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岁岁文学 > 重生2013:超级科技帝国 > 第173章:全球材料学界炸开了锅(两章合一)

第173章:全球材料学界炸开了锅(两章合一)

  第173章:全球材料学界炸开了锅(两章合一) (第1/2页)
  
  三天后,嘉宁市。
  
  元界智控新总部,大型多功能大厅。
  
  上午10点30分左右,当陆安出现并走向发言台的时候,来到现场的媒体记者纷纷把镜头聚焦到了他身上,相机快门的“咔嚓”声连绵不绝。
  
  “各位上午好。”
  
  陆安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大厅,他环视大厅里的媒体界人士有条不紊地道:
  
  “不知各位是否知晓金属也会得‘慢性病’,航空发动机叶片每秒承受上万次高温冲击,跨海大桥缆索日复一日扛着百万吨重量。”
  
  “这些国之重器的金属部件,都在默默承受着一种名为‘棘轮损伤’的折磨。”
  
  “它就像人长期劳累会积劳成疾一样,金属在反复受力后,内部会悄悄产生不可逆的损伤,最终可能导致灾难性的断裂。”
  
  陆安停顿了片刻,然后说道:
  
  “众所周知,我们元界智控是搞机器人的,金属材料是机械躯体绕不开的环节,对于新一代机器人产品的野望,现有的金属材料均无法达到我们的要求。”
  
  “怎么办呢?干等着材料学界突破?天晓得等到猴年马月,我们比较急性子,有点等不及,索性就自己拉个研究团队尝试攻克。”
  
  说到这里,陆安突然露出笑容:“就在三天前,我们的研究团队取得了远超预期的惊人突破。”
  
  好家伙这个X装的。
  
  看直播的一些搞材料学的人气听了不打一处来。
  
  这时,陆安身后巨大的屏幕显示出了三个等边三角形图案,分别对应三个概念。
  
  “我们的研究团队打破了长期以来困扰业界的金属‘不可能三角’难题,金属材料的强度、塑性和稳定性就像三个难以同时兼容的维度,过去常常提升其中一个,另外一个或两个就会受到影响。”
  
  此话一出,众多搞金属材料的从业人士当场大吃了一惊。
  
  这要是真的,绝对是金属材料界的一次革命性突破。
  
  陆安身后的屏幕画面切换,显示出了一个名字:纳米晶格自适应合金。
  
  随后画面切换,展示着复杂的分子结构模型,那是由纳米管、合金机体与晶界构成的微观世界。
  
  “我们将其命名为‘纳米晶格合金’,也叫它‘五号金属’,它是一种全新的金属集纳米复合材料。”
  
  “通过我们独创的高熵合金基体、定向纳米增强相以及最核心的晶界工程技术工艺,我们成功的让高强度、高塑性和高稳定性的极致性能完美地融合于一体。”
  
  屏幕上面开始依次滚动一些已经脱敏的实验数据,还有经过脱敏处理的实验画面。
  
  “……其核心突破在于对材料晶界的紧密控制,我们开创的一种原位分子级沉积技术,在晶界处构建一程超薄的功能性界面,多薄呢?大约六七个原子层的厚度。”
  
  “这层界面在正常情况下能提供强大的晶间结合力,在高应变或特定刺激下,允许大范围的塑性变形而不产生破坏性裂纹,这在我们的实验中已经得到多次验证。”
  
  陆安有条不紊的介绍着,身后的大屏幕逐渐列出三组数据,他没有回头看屏幕,而是面向记者镜头继续说:
  
  “纳米晶格合金材料的性能迎来了指数级的提升。它的屈服强度足足提升了36倍,和相同强度的不锈钢以及其它合金相比,平均棘轮应变率降低了4个数量级,我们的实验数据得出了8.8万倍。”
  
  “此外,抗循环蠕变能力提升了5万倍,我们的研究团队成功实现了高强度、高塑性和高稳定性的协同提升,真正突破了金属材料强度的‘不可能三角’难题。”
  
  这三组数据一公布,让众多关注新闻发布会直播的那些研究金属材料的人目瞪口呆。
  
  末了,现场迎来提问环节。
  
  只见一位被点名的记者接过工作人员递过来的话筒,他起身看向陆安问道:“您好陆先生,我是《科技新闻网》记者,这个‘五号金属’在应用领域的前景如何?”
  
