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专业人士 (第2/2页)
他连忙将石守信拉到一个没人的角落里。
“敢当,这是不是还有个问题没处理呢?”
杜预沉声问道。
石守信故作惊讶反问道:“还有什么呢?”
杜预拿出一块木材边角料说道:“褒斜道这里上有山下有水,日照之下水汽蒸腾,雨水颇丰。栈道修好没问题,但在山间摆上一个月,估计这横梁就会烂得不成样子了。此战少说也要打半年,粮道不能断。若是我们前往汉中以后,这里的横梁断了可该如何是好?”
杜预问了一个“不起眼”的小问题,即木料如何防潮防腐。这种受力件若是受潮了,后果不堪设想。
通常,做支撑横梁的木料并不能随意选择,而是必须要选择红木、红雪松、橡木楠木等等木质紧实的木材。
但仓促之间,这些“高级货”显然不那么好弄。
别的不说,光一个白蚁就够令人头疼了。实际上褒斜道的栈道非常容易损坏,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保养修复,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不着急,我自有应对。”
石守信哈哈大笑,显然是心情很好。他的设想,在杜预的帮助下,目前推进得很顺利。
“你还真有办法?”
杜预大吃一惊,他也明白,石守信在少府当过两年在底下办实事的官员,手里肯定是有活的。
毕竟,少府是专门为军队和官府提供新器械和新工具的衙门,在里面当官,还能不断升迁的人,怎么可能没两把刷子?
“石某家有贤妻照顾日常起居,让我这些年能集中精力在少府办差,此番不过小试牛刀罢了。
元凯你就看着吧,都是小问题。”
石守信还是没有说要如何,但显然是信心满满。
几天后,横梁所需木料都已齐备,“架桥机”也在继续建造之中,边造边调试,各种锻打出来的五金件,也从郿县那边源源不断的送来。
除了杜预,所有人都是喜笑颜开的,根本不觉得那几个山壁上的方孔能把他们难住。
当然了,那些人纯粹是不太懂,无知者无忧而已。石守信则是胸有成竹一点也不担心。
终于,在一个春天的午后,司马昭的弟弟,定居关中的祈阳伯司马亮,带着数百人,带着很多粮食前来褒斜道“劳军”。除了一些美食和酒水外,还带来了很多用木桶封装好,密封得十分严密的神秘物品。
“胡将军,你们需要的东西,我送来了。到时候立了战功,可别忘了我呀,哈哈哈哈哈哈哈!”
司马亮握着胡烈的手哈哈大笑道。
毫不知情的胡烈一脸懵逼,嘴角挤出一丝笑容,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他压根就没和司马亮说过什么好吧!
“祈阳伯,您这真是雪中送炭呐。放心,石某作为监军,肯定会上报您的功劳的。
这些东西,都会折价上报朝廷,不会白用你的。”
石守信上前解释道,对司马亮眨了眨眼。
“啊,对对对,不碍事不碍事!”
司马亮恍然大悟,随即拉着石守信来到其中一个神秘木桶旁边,低声问道:“石监军,这有何用?”
杜预也凑过来询问道:“敢当,这就是你要的东西么?”
“不错,有这东西,栈道三年都垮不了!”
石守信略有些得意,摸着下巴上的胡须说道。
听到这话,杜预悬着的心总算是落地了。石守信让他派人去找司马亮传话,只说“城北山林”四个字。他还以为司马亮要去长安城北的山林去砍树呢!
可是长安距离褒斜道距离也不近啊,运那么多木材也是个折腾人的事情。司马亮作为司马家的宗室,给军队帮个小忙是可以的,但劳师动众的话,肯定心里不乐意啊。
没想到司马亮确实来了,但没有拿木材过来。
“祈阳伯,两年多前我跟你说要多种树,迟早有用。你看,这不就用上了嘛。”
石守信笑道。
司马亮点点头道:“是啊,石监军真乃神人也!”
“真正的神人,是诸葛亮啊。”
石守信叹息道。
他们这帮人又是冥思苦想,又是集思广益,还利用了超越时代的黑科技。结果只跟诸葛丞相打了个平手,还原别人建过的栈道而已。很难想象当年诸葛亮是怎么把栈道建起来的。
石守信忍不住感慨数十年前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能人牛人数都数不过来。
……
正当石守信等人在褒斜道忙着修栈道,钟会等人在傥骆道整顿军务,邓艾等人在狄道厉兵秣马的时候,坐镇洛阳的司马昭也没闲着。
他指使天子曹奂,下了一道诏书,并发布讨逆檄文:大魏要讨伐东吴!
同时下令洛阳禁军准备出征。
任命石苞为扬州刺史,都督淮南诸军事。
任命羊祜为中领军,司马望为中护军,整顿禁军准备出征,大军由石苞节制。
作为伐吴的主力,前往淮南。
这一系列军令,让人有些看不懂司马昭到底想做啥。
整个洛阳的官场,都知道司马昭要伐蜀,并且认真准备了好多年。现在朝廷忽然说要伐吴了,还煞有介事的任命石苞为淮南都督。
简直离大谱!
果不其然,司马昭这点小套路,压根就没把姜维忽悠住。
远在沓中的姜维得知此事后写信到成都,对蜀主刘禅进言:曹魏宣布要伐吴,那都是障眼法骗傻子呢,根本不可信。根据微臣的观察,魏军在沓中等地厉兵秣马,就是奔着蜀国来的,请陛下明察。微臣建议派兵把守阳安关口和阴平桥头,作好防备,免得被魏军突袭。
只不过,刘禅的亲信宦官黄皓作梗,借口占卜无事,建议刘禅对此不予理会,使得蜀军的防御体系出现重大隐患。姜维得知此事后万般无奈,只好暗地里准备撤军回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