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问策!东海水师与北洋水师! (第1/2页)
这话倒是直白。
朱高炽引着他往造船厂的凉棚走,一边解释:“汤老来得巧,正好看看我们新造的船。至于水师的路,其实我早有盘算。”
落座后,朱高炽指着桌上摊开的海图,缓缓道:“眼下咱们正筹建两支水师——东海水师和北洋水师。”
“这东海水师,算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特意加重了语气,看向汤和,“巢湖水师的老底子还在,那些跟着皇帝陛下打天下的老兵,水性比鱼还熟,操船、接战的本事刻在骨子里。”
“咱们要做的,就是给他们添些新家伙——按新图纸造的福船,比从前的旧船大上一圈,船舱能多装二十个甲士,船舷加了厚木板,抗撞又防弹;再配上几门新铸的大炮,远了能轰,近了能撞,对付倭寇海匪的小快船,那就是老鹰抓小鸡。”
他顿了顿,指尖点向东南沿海的几个关键口岸:“东海水师的担子很明确——掌控东海海权!”
“这东海水师的担子,可得挑稳了。”朱高炽的手指重重敲在海图上的东海区域,语气陡然加重,“从浙江到福建的海岸线,绵延几千里,是大明的东南门户,必须像铁桶一样扎紧——倭寇也好,海匪也罢,敢有半个脚尖踏上岸,就打断他们的腿!让沿海百姓夜里能睡安稳觉,不用再提心吊胆听海浪声就发慌。”
他顿了顿,指尖滑向几条商船航线:“商船往朝鲜运丝绸,往倭国运瓷器,东海水师的船就得一路跟着。升起大明的龙旗,就是告诉天下:这船上的东西,是我大明的!谁敢拦路抢劫,不管是哪国的船,不管藏在哪个岛礁后面,直接撞上去把船给他掀了!炮要是不够就加炮,人要是不够就添人,总之不能让咱们的商人受半点委屈。”
“还有那些近海的海盗窝,”朱高炽的声音冷了几分,“什么‘黑风岛’、‘七星礁’,一个个都藏着祸根。派船队过去,能招降的招降,冥顽不灵的就一把火烧干净,连岛都给它炸平了!必须让海路变成平安道,商船走得顺,渔民捕得安,这才叫海晏河清。”
说到倭国,他眼神一沉:“至于倭国那个奴隶国,更不能松懈。水师要在他们的沿海扎下根,选几处良港建基地,驻兵、囤粮、修船,让他们的天皇、大名天天看着咱们的船在他们家门口游弋。谁敢有二心,不等他举兵,咱们的炮就先轰到他主城去!必须让他们时时刻刻记着,自己是大明的属国,命根子攥在咱们手里。”
朱高炽合上海图,目光锐利如鹰:“总而言之,东海水师的核心,就是攥紧东海的海权!这片海域里,船要按咱们的规矩走,生意要按咱们的章程做,谁不服,就打到他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在东海,大明水师说一不二,横行无敌!这才是威慑,是让那些不轨之人心生忌惮的底气。”
汤和听得热血上涌,手掌重重拍在案上:“胖殿下这话,说到老臣心坎里了!老臣回去后整军,定让东海水师变成东海的定海神针!”
听到这话,朱高炽脸上也露出了笑容,眼底带着几分欣慰。
汤和这位老将虽已年过花甲,鬓角染霜,但此刻说起水师的未来,眼里的光却比年轻人还要亮,腰杆挺得笔直,浑身透着一股“宝刀未老”的精气神。
当初力荐汤和出任水师都督府提督,朱高炽自有盘算。
一来,汤和是跟着老朱打天下的元老,忠心耿耿,让他掌水师,能让生性多疑的老朱彻底放心,不会猜忌“水师尾大不掉”;二来,他更看重汤和的执行力——这位老将或许没有开疆拓土的奇思妙想,却能把定下的章程落到实处,说要练一支能打仗的水师,他就会盯着士兵们一遍遍练操船、练接战,直到每个人都成了水中蛟龙。
就像当年他镇守常州,朱元璋一句“严守”,他就真把城墙筑得固若金汤,敌军攻了三个月愣是没啃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