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7章 太子妃,你今晚帅呆了! (第1/2页)
宫人们迅速在场中摆开了数十张画案,笔墨纸砚一应俱全。贵女们各自拣选了位置,开始凝神构思。
“边塞春色”这个题目,确实难住了绝大多数人。她们绞尽脑汁,也只能画些寻常的春日景致,然后在角落里添上一两座关隘箭楼,聊以点题,显得生硬而刻意。
宋清婉略作思忖,便开始落笔。她画的是一队商旅,在初春的暖阳下,穿过阳关古道,道旁有新生的嫩绿,意境悠远,构思巧妙,引来不少赞许的目光。
而赵雨柔,则画了一幅《昭君出塞图》,红衣美人,怀抱琵琶,在漫天风沙中回望故国,虽与“春色”略有偏离,但画工精湛,人物传神,同样不凡。她一边画,一边用挑衅的眼神瞟向萧凝霜。
此刻,全场的焦点,都集中在萧凝霜的画案前。
她静静地站着,并未立刻动笔,只是闭着眼,仿佛在回忆着什么。
那些遥远的记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北疆的风,依旧刺骨,但冰雪消融时,从石缝里钻出的第一抹绿色;屹立在风雪中千百年、早已斑驳的城墙上,在春天开出的不知名的紫色小花;还有父兄的战袍上,被春日暖阳晒干的血迹和尘土……
那里的春天,没有江南的莺歌燕舞,没有京城的姹紫嫣红。那里的春天,是寂寥的,是坚韧的,是带着血与火气息的。
她猛地睁开眼,眼中一片清明。
她提笔,蘸墨,没有丝毫犹豫,笔走龙蛇。
她没有画关隘,没有画将士,甚至没有画任何具象的“春色”。
她的笔下,只有一座山。一座嶙峋的、仿佛被刀砍斧劈过的黑色山岩。山岩之上,一株老梅,虬枝盘结,如龙似蟒,在凛冽的寒风中,绽放出满树的红梅。那红色,红得像血,像火,像黑夜中不灭的战旗。
在画卷的角落,她用极淡的墨色,晕染出一片刚刚消融的积雪,雪水中,隐约可见一抹嫩绿的、不知名的小草,顽强地探出了头。
整幅画,构图简单,笔触苍劲,黑、白、红、绿,四种颜色对比鲜明,充满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一股苍凉、悲壮而又生生不息的铁血意境,扑面而来。
就在她即将完成画作,准备题款之时,异变突生。
赵雨柔端着一杯茶,状似无意地从她身后走过,脚下忽然一个“踉跄”,惊呼一声,整个人连带着手中的茶杯,都朝着萧凝霜的画案倒去。
那杯热茶,若是泼在画上,这幅《寒梅傲雪图》将瞬间毁于一旦!
“小心!”周围有人惊呼。
李湛的嘴角,已经泛起了一丝得意的冷笑。
然而,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一道身影比所有人的反应都快。
李轩不知何时已经离开了席位,他仿佛也是脚下不稳,一个趔趄,恰到好处地撞在了赵雨柔的身上。
“哎哟!”赵雨柔被他一撞,身形登时失去了平衡,手中的茶杯脱手飞出,却并未泼向画卷,而是“啪”的一声,摔在了离画案三步之遥的地上,碎了一地。
“赵小姐,走路怎么如此不小心?”李轩站稳身子,一脸“关切”地看着她,语气却带着几分玩味,“这要是烫着了太子妃,或是毁了太子妃的画作,你担待得起吗?”
赵雨柔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她没想到李轩反应如此之快,更没想到他会用这种方式化解。她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我……我不是故意的……”
“不是故意的就好。”李轩笑了笑,不再看她,而是转向萧凝霜,目光落在她的画上,眼中满是惊艳与赞赏。
“好画!”他由衷地赞叹道,“铁骨铮铮,傲雪凌霜。这才是真正的边塞春色!”
萧凝霜看着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方才那一瞬间的惊险,和此刻他毫无保留的赞美,让她那颗古井无波的心,泛起了层层涟漪。
很快,评选开始。
当萧凝霜的画作被呈上龙台时,全场都安静了下来。
李承业看着那幅画,久久不语。他仿佛看到了北疆的风雪,看到了那些为国戍边的将士们不屈的脊梁。
“好!好一个‘铁骨铮铮,傲雪凌霜’!”皇帝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大声赞道,“这才是朕大周的春天!百折不挠,生生不息!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