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黛玉心解石头记 (第1/2页)
惜春果然让丫鬟入画回房去取放大镜来。这放大镜是用水晶磨制而成,晶莹剔透,镶嵌在一个铜把手中。
红楼世界中虽已有玻璃,但受制于工艺,透明度较低,基本都是彩色玻璃,用来做装饰品。
极少数的透明度稍好的玻璃,会被用在窗户上,提高房间的采光,但也达不到做透镜的质量水平。
红楼梦中提到玻璃的地方,主要有凤姐提到的玻璃屏风,以及大观园怡红院中的玻璃窗户。
刘姥姥进大观园时,在宝玉的卧室中看到过一个玻璃镜子,是宝玉整理衣冠所用的。
这些都不是需要极高透光度的应用,而真正的能达到透镜级别的玻璃,此时还没有,只能用水晶制作。
惜春拿着的放大镜,大概能把物体放大到十倍左右,在当时已经算是不错的玩意儿。
一群女子拿着放大镜,接着烛火仔细地看着那块玉石。其中眼力最好的两人是惜春和黛玉。
在放大镜之下,原本平滑玉石面上那若有若无的细痕,变得更清晰了些,也能看出并不是简单的划痕了。
那每一道细痕中,都填满了笔画,那些细痕分明就是有一排排的文字组成的。
只是文字实在太小,众人都看不清楚其中的单个字,只有眼神最好的惜春惊喜地喊起来。
“我能看出来了,确实是字,确实是字!有些笔画简单的字能分出个数来!”
众人大喜:“什么字,什么字,念两个出来看看!”
惜春揉揉眼睛:“开头的清晰些,好像个‘无’,有个‘才’,后面看不清,第二句有个‘一’有个‘入’。
都是笔画少的,笔画多的看不清。而且这些字都集中在玉的最上面,只有几行字,下面都是空白的。”
林黛玉心中一动,抢过放大镜来,径直地看向文字的最下方。
中间的文字混在一起,很难看清楚,但头尾的文字,因为前后都有留白,就容易一些。
她两双平时有气无力的眼睛,此时瞪得大大的,累得连泪水都要流出来了,终于看清了几个字。
“X宝玉X见林X玉,X玉,众人X,X时飞X见X太君,说玉为宝,众人以放大XX之,乃X……”
X是因为笔画太多,文字看不清,但以林黛玉的聪明,这句话不难补全,她心头震撼不已。
这玉上的文字,竟然是记录此间之事的?那这些年来,它该记录了多少事儿啊?
当然,这些人每天的吃喝拉撒未必会被记录,这玉也不会那么无聊,估计都是大事儿才记的。
可是……林黛玉忽然想到一个可能:这既然是一块通灵宝玉,那么它记录的会不会不止是这荣国府的事儿呢?
它会不会还记录了一些其他的事儿,只要是它随着贾宝玉出世后,这世间发生的大事?
还是它只记录与贾宝玉的生命有交集之人的大事?例如自己,例如贾先生,例如父亲?
林黛玉呆呆地站在那里,被自己的发现震撼得心潮起伏,其他人却已经放弃了。
一个个揉着瞪的流泪的眼睛,惜春还因为离烛火太近,也被燎了点头发,入画正帮她梳理。
“老祖宗,贾先生说得没错,虽然看不清楚几个字,但那确实是字!不是划痕!”
贾母大喜,对贾雨村的疑虑一扫而空,语气也变得愈发尊敬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