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儿臣认为,父皇还是杀的太少了! (第1/2页)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赵高藏在袖中的手猛地攥紧,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他狭长的眼眸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
这废物公子竟敢如此狂妄?!
就连一向沉稳的蒙恬都瞪大了眼睛,虎目中满是震惊。
这不是变相承认了吗?
始皇帝眸光微动,指节在龙榻扶手上轻轻一叩。
殿内霎时寂静。
“哦?”
帝王的声音带着危险的意味,“你可知,此言何意?”
赢子夜轻笑一声,那笑声清朗如玉磬相击,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清晰。
“因为儿臣…生来便有这样的罪。”
他环视四周,目光从一个个或震惊、或畏惧、或幸灾乐祸的面孔上扫过。
当视线掠过赵高时,那双平日里慵懒散漫的眼睛,此刻竟如利剑般锐利!
赵高不自觉地后退半步,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
“儿臣不需要辩解,也无须辩解!”
赢子夜的声音陡然提高,如惊雷炸响。
他负手而立,玄色锦袍无风自动,衣袂翻卷间似有龙影游走。
“儿臣只知一事——”
话音未落,他突然振袖转身。
玄色袍角如乌云翻滚,腰间螭纹玉佩相互碰撞,发出清越的铮鸣。
那声音在死寂的大殿中格外刺耳,像是利剑出鞘的颤音!
在满朝文武惊骇的目光中,这位素来被视作庸碌的六公子,此刻周身竟隐隐有剑气缭绕。
他挺直的脊背如青松傲立,下颌微扬的弧度带着与生俱来的傲气。
整个人宛如一柄出鞘的绝世利剑,锋芒毕露!!
“待儿臣来日,名满天下之时……”
他的声音并不高亢,却字字如金玉相击,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殿内青铜灯盏的火光齐齐一暗,仿佛被这股气势所慑。
“自有大儒为儿臣辩经!!!”
余音如雷霆炸响,在九重宫阙间回荡不绝。
那声音中蕴含的自信与霸气,震得雕梁画栋微微颤动,檐角铜铃无风自鸣。
几个年迈的文官更是踉跄后退,险些跌坐在地。
这一刻,赢子夜站在那里,仿佛天地间唯一的焦点。
他周身散发出的威势,竟让龙台之上的始皇帝都不自觉地微微前倾。
那双如渊般深邃的帝王之眸中,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惊艳。
大殿之上,落针可闻。
唯有赢子夜腰间玉佩的余韵,仍在空中轻轻震颤。
如同他这番话在众人心头激起的惊涛骇浪,久久不能平息。
即便是向来以仁德著称的长公子扶苏,此刻也不禁微微低头,心中震撼!
这位六弟,何时有了如此锋芒?!
龙台之上,始皇帝的目光微微凝滞。
他望着阶下那道挺拔的身影。
恍惚间,竟像是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那个在赵国为质,却始终不肯低头的少年嬴政!
“那你认为,寡人应该如何处置此事?”
帝王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却隐隐透着一丝试探。
赢子夜缓缓转身,目光如炬,直视龙台。
“儿臣以为…父皇还是杀的太少了!”
——轰!!
此话一出,满朝震动!
李斯瞳孔骤缩,手中的象牙笏板差点滑落。
他心中骇然。
“这六公子……竟敢如此直言?”
赵高藏在袖中的手指猛地攥紧,指甲深深刺入掌心。
他死死盯着赢子夜,心中翻涌着惊怒。
“这废物……敢在陛下面前如此放肆?!”
淳于越等儒生更是面色惨白,额头渗出冷汗。
他们听出了赢子夜话中的杀意!
这分明是在讽刺他们这些儒生只会空谈仁义,却无实际作为!!
赢子夜的声音再度响起,字字如刀。
“父皇应知,说出这些话的人,才是有不臣之心!才是该杀之人!”
他环视百官,目光所及之处,众人无不低头。
“天下之地,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天下的一切,皆是父皇的!”
他顿了顿,声音忽然低沉,却更加坚定。
“若父皇想杀儿臣,儿臣亦无怨无悔!”
“父皇若是不给儿臣的,儿臣也不会去争!”
最后一句话落下,满场寂然!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连心跳声都清晰可闻。
龙台之上,始皇帝的目光深沉如渊。
良久,帝王缓缓开口,声音如九幽寒冰。
“今日之事,到此为止。”
他站起身,玄色帝袍无风自动,周身散发出的威压让空气都为之凝固。
“廷尉听令。”
“彻查此事!凡传谣言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