他浑身浴血,甲胄破碎不堪,手持一把崩了口的断剑,如同扑火的飞蛾,义无反顾地冲向了最先登城的叛军!雷万春发出震天的怒吼,挥舞着半截狼牙棒紧随其后。南霁云左臂齐肩而断,用染血的布条草草捆扎,右手长枪却如毒龙出洞,寒光闪处,叛军纷纷毙命。最后的睢阳守军,如同回光返照的残烛,爆发出生命中最后的光华,用残躯和仅存的意志,在城头筑起一道摇摇欲坠的血肉长城!
  
  陈平想站起来,想冲上去,想和将军们一起战死。但他发现自己连动一根手指的力气都没有了。他看到阿奴像一只瘦小的、疯狂的野兽,扑到一个刚刚爬上城垛的叛军身上,用牙齿死死咬住了对方的喉咙,任凭叛军的刀剑砍在自己背上,直到被乱刀分尸!他看到张巡被数支长矛同时刺穿身体,鲜血狂喷,却依然以剑拄地,怒目圆睁,死死瞪着冲上来的敌人,口中似乎还在无声地呐喊!他看到许远被叛军拖下城楼时,挣扎着扭过头,望向南方——那是江淮的方向,是他和同袍们用血肉守护的地方…
  
  城破了。
  
  叛军如黑色的洪水,汹涌而入。最后的抵抗在瞬间被淹没。睢阳,这座坚守了十个月、拖住了叛军精锐主力的孤城,在付出了十万余生命的惨烈代价后,终于陷落。张巡、许远、雷万春、南霁云等三十六名核心将领力竭被俘。
  
  尹子奇坐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看着眼前这群衣衫褴褛、伤痕累累、几乎站立不稳却依旧挺直着脊梁的阶下囚。他试图劝降张巡,声音带着胜利者的傲慢:“张巡!汝忠勇可嘉,若肯归顺大燕,裂土封王,富贵唾手可得!”
  
  张巡满口鲜血,却仰天大笑,笑声悲怆而充满轻蔑:“吾志在灭贼,光复河山!奈何天不佑唐,力竭至此!尔等逆贼,背主忘恩,人神共愤!终有碎尸万段,遗臭万年之日!” 他猛地啐出一口混着血块的口水,狠狠喷在尹子奇的脸上!
  
  尹子奇恼羞成怒,脸色铁青,厉声咆哮:“斩!给我斩了!”
  
  刀光闪动,血溅五步。英雄头颅落地,怒目依旧圆睁,死死望向长安的方向。许远被押往洛阳,途中不屈被杀。
  
  ---
  
  尾声:江淮屏障的代价
  
  睢阳陷落时,已是至德二年十月。张巡、许远等人以不足七千残兵(后期补充部分义军,但始终处于绝对劣势),面对尹子奇十几万精锐大军,坚守孤城十个月!前后大小四百余战,斩杀叛将三百余人,毙伤叛军十二万众!正是这宝贵的十个月,为唐廷赢得了喘息之机,郭子仪得以整顿兵马,李光弼得以稳固太原防线,江淮这个维系大唐命脉的财赋和兵源之地得以保全,最终为平定安史之乱奠定了基础。
  
  然而,当胜利的消息最终传来时,睢阳城内的惨状,也随之震惊了天下。史书以冰冷的笔墨记载着:“城中食尽,士日赋米一勺,齕木皮、煮纸而食,才千余人,皆癯劣不能彀,救兵不至……巡出爱妾曰:‘诸君经年乏食,而忠义不少衰,吾恨不割肌以啖众,宁惜一妾而坐视士饥?’杀以大飨,坐者皆泣。巡强令食之……乃括城中妇人;既尽,以男夫老小继之,所食人口二三万。” (《新唐书·张巡传》)
  
  “人相食”三个字,成为睢阳保卫战最惨烈、最无法回避的注脚。它超越了战争本身的残酷,直指人类在生存绝境下伦理崩塌的深渊。张巡等人的忠勇彪炳史册,睢阳城内的悲剧亦成为拷问人性、忠义、生存与文明底线的永恒伤痕。江淮屏障得以保全,其代价是睢阳城变成了真正的人间炼狱,十万生灵涂炭,幸存者不足四百。历史的天平上,一端是王朝的存续、千万人的生机,另一端是睢阳城中的累累白骨和永不消散的怨泣。这砝码,沉重得令人窒息,千年之后,其回响依旧在历史的尘埃中呜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