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第二世界展开了壮丽画卷 (第2/2页)
或者说,他第一次拥有了“睁开”这个概念。
没有预兆地,一片混沌的、他早就习惯成自然的“空无”,如同被某种东西劈开了一般。
不是医学书上描述的透过眼皮感知到的明暗变化,而是真正的、具象的、充满了色彩和形状的视觉!
小林猛地闭上了眼,又被那强烈的、陌生的信息洪流冲击得再次睁开。
首先是光。
那是一种温暖的、柔和的、他无法用任何已知触感去比拟的存在,涌入了他“面前”的“空间”。
他下意识地想用手去触摸这“光”,却发现自己有一个可以随意移动的“视角”。
然后是颜色。
他“脚下”是无边无际的、茸茸的绿色。
脑机终端有专门针对残障人士初次接触的辅助软件工具,辅助系统的声音直接在他“脑海”中响起,温和地告诉他,这是草地。
远处,是各种不同层次的绿,簇拥着一些他无法名状的、有着鲜艳红色、黄色、蓝色的团块,那是花朵。
小林呆住了。
他十七年构建的、依靠触觉、嗅觉和逻辑推演的世界观。
在这一瞬间被彻底击碎、重塑。
他“看”向自己的“手”,那是一双轮廓清晰、带着皮肤纹理,可以随他意念灵活动作的“手”。他尝试着,像过去无数次抚摸父母脸庞那样,用这只虚拟的手,去触碰身旁的绿叶。
指尖传来清晰的、略带韧性的触感,同时,视觉上,叶片被他按得微微弯曲。
触觉和视觉,第一次在他的世界里完美地同步了!
一种前所未有的、巨大的冲击感攫住了他。
这不是知识,这是体验!
是直接注入他意识的、关于这个世界的、最原始也最真实的模样!
他猛地抬起头,学会了这个动作的含义,他望向天空,那是一片无比广阔的、清澈的蓝色。
一种他从未想象过的、能让人感到宁静和自由的色彩。
白色的、柔软的云朵悬浮其中。
就在这时,他“听”到了。
不是通过骨骼传导的模糊震动,而是真切的、立体的、拥有方位和质感的存在。
是风。
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细碎的轻响,像是最轻柔的低语。
远处还有若有若无的、清脆的鸣叫,那是鸟鸣。
小林的身体开始微微颤抖,不是害怕,而是过度澎湃的情感冲击着他刚刚获得的感官体验。
然后,他看到了他们。
在他前方出现了两个熟悉而又无比“陌生”的人。
他“认识”他们。
那是他通过无数次触摸,他知道父亲的脸部轮廓更硬朗,母亲的线条更柔和。
但此刻,他第一次“看到”了父亲那双总是带着鼓励笑意的眼睛,看到了母亲眼角那因为常年操劳而显出的细纹,以及她脸上那几乎要溢出来的、混合着泪水的狂喜笑容。
原来,“样子”是这样的!
同时他再一次“听”到了,不是声音的振动,而是一种直接注入他意识层面被“翻译”成的意义。
他听到了母亲那带着哽咽的呼唤“小林!”,听到了父亲激动得有些变调的“儿子!你能……你能看到我们吗?”,还有那之前从未存在于他世界里的背景音,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溪水流淌的潺潺声,鸟儿清脆的鸣叫声……
这庞大的信息流让他不知所措,他张大了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他尚未学习如何在这个世界里“说话”,只能用一种近乎贪婪又无比惶恐的眼神,死死地盯着父母的脸。
林母已经冲到了他面前,想要抱住他,又怕惊扰了他。
此时此刻,林母的虚拟形象瞬间用手捂住了嘴,泪水决堤而出,不是悲伤,而是十七年的压抑、辛酸和无法言说的爱,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彻底的释放。
她颤抖着,张开双臂。
林父努力想对儿子露出一个鼓励的笑容,但嘴角却不受控制地抽搐着,最终只是重重地、用力地点了点头。
小林朝着他们迈出了第一步。
虚拟世界的草地传来真实的反馈感,他一步一步有些笨拙,却无比坚定地走向那两个在他新生的视觉世界里,最温暖、最清晰的坐标。
他伸出双手,一只手紧紧抓住了父亲宽厚的手掌,另一只手抚上了母亲湿润的脸颊。
视觉里,是父母无比真实、充满爱意的脸庞。
触觉里,是父亲掌心的粗糙温暖和母亲脸颊的柔软微湿。
听觉里,是母亲压抑不住的、喜悦的啜泣和父亲沉重的、带着鼻息的呼吸声。
所有的感官信息,如同百川归海,最终汇聚成一股洪流,冲垮了他与世界之间那堵无形的墙。
与此同时的现实世界中,脑机终端设备,躺在座椅上的三人紧闭的眼角,却都滑下了一行清澈的泪水。
数字世界,林母颤抖着伸出手,想要去触摸儿子的脸颊。
小林看着那只伸过来的属于母亲的“手”,他犹豫地极其缓慢地也抬起了自己的手。
手与手在虚拟的阳光中,轻轻触碰。
温暖轻柔而坚实的“触感”,清晰地传入他的意识。
这一刻,他生命中所缺失的感官全部完美而同步地融合在了一起,构建出了一个完整立体的“存在”!
“爸……妈……”
他终于从喉咙里挤出了一些破碎的音节,眼泪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而出。
十七年孤寂世界被瞬间照亮的巨大冲击,是感知到爱的具体形态后的狂喜与委屈。
他猛地向前一步,仿佛不再是虚拟数据的交互,而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渴望,紧紧地抱住了他的母亲,将脸埋在她的肩头,身体因激动而剧烈地起伏。
他伸出另一只手,死死地抓住了父亲的胳膊,仿佛害怕这奇迹般的世界会突然消失。
林父此刻也泪流满面,他反手紧紧握住儿子的手,另一只手将妻子和儿子一同环抱住。
一家三口,在这个由代码和神经信号构成的虚拟花园里,哭成了一团。
此刻的现实世界,门店里的主屏幕呈现出了这幅画面。
周围的其他人、记者以及通过内部权限观察着这个家庭的工作人员,无不动容,不少人在默默地擦拭着眼角。
数字世界内。
小林终于稍微平静了一些,他抬起头,泪眼朦胧地再次“看”向这个世界。
他松开父母,像个刚降生的婴儿,跌跌撞撞地走到旁边,蹲下身,再次小心翼翼地用手去“触摸”地上的青草,感受那细微的痒意。
他试图去追逐一只翩跹的蝴蝶,看着它在阳光下闪烁着梦幻的蓝色光芒。
他仰起头,再次看着天空中漂浮的白云,脸上露出了一个混合着惊奇、迷醉和无比幸福的、生涩的笑容。
对于林父林母而言,他们见证的,不是一项冰冷科技的演示。
他们见证的,是他们的孩子,真正意义上的“诞生”。
在这个名为“元宇宙”的数字世界里,他们的儿子,第一次,完整地活着。
林母靠在丈夫怀里,看着第一次如此鲜活、如此快乐的儿子,哽咽着,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他看到了,他听到了,我们的儿子终于可以体验完整的人生、完整的活着了……”
那一刻,在这家线下直营店里,所有的喧嚣与排队等待的焦躁,都仿佛远去。
这小小的脑机终端向世界昭示着,它的横空出世,远不止是科技的飞跃,更是人类跨越自身局限,重新连接彼此、连接世界的无限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