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接到敌情 ,警察镇压土改 (第2/2页)
苍天有眼,日照县广袤的土地迎来了罕见的粮食大丰收,饱经风浪的一艘艘帆船满载鱼儿虾儿回归了渔港,土地革命后迎来了第一个丰收年 。不管是渔民船员码头工人,也不管是泥腿子庄稼汉,也不管是小商小贩店老板店伙计,也不管是窑工茶工,也不管是机械工人建筑工人,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对丰收年欢欣鼓舞 ,都对新生活燃起希望。
(注: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 , 中国没有能力制造任何铁壳轮船 ,在中国的海洋中游弋的铁壳轮 船皆为洋船 ,尤以日本船居多 。)
既然收获的小麦归了自己,几乎每家每户都把高粱面暂且搁置一边,咬牙狠心蒸它一锅白面馒头, 孩子们老年人吃大一点儿的馒头,成年人吃小一点儿的馒头,不够吃再吃点儿高粱面的饼子,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馒头,边吃边掉眼泪,许许多多成年人老年人这一辈子也没吃过白面馒头,有的甚至没见过白面馒头是长什么样子。其实生活在那种人间炼狱般的年代里,还能有个自己的窝睡觉,浑身还有块破布能遮掩着屁股,没去大街上吃百家饭,这就算是好日子,直到解放后的头几年,衣不遮体 ,吃
上顿没下顿 ,过这种日子的人们依旧存在而不足为奇。
海蜇他们搞的土地革命,最困难的事情是陶窑的重新分配,船只的归属,其它产业的产权划分等等 。既要做到资源分配公平合理,又要做到尊重历史,尊重产业来源的合理性,保护那些依靠自己的努力而非掠夺其他人取得产业的业主们的权益。弱肉强食丛林法则黑道横行的社会规则,在这块土地 上实行已经有千百年的历史,海蜇他们豁出去身家性命而推动的革命,必将给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记忆。
红军游击纵队的战士们仍在训练 ,海蜇马不停蹄地到各处的队伍集结地指导战士们的军事训练,他指导的重点是每个战斗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掩护相互配合,充分利用地形合理安排队员占位,进攻要懂得借助山坡树木岩石灵活移动,既要让敌人无法准确瞄准自己,又要盯紧敌人的所在位置,不能为了跑动而丢失目标 。需要撤退时必须要行动果断,拖泥带水会让自己陷入被动 。总之,打仗要用脑子打 ,脑袋要灵活 ,会判断敌人的意图 ,提高自己的战场感知能力,手脚听从大脑指挥。
在海蜇的军事训练下,牟老师跟郑老师两位教书先生越发的像军事教官,他们带领的队伍,军事素养战斗意识武器熟练程度都提高的飞快。其实,更重要的是由老百姓组建的武装力量,必须能经受住实战的检验。
夜深了,村里的狗不时地汪汪几声,窗外的蛐蛐还在欢快地鸣叫,海蛎子正在院子里洗衣服,海蜇在室内油灯下看书。
“砰!砰!砰!”
有人在大门外轻轻敲门。
“谁呀?”
“我 ,嫂子 ,石磨子!”
海蛎子赶紧起身去给石磨子开门。
“大老远的 ,怎么跑回来了?”
“嫂子 ,有水吗?渴死我了!”
石磨子用破毛巾擦着脸上的汗 ,接过海蛎子递过来的水瓢 , 咕咚咚仰脖喝的痛快。
“慢点儿喝 ,别呛着!”
石磨子喝完水把水瓢递给海蛎子。
“海蜇呢?”
“在屋里看书呐!”
石磨子赶紧往屋里跑 ,海蛎子去把大门关好 。海蜇听见石磨子来了 ,放下书要起身迎接石磨子,石磨子已经推门进了屋。
“这么晚 ,你怎么来了?”
石磨子稍微喘了口气 ,一屁股坐在板凳子上 ,拽着袖口擦擦嘴。
“ 临沂地下党组织送来紧急消息 ,说是临沂那边派兵来咱们日照县打我们 。”
“不着急 ,慢慢说!”
“ 临沂那边派一支两百人的队伍来咱日照县 ,其中保安团有一百五十人 ,警察有五十人 ,没有正规军,武器是长短枪,没有大炮 。明天出发,他们步行没有坐汽车,大概一天左右到莒县,路上再耽 搁些 , 队伍最多再走两天就能到咱日照县 ,具体行军路线应该是选择走最近的行军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