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岁岁文学 > 相国在上 > 125【血泪】

125【血泪】

  125【血泪】 (第1/2页)
  
  翌日清晨,仪真县西门码头。
  
  运河之上船只川流不息,码头附近苦工挥汗如雨。
  
  “砰砰砰!”
  
  一阵刺耳尖锐的锣声忽地响起,瞬间吸引不少人的目光。
  
  几名县衙差役登上码头中央临时搭建的高台,为首之人手里拎着铜锣,高声道:“都过来!县衙有事公告!”
  
  众人闻言纷纷朝他汇聚。
  
  衙役扯着嗓子吼道:“都听好了!本府同知薛大人已于昨日抵达县城,接下来薛大人会同本县章知县一道,接收境内所有百姓的上告。无论你们遇到怎样的冤屈,无论欺压你们的是何方神圣,从现在开始你们都可以去县衙敲鼓鸣冤,不会有人赶你们走!”
  
  人群中浮现一阵骚动,但是没人开口应答。
  
  衙役见状便继续说道:“薛大人乃薛文肃公的独子,薛公生前曾于太和五年履任扬州知府,太和七年仪真洪灾泛滥,薛公曾亲至江堤指挥抗洪,很多人应该还有印象。薛大人此前在京城为官,曾协助当朝大司空彻查工部贪渎案,乃是朝野皆知的清官!前段时日,薛大人巡查江都县,亲自处置八名贪官污吏,此事早就传遍扬州境内!”
  
  “薛大人真是薛公之子?”
  
  终于有人神情激动地询问。
  
  衙役低头望去,只见是一名四十多岁的苦工,遂点头道:“如假包换!薛大人此行专程是为肃清本县风气,这个机会千载难逢,你们若是有冤屈可千万别错过,不然等薛大人去了北面的宝应县,那时候后悔可来不及!”
  
  又有人问道:“薛大人在县衙断案,如果我没有冤屈可以进去看一眼吗?”
  
  衙役笑道:“薛大人说了,每日允许五十名百姓在县衙大堂旁观断案,先到者先进,不拘身份背景!”
  
  当下便有人兴匆匆地转身离去,既有普通百姓,亦有乡绅士子。
  
  还有一些人面露迟疑。
  
  他们倒不是怀疑薛淮的家风传承,只是俗话说县官不如县管,薛淮在时自然能为民解忧,可他终究不是仪真知县,等他一走谁知会不会被那些富绅大户报复?
  
  无论他们作何想法,这股风从码头刮起,很快席卷城内城外。
  
  城内但凡人群聚集显眼之处,都张贴有县衙的告示,且旁边有一两名衙役负责宣讲,而城外则有县衙胥吏赶赴那些规模较大的村镇,向百姓们昭告此事。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有皇权不下乡的惯例,知县的管辖范围大多集中在县城之内,周边村镇则遵循宗族自治、礼法教化的原则。
  
  因此仪真县的乡绅大户在听闻此事后,仅仅是一开始有些紧张,随即便哂笑不已,就算他们平时横行乡里,又有几个人敢去县衙告状?
  
  现实一如他们的预料,在薛淮坐镇仪真县衙的首日,进入县衙的百姓着实不少,但大多是来看热闹,亦或是一些鸡毛蒜皮的邻里纷争,缺乏真正有分量的诉状。
  
  “厅尊。”
  
  县衙后堂,章时略显失落地说道:“看来百姓对官府还是不太信任。”
  
  薛淮完全理解他如今患得患失的心态。
  
  章时乃二甲进士出身,入仕十五年依旧只是七品知县,换做普通人早已心灰意冷挂冠致仕,或者是同流合污只求前程,他还能坚持原则和底线殊为不易。如今因为薛淮的到来而唤醒心中热血,他只想早一点看到曙光,再小的挫折都可能会让他怀疑自己。
  
  薛淮想了想,微笑道:“信任的培养非一日之功,你不必焦急,肯定有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尝试一番。”
  
  章时点头应下,心中稍安。
  
  第二天情况有所好转,不再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有一些住在县城的百姓提出上告,虽然大多只是十几两银子的纠纷,但薛淮依旧一丝不苟地对待。
  
  他前世便有丰富且扎实的基层工作经验,来到这个世界后又恶补了大量事例和大燕律法,一系列的判断精准又公允,令旁观断案的百姓们大为惊叹。
  
  第三天清早,县衙大门刚刚打开,早已等候在外且领到号牌的百姓便鱼贯而入。
  
  无论何时何地,看热闹都是人的天性,而薛淮之所以要特意安排这些旁观的位置,便是希望通过他们的口口相传,将这件事不断宣扬鼓噪,从而吸引全县百姓的注意。
  
  薛淮像前两天一样坐在主位,章时则陪在侧位。
  
  “咚!”
  
  “咚!”
  
  “咚!”
  
  一阵强劲有力的鼓声从外面传来。
  
  薛淮和章时对视一眼,后者眼中浮现激动之色,他则微微颔首,随即让江胜去将外面击鼓鸣冤的百姓请进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