  发言台上的陆安顿了顿,然后不急不缓地回答:
  
  “它将会对多个领域产生颠覆性影响,尤其在军事领域对战斗机性能的提升具有里程碑意义,例如将直接推动发动机叶片、起落架等关键部件的革新。”
  
  “就这么说吧,在航空领域的发动机叶片寿命能从原来的500个小时提升到15000小时,用这个材料造的飞机发动机,能绕地球7500圈不用检修。”
  
  “在能源领域,核反应堆的设计使用寿命可以轻松突破百年大关。”
  
  “在医疗领域,可用于人工关节、心脏支架等植入物,其抗疲劳性能可大幅延长植入体寿命,减少患者二次手术风险。”
  
  陆安看向那位提问记者笑道:“虽说我们是为了自家新一代机器人的需求而研究的这个金属材料,但其应用领域是极其宽泛的。”
  
  毫无疑问,这绝对又是一大管制级的材料,必然是严格管控流向的。
  
  光是航空领域对于战斗机性能的提升,这玩意就不会轻易出口,可以这么说,战斗机采用这个材料造出来,堪称是一机传三代,人走机还在。
  
  过了片刻,第二个记者提问:“您好陆先生,我的问题是关于该金属材料的成本和量产问题,从您先前的介绍来看,这种金属材料的制造工艺极为复杂,涉及纳米级工程和精密处理,请问贵公司目前能否实现规模化量产?它的成本是否高昂到只能应用于极少数尖端领域?谢谢。”
  
  这个记者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便静等答复。
  
  陆安如是回答:“现阶段材料的生产确实极具挑战性,它需要超净环境、超高精度的精密控制,以及耗时的‘晶界工程’的处理。”
  
  “目前我们的产能肯定非常有限,成本也不便宜,肯定是超过了任何现有的金属材料。”
  
  “任何革命性技术在诞生初期都面临同样的问题,我们已经取得了核心突破,证明了‘不可能三角’可以被打破,并掌握了实现它的全套科学原理与工艺路径。”
  
  “接下来,我们的工作任务重心就是优化工艺流程,想办法提升产能效率和良品率,逐步降低成本。它的应用肯定是从最高端的领域开始,但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有信心让它走向更广阔的空间,就像固态晶格电池。”
  
  ……
  
  新闻发布会结束后,陆安又一次搞了个大新闻出来,“纳米晶格自适应合金”、“五号金属”这两个新名词迅速出现在各大媒体的文章的标题和报道里。
  
  接下来的几天,新闻都在报道这个事情。
  
  一项基础材料的飞跃式突破,对于上层应用而言能够带动一系列领域的飞跃式发展。
  
  陆安搞这个材料主要是为自己搞的机器人进行硬件的迭代升级,但五号金属搞出来后,能起飞的不仅仅是机器人这一个细分行业。
  
  战斗机、核聚变反应堆、汽车与轨道交通、能源与基础设施等等诸多领域,都会因为新材料的应用而飞跃发展。
  
  显然,不管是搞电池还是搞金属材料,还是搞定纳维-斯托克斯方程与星流工具。
  
  陆安都是搞底层技术突破,因为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人类文明整体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与进步。
  
  去搞更上层的应用,陆安就是再天才,时间也不够用。
  
  而随着时间一年年过去,距离“蒙特摩洛斯”小行星撞击危机愈发临近,光是靠陆安一人发力,肯定是来不及的。
  
  把底层技术搞定,其它各行业的参与者自然而然就在各自行业推动快速发展,从而整体上带动国家乃至人类的科技水平飞跃。
  
  陆安自己又掌握了底层关键技术,进而有着巨大的话语权。
  
  没有我,你们都玩不转。
  
  因为你们都离不开我,你们都得依赖我。
  
  ……
  
  时下,全球材料学界都炸开了锅。
  
  德蝈马普研究所的专家获悉后,惊叹的表示,东方重新定义了金属材料的规则;小本子的专家大言不惭的表示元界智控应该把这技术共享全球。
  
  佬镁也急眼了,也紧急立项研讨论证,想抄作业。
  
  元界智控这一次在金属材料领域的重大突破,对国防军工又是一次质的飞跃。
  
  现在搞军工的那些人,尤其是搞飞机发动机的都坐不住了。
  
  用这个材料造的飞机发动机叶片,能从原来的500小时寿命时长飙升到1.5万小时。
  
  足足30倍的提升率,简直想都不想。
  
  ……
  
  家中别墅居所。
  
  孟秋颜坐在沙发上,看着笔记本电脑说道:“你的邮箱账号又收到了一大票邮件,公司的咨询电话也是一个接一个,都在询问纳米晶格合金什么时候能量产,成本贵不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