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军机议事!水师地位拔高! (第2/2页)
“眼下看来,这些远国的威胁尚在天边,似乎无需过分忧虑。”
徐达可是大明第一名将,以他的战略眼光当然不难看出,大明其实根本不必担心这两个中西亚的霸主帝国。
最简单的道理,就算帖木儿尽起大军东征大明,长达万里的征程,要穿越戈壁、沙漠、雪山,光是粮食辎重的输送就足够让人绝望——沿途无城郭可补给,无水源可依托,大军未到,粮草已竭,不等抵达大明边境,便会因饥寒疲惫而自行溃散。
东察合台汗国更非易与之辈,怎会容其轻易借道?这般远途征伐,无异于自取灭亡。
众人听后纷纷颔首,道理就摆在面前。
可正当这个时候,一道刺耳的声音响起。
“陆路不行,那水师呢?”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众人下意识地看去,只见朱高炽已经站在了堪舆图面前。
“比如奥斯曼帝国的水师,掌控着黑海至地中海的商路,扩张势头迅猛,其舰队规模与航海技术已臻成熟。一旦他们选择东进,借海船之利,顺印度洋季风之便,经红海、阿拉伯海、南洋诸岛,不出一年就能抵达我大明海疆!”
“载着兵士粮草直抵沿海要地,既省去陆行的艰难,又能绕开内陆诸国屏障,出其不意直捣江浙、闽广等富庶之地,届时大明海疆水师尚未成气候,沿海卫所疏于远洋防御,当如何拦截?如何固守?这绝非危言耸听,海路之险,远胜陆路之阻。”
听到这话,众人都是脸色大变,就连徐达与李文忠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陆路走不通,敌军从海上杀来!
那万里之遥便不再是天险,反倒成了隐蔽行踪的屏障,到时候大明沿海卫所猝不及防,富庶州县遭其劫掠,水师若无力抗衡,海路便成了敞开门户,真有可能会被打个措手不及。
别忘了,因为《马可波罗游记》,西方人对东方的富庶早已垂涎三尺,那份觊觎藏在每一页文字里,只要他们的船队够强,迟早会有那么一天,带着贪婪的刀枪破浪而来。
眼见火候差不多了,老朱这才开了口。
“所以第一项国策,那便是扩充水师!”
“水师都督府倾力打造北洋水师与东海水师,暂且以此为主!北洋水师扼守渤海、黄海,卫护北疆与辽东;东海水师镇守东海、台海,兼顾倭国与朝鲜沿海,形成犄角之势。”
“六部百司全力配合,户部需优先调拨粮草、银两,工部要赶造战船、修缮军港,兵部得遴选精壮兵员、配齐甲胄器械,吏部则要选拔熟悉海事的官员充实水师幕僚——凡水师所需,务必从速从优,不得推诿延误。”
众人听后议论纷纷,或低声探讨水师建制,或盘算粮草军备调度,却没人提出反对意见。
毕竟来自西方的威胁已说得透彻,海路之险远超陆路,扩充水师、向水师倾斜资源既是应对远患的必然之策,也是护持海疆的当务之急,此刻再犹豫拖延,便是置大明安危于不顾,任谁也不敢担这份干系。
因此第一项国策全票通过。
水师都督汤和嘴角都快咧到脸后